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人不詳

《明目至寶》~ 卷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四 (9)

1. 犀角湯

治小兒患癍瘡,痘毒。眼睛枯破者不治,其餘昏證半月不愈悉治之。

犀角(銼末),石決明,羚羊角(銼末),薄荷,羌活,麻黃,白蒺藜,甘草,人參,栝蔞根

上各等分,為末,大者用一錢,小者用五分,蜜湯下,臨臥則要稱過錢分。

白話文:

犀角(銼末):犀牛角切碎研末。

石決明 :車前子。

羚羊角(銼末) :羚羊角切碎研末。

薄荷 :薄荷葉。

羌活 :羌活根。

麻黃 :麻黃草。

白蒺藜 :蒺藜子。

甘草 :甘草根。

人參 :人參根。

栝蔞根 :栝樓根。

2. 四順散

治婦人血虛眼。

黃連,黃柏,黃芩,甘草

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一錢,訶子湯下。

白話文:

黃連:性味苦寒,歸心、脾、胃、大腸經,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治濕熱內蘊,胸悶脅痛,脘腹脹滿,瀉痢腹痛,口瘡舌痛,心煩失眠。

黃柏:性味苦寒,歸腎、大腸經,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固腸,主治濕熱內蘊,胸悶脅痛,腹瀉痢疾,崩漏帶下,尿血便血。

黃芩:性味苦寒,歸心、肺、大腸經,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治濕熱內蘊,胸悶脅痛,口渴咽乾,瀉痢腹痛,肺熱咳嗽,瘡腫熱毒。

甘草:性味甘平,歸心、肺、脾、胃、大腸經,能補益脾胃,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主治脾胃虛弱,脘腹疼痛,瀉痢腹痛,肺熱咳嗽,咽喉腫痛。

3. 桑白皮湯

治白睛紅線。

桑白皮(二兩),黃芩(五錢),赤芍藥(五錢)

上各水煎服加梔子同煎

白話文:

桑白皮(80 公克),黃芩(20 公克),赤芍藥(20 公克)。

4. 治眼珠突起,赤腫流膿疼痛方

茯苓,知母,羯羊角,人參,玄參,桔梗,犀角,霍香

上各等分,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茯苓:一種常見的中藥,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知母:一種中藥,具有清熱、滋陰、潤燥的功效。

羯羊角:一種中藥,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

人參:一種著名中藥,具有補氣、益血、生津、安神的功效。

玄參:一種中藥,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的功效。

桔梗:一種中藥,具有宣肺、祛痰、利咽的功效。

犀角:一種名貴中藥,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

霍香:一種中藥,具有理氣、消脹、止嘔的功效。

5. 秦皮散

治大人,小兒諸般眼疾。

秦皮,黃連,滑石,肉桂

上各等分,為末,每用五分,泡藥水洗眼。

白話文:

  • 秦皮:秦皮是秦皮的樹皮,具有清熱降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 黃連:黃連是黃連的根莖,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滑石:滑石是滑石的粉末,具有清熱利尿、清熱化痰的功效。

  • 肉桂:肉桂是肉桂的樹皮,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脈的功效。

6. 二宜膏點藥

治膀胱久患,上攻眼目,赤江腫疼痛難開。

宣黃連(五分、為末),麝香,大甘蔗,樟腦

白話文:

五分生宣黃連,搗成粉末;麝香、大甘蔗、樟腦

上甘蔗頭,苗節,用刀開穴似竹筒,其蔗自然汁來蔗穴,又用宣黃連末一錢,文武火熬成膏,入冰片,麝香少許,研如膏點之。

白話文:

把甘蔗頭和甘蔗節取來,用刀劃開一個像竹筒一樣的洞,甘蔗汁自然會流到這個洞裡。再將黃連末一錢熬成膏狀,加入冰片和少許麝香,研磨成膏狀後點在甘蔗汁裡。

7. 乾柿膏

治肝腎虛生黑花,視物不明。

穀精草為末,蜜丸如彈子大,將乾柿劈開孔,入丸於內,飯上蒸七次,以碗盛,空心細嚼下,用乾柿湯下。

白話文:

治療肝腎虛弱導致眼睛出現黑點、視力模糊。

將穀精草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彈珠大小的丸子,然後把乾柿子切開一個口,把藥丸放進去,放在飯上蒸七次。最後將蒸好的藥丸放入碗中,空腹時慢慢咀嚼吞下,並以乾柿子煮的湯送服。

