《金針秘傳》~ 七、奇經八脈孔穴圖說及歌括 (2)
七、奇經八脈孔穴圖說及歌括 (2)
1. (十)陽蹺脈穴歌
陽蹺穴起申僕陽,居髎肩髃巨骨鄉,臑俞地倉巨髎泣,終於睛明一穴強。
陽蹺脈分寸歌
白話文:
陽蹺穴從申僕開始,經過居髎、肩髃到達巨骨的位置,然後是臑俞、地倉、巨髎,最後終止於睛明這個強力的穴位。
陽蹺脈起足大陽,申脈外踝五分藏,僕參後繞跟骨下,附陽外踝三寸鄉,居髎監骨上陷取,肩髃一穴肩尖當,肩上上行名巨骨,肩胛之上臑俞坊,口吻旁四地倉位,鼻旁八分巨髎疆,目下七分是承泣,目內眥出睛明昂。
白話文:
-
陽蹺脈起始於足大陽,在申脈外踝五分處隱藏,然後繞過跟骨下方,附著於陽外踝三寸處的鄉穴,在居髎穴和監骨上陷處取穴。
-
肩髃穴位於肩尖,向上行叫做巨骨穴,在肩胛骨上方的臑俞穴旁。
-
口吻旁四地倉部位,鼻旁八分處是巨髎穴,眼睛下方七分處是承泣穴,眼睛內眥處是睛明穴。
蹺者足也,奇經涉於足者之名也。曰陽者,以其所行陽經也。陽蹺者,謂足太陽經之別脈也。起於足太陽膀胱經,足外踝下五分陷中申脈穴,繞後跟骨下僕參穴,又前斜足外踝上三寸附陽穴,又與足少陽會於季脅軟骨端下八寸三分居髎穴,又與手陽明會於膊骨頭肩端上肩髃穴,又上行肩尖上兩叉骨巨骨穴,又與手足太陽、陽維會於肩後大骨下胛上廉臑俞穴,又與手足陽明會夾口吻旁四分地倉穴,行於鼻孔旁八分巨髎穴,又與任脈、足陽明會於目下七分承泣穴,又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會於目內眥外一分睛明穴也。
白話文:
「蹺」指的是腳,「奇經涉於足者之名也」意思是說,這是奇經脈中經過腳的經脈名稱。稱為「陽」是因為它循行於陽經。「陽蹺」指的是足太陽經的別脈。它起源於足太陽膀胱經,從足外踝下方五分陷中申脈穴開始,繞過腳後跟骨下方僕參穴,再往前斜行至足外踝上方三寸附陽穴。然後與足少陽經交會於季脅軟骨端下方八寸三分居髎穴,再與手陽明經交會於膊骨頭肩端上方肩髃穴。接著向上行至肩尖上兩叉骨巨骨穴,又與手足太陽經、陽維經交會於肩後大骨下方胛上廉臑俞穴,再與手足陽明經交會於口角旁四分地倉穴,行至鼻孔旁八分巨髎穴。最後與任脈、足陽明經交會於目下七分承泣穴,並與手足太陽經、足陽明經、陰蹺經交會於目內眥外一分睛明穴。
2. (十二)陰蹺脈穴歌
陰蹺起於然骨後,上行照海交信列,二穴原本足少陰,足之太陽睛明接。
陰蹺脈分寸歌
陰蹺穴起足少陰,足內踝前然骨後,踝下一寸照海真,踝上二寸交信列。
白話文:
陰蹺脈從腳內踝前方的然骨後方開始,向上行至照海穴和交信穴,這兩個穴位原本屬於足少陰腎經,最後連接到足太陽膀胱經的眼睛部位睛明穴。
陰蹺脈的穴位位置歌訣是:
陰蹺脈的穴位從足少陰腎經開始,在腳內踝前方的然骨後方,內踝下方一寸處是真正的照海穴,而內踝上方二寸處則是交信穴。
陰蹺者,以其所行陰經,為足少陰之別脈也。起於腎經足內踝前,大骨下陷中,然骨後,上循內踝之下一寸照海穴,又循太谿郄於足內踝之上二寸,直行交信穴。從交信上循至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之用矣。此陰蹺循行之經穴也。