8. 硃砂膏

杏仁(二十個,泡,去皮尖油),蕤仁(二百個,去皮尖油),蜜(二兩),硼砂,硃砂(各二兩),冰片(少許)

上各為末,蜜熬,旋旋入藥,和均成膏,銅簪點。

白話文:

  • 杏仁(二十粒,浸泡後去皮和尖端,油炸)

  • 蕤仁(二百粒,去皮和尖端,油炸)

  • 蜂蜜(二兩)

  • 硼砂、硃砂(各二兩)

  • 冰片(少量)

9. 黃連膏

黃連(一兩),蜂蜜(二兩),麝香(少許)

白話文:

  • 黃連(50克)

  • 蜂蜜(100克)

  • 麝香(少許)

上為末,用蜜煎成膏入藥,以紙封埋土內一宿點火毒,以絹濾去滓,入冰片少許和均,點眼有效。

白話文:

將上等的明礬研磨成細末,用蜂蜜煎至成膏狀,然後拌入藥物,用紙包起來埋在土裡一整夜,然後點火將毒素去除,用絹布過濾掉雜質,加入少許冰片均勻混合,點眼即可見效。

10. 春雪膏

南硼砂,冰片(少許),蕤仁(一兩,去皮尖油),蜂蜜(一兩)

上為末,煉蜜成膏,用銅簪點眼。

白話文:

將硼砂、冰片(少許)、蕤仁(一兩,去皮尖油)、蜂蜜(一兩)磨成粉末,用蜂蜜調成膏狀,用銅簪點眼。

11. 神仙太乙膏

當歸,白芷,肉桂,赤芍藥,玄參,大黃,黃芩,香油,生地黃

上為末,每藥一兩,用油四兩,熬成膏點眼。

白話文: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白芷:祛風散寒,消腫止痛。

  • 肉桂:溫陽補腎,活血通絡。

  • 赤芍藥: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 玄參:清熱涼血,養陰潤燥。

  • 大黃:瀉火通便,清熱解毒。

  • 黃芩:清熱瀉火,燥濕止瀉。

  • 香油:潤腸通便,緩解便祕。

  • 生地黃: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12. 治眼諸般翳障昏暗方

栝蔞根(六錢),川芎,當歸(五錢),楮實子(五錢,炒),川椒(七錢),甘草(三錢),蟬蛻(三錢),黃連(三錢),甘菊花(一兩),蔓荊子(二兩),木賊(二兩,童便浸一宿,焙),羌活(一兩),地骨皮(一兩),白蒺藜(五錢),薄荷(五錢),荊芥(一兩),密蒙花(一兩)

白話文:

栝蔞根(六錢),川芎,當歸(五錢),楮實子(五錢,炒),川椒(七錢),甘草(三錢),蟬蛻(三錢),黃連(三錢),甘菊花(一兩),蔓荊子(二兩),木賊(二兩,童便浸一宿,焙),羌活(一兩),地骨皮(一兩),白蒺藜(五錢),薄荷(五錢),荊芥(一兩),密蒙花(一兩)

栝蔞根(六錢),川芎,當歸(五錢),楮實子(五錢,炒),川椒(七錢),甘草(三錢),蟬蛻(三錢),黃連(三錢),甘菊花(一兩),蔓荊子(二兩),木賊(二兩,童便浸一宿,焙),羌活(一兩),地骨皮(一兩),白蒺藜(五錢),薄荷(五錢),荊芥(一兩),密蒙花(一兩)

栝蔞根(六錢),川芎,當歸(五錢),楮實子(五錢,炒),川椒(七錢),甘草(三錢),蟬蛻(三錢),黃連(三錢),甘菊花(一兩),蔓荊子(二兩),木賊(二兩,用童便浸泡一宿,然後烘乾),羌活(一兩),地骨皮(一兩),白蒺藜(五錢),薄荷(五錢),荊芥(一兩),密蒙花(一兩)

上十七味為末,每丸一錢,食後服;有翳,米泔水下;昏暗者,當歸湯下;婦人血暈者,薄荷當歸湯下。忌葷腥、熱物、酒面。

白話文:

將上述 17 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丸一錢,在飯後服用。如果有翳障,用米泔水送服;昏暗不明者,用當歸湯送服;婦女血暈者,用薄荷當歸湯送服。忌食葷腥、熱物、酒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