考正陰蹺穴道
白話文:
陰蹺脈,因為它所經過的經絡是陰經,是足少陰經的別脈。它起於腎經足內踝的前方,大骨下陷的中央,然骨的後面,向上經過內踝下一寸的照海穴,又經過太谿穴,位於足內踝上面二寸,直行交信穴。從交信穴向上經過,直到眼睛內眥,與太陽經相交。陽蹺脈,往上運行,氣血同時相交,則可以滋潤眼睛的功能。這就是陰蹺脈的經穴循行。
《靈樞·脈度》篇曰:蹺脈者少陰之別脈,起於然谷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入鳩,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非謂起於然谷穴,而終於睛明穴也。而李時珍乃謂起於然谷穴,終於睛明穴。張介賓《類經》亦紀然谷、交信、照海、睛明四穴。《金鑑》孚而合之,獨《針灸大成》只有照海、交信二穴,左右凡四穴。
白話文:
《靈樞˙脈度》篇中說:蹺脈是少陰經的別脈,從然谷穴的後方開始,向上經過內踝的上方,一直向上進入鳩尾穴,與太陽經、陽蹺脈相交,然後向上行。這並不是說蹺脈起於然谷穴,終於睛明穴。但李時珍卻說蹺脈起於然谷穴,終於睛明穴。張介賓的《類經》也記載瞭然谷、交信、照海、睛明四個穴位。《金鑑》將它們合併在一起,只有《針灸大成》只有照海、交信兩個穴位,左右共有四個穴位。
予甚駭然,悉難為則,沉思細考圖經,交信為陰蹺之郄,照海乃陰蹺所生,然谷無生郄會之語。而睛明穴下《氣府論》注曰:手足太陽、陽明、陽蹺五脈之會。並無陰蹺會屬之文,無他,時珍先生之謂起於然谷穴者,是誤看後字也,終於睛明穴者,是誤看屬目內眥,合於太陽之合字也,介賓先生之紀四穴者,是著書之繁冗,失細諦之思也。何者?陰蹺之穴,紀四而蹺脈分男女注內,按有云陰蹺為少陰之別脈,起於照海穴。
白話文:
我很驚訝,全都難以做到,反覆思考仔細考證經書圖譜,交信是陰蹺的郄穴,照海是陰蹺生出來的,但是《谷無生郄會》語。而睛明穴下面《氣府論》的注釋說:手、足三陽經和陽蹺脈五條經絡在此交會。並沒有說陰蹺脈也交會於這裡的文字,沒有別的原因,時珍先生說起於然谷穴,是誤看了“然”字;終於睛明穴,是誤看了“屬目內眥,合於太陽”的“合”字;介賓先生記載的四個穴位,是寫書繁瑣冗長,喪失了細緻深入思考。為什麼呢?陰蹺的穴位,記載了四個,而蹺脈分男女在注釋裡。按《內經》裡說陰蹺脈是少陰經的別脈,起於照海穴。
由此觀之,矛盾不期而見之也。二先生者,俱為後學之指南,而著作猶有差失。籲!著作之難,不誠然哉。予不揣遵圖經之交信、照海為陰蹺之郄會者,而繪紀之。不知有小補於陰蹺之當否。
白話文:
由此可知矛盾難以預料。兩位先生都作為後學者的指導者,他們的著作中還有一些錯誤。唉!著作的困難,真是如此啊!我不揣測遵循<圖經>之交信、照海是陰蹺之郄會者之說,把它繪畫出來。不知道是否對陰蹺有所補充。
3. (十三)陽維脈穴圖
外關:三焦經穴在掌背去腕二寸骨縫兩筋陷中伏手取之主風寒經絡皮肢病與臨泣主客相應凡治必先取外關而刺之
白話文:
外關穴位於手腕背側,距離手腕兩寸,在兩條肌腱之間的凹陷處,手掌向下時可以找到。它主要治療風寒引起的經絡和皮膚疾病。在外關穴與臨泣穴之間存在主客相應的關係,凡是進行治療時,必須先針刺外關穴。
4. (十四)陽維脈穴歌
陽維脈起穴金門,陽交日月臑俞經,臂臑肩井天髎過,風池腦空接承靈,正營目窗並臨泣,陽白仍還循本神,風府啞門會督脈,左右三十四穴成。
陽維脈分寸歌
白話文:
陽維脈源於「金門穴」,下至足外踝前上方「陽交穴」,沿著太陽穴和臑俞穴經過,上行至臂臑、肩井、天髎穴,再往上經過風池穴、腦空穴,再連接承靈穴,最後到達頭頂的正營穴、目窗穴和臨泣穴,然後回轉到「陽白穴」,並沿著督脈這條經絡,經過風府穴、啞門穴,左右兩側共三十四個穴位。
陽維穴起足太陽,外踝一寸金門藏,踝上七寸陽交郄,肋端日月會少陽,肩後胛上尋臑俞,臂臑肘上七寸當,肩上陷中肩井地,天髎穴在缺盆鄉,耳後陷中風池會,枕骨之下腦空彰,腦前寸五承靈市,靈前一寸正營場。目窗只隔正一寸,入發五分臨泣詳,陽白眉端一寸度,本神入發四分量,項後啞門入髮際,入發一寸風府疆。
考正陽維穴道
白話文:
陽維穴起始於足太陽膀胱經,位於外腳踝一寸的金門藏,往上七寸是陽交郄,肋骨末端與日月會穴相會,肩胛骨後面,尋找臑俞穴,手臂臑俞穴往上七寸,肩上凹陷處是肩井穴,天髎穴位於缺盆鄉,耳後凹陷處是風池穴,枕骨下面是腦空穴,腦前一寸是承靈市穴,承靈市穴前面一寸是營場穴,從營場穴到目窗穴之間相隔一寸,入髮五分是臨泣穴,陽白穴在眉毛末端一寸,本神穴入髮四分,後頸啞門穴在髮際線,入髮一寸是風府穴。
粵稽陽維穴道,《類經》凡十三穴,則無日月、臂臑、承靈、目窗四穴。李時珍左右凡三十二穴,有居髎、臑會而無日月、風府、啞門三穴。又考《針灸大成》穴凡三十四,有臑會而無臂臑。合諸家稽之《圖經》穴道,無陽維之會郄者去之,有陽維之會郄者紀之,實得一十七穴,左右亦成三十四矣。今遵圖經穴屬,逐一而縷明之。
白話文:
廣東的稽陽維穴道,在《類經》中總共有十三個穴位,但是卻沒有日月、臂臑、承靈、目窗這四個穴位。李時珍則記載左右一共三十四個穴位,包括居髎、臑會,但不包括日月、風府、啞門這三個穴位。我又查閱《針灸大成》,穴位總共有三十四個,有臑會穴,但沒有臂臑穴。我將各家所述與《圖經》穴道做比較,去掉沒有陽維之會郄的穴位,記載有陽維之會郄的穴位,實際得到十七個穴位,左右加起來也剛好是三十四個。現在遵照圖經,逐一說明穴位的位置。
金門穴足太陽之郄,陽維別屬也。起足外踝下一寸,行於足少陽經之足外踝上七寸。陽蹺穴乃陽維之郄也,三肋端橫之。日月穴,足太陰、少陽、陽維之會。又與手足太陽及蹺脈會於肩後大骨下,胛骨上,廉臑俞穴也。肘上七寸之臂臑,是手足太陽、陽維之會。又會於肩上陷中肩井穴,缺盆中上毖骨際之天髎穴,乃手足少陽、陽維之會也。
白話文:
金門穴是足太陽經的郄穴,也是陽維經的別屬。它位於足外踝下一寸,沿著足少陽經走行,止於足外踝上七寸處。陽蹺穴是陽維經的郄穴,位於三肋端橫線處。日月穴是足太陰經、足少陽經、陽維經的交會穴。它還與手足太陽經、蹺脈在肩後大骨下、胛骨上、廉臑俞穴相交會。肘上七寸的臂臑穴是手足太陽經、陽維經的交會穴。它還與肩上陷中肩井穴、缺盆中上毖骨際的天髎穴相交會,這兩個穴位是手足少陽經、陽維經的交會穴。
耳後陷中之風池,枕骨下之腦空,腦前寸五之承靈,靈前一寸之正營,隔營一寸之目窗,眉上一寸之陽白,入發四分之本神,俱屬少陽、陽維之會。足太陽、少陽、陽維三脈之會者,入發五分之臨泣穴也。項後入發之啞門,入發一寸之風府二穴者,系督脈、陽維之會也。約上諸穴,實陽維之左右三十四穴也。
晰明於此,求正後之賢者。
白話文:
耳後凹陷處的風池穴,枕骨下凹陷處的腦空穴,腦前一寸五分的承靈穴,承靈穴前一寸的正營穴,正營穴後一寸的目窗穴,眉毛上一寸的陽白穴,進入頭髮四分的本神穴,都屬於少陽、陽維經脈的交匯處。足太陽、少陽、陽維三條經脈的交匯處,就是進入頭髮五分的臨泣穴。後頸部進入頭髮的啞門穴,進入頭髮一寸的風府穴,是督脈、陽維經脈的交匯處。以上所述的穴位,實際上是陽維經左右兩側的三十四個穴位。
5. (十五)陰維脈穴圖
內關:心包經穴去掌二寸兩筋間緊握拳取之主心膽脾胃之病與公子小主客相應凡治必先取內關而刺之
白話文:
內關穴位於心包經,距離手掌兩寸,在兩條筋之間,握緊拳頭就能找到。這個穴位主要治療心臟、膽、脾和胃的疾病,並且與公子(即少陽三焦)、小主(即厥陰心包)和客(指外來的病邪)相對應。在治療時,通常會先取內關穴進行針刺。
6. (十六)陰維脈穴歌
陰維之穴起築賓,府舍大橫腹哀循,期門天突連舌本,此是陰維脈維陰。
陰維脈分寸歌
白話文:
陰維脈的穴位從築賓開始,經過府捨、大橫、腹哀等穴位,然後連接到期門、天突,一直到舌根。這就是陰維脈循行的路徑。
這是描述陰維脈穴位位置和走向的口訣。
陰維脈起足少陰,內踝之上尋築賓,少腹之下稱府舍,大橫平臍是穴名,此穴去中三寸半,行至乳下腹哀明,期門直乳二肋縫,天突結喉下一寸,喉上中央舌本下,穴名廉泉通腎津。
白話文:
陰維脈起於足少陰經,在內踝上尋找築賓穴,在少腹下稱府舍穴,大橫平臍是穴位的名稱,此穴距離中線三寸半,循行至乳下,腹部哀明穴,期門穴直對乳頭,在兩根肋骨的縫隙中,天突穴在喉結下的一寸,喉嚨上中線,舌根下,穴名為廉泉穴,直通腎陰精。
陰維起於諸陰之交者,謂起於足少陰腎經之內踝後上腨分中築賓穴,與足太陰交於少腹下去腹中行三寸半府舍穴,又平臍去中行三寸半大橫穴,又行至乳下二肋端縫之下二寸腹哀穴,又與足厥陰交於乳下二肋端縫期門穴,又與任脈交於結喉下一寸宛宛中天突穴,從天突上行,在頷下結喉上,口中舌本下廉泉穴而終。此陰維脈氣所發也。
白話文:
陰維脈起始於諸陰交會的地方,即起始於足少陰腎經的內踝後方、小腿內側的築賓穴,與足太陰脾經交會於少腹,向下進入腹中,在肚臍下三寸半處的府舍穴。
從府舍穴繼續向前,在臍中上三寸半處是大橫穴,再向前到乳下二肋端縫之下二寸處是腹哀穴。之後,與足厥陰肝經交會於乳下二肋端縫的期門穴,再與任脈交會於結喉下一寸的宛宛中天突穴。
從天突穴向上行,到達下巴下面、結喉上面,在口中舌根下方的廉泉穴而結束。這條陰維脈氣血流動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