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八卷 (8)
草部第十八卷 (8)
1. 蓬蘽
故郭璞注云:藨即莓也。子似覆盆而大,赤色,酢甜可食。此種不入藥用。一種樹生者,樹高四五尺,葉似櫻桃葉而狹長,四月開小白花,結實與覆盆子一樣,但色紅為異,俗亦名藨,即《爾雅》所謂山莓,陳藏器《本草》所謂懸鉤子者也。詳見本條。一種就地生蔓,長數寸,開黃花,結實如覆盆而鮮紅,不可食者,本草所謂蛇莓也。
見本條。如此辨析,則蓬蘽、覆盆自定矣。李當之、陳士良、陳藏器、寇宗奭、汪機五說近是,而欠明悉。陶弘景以蓬蘽為根,覆盆為子;馬志、蘇頌以蓬蘽為苗,覆盆為子;蘇恭以為一物;大明以樹生者為覆盆。皆臆說,不可據。
【氣味】酸,平,無毒。《別錄》曰:咸。士良曰:甘、酸,微熱。
【主治】安五臟,益精氣,長陰令堅,強志倍力,有子。久服輕身不老(《本經》)。療暴中風,身熱大驚(《別錄》)。益顏色,長髮,耐寒濕(恭)。
【發明】見覆盆子下。
【附方】新一。長髮不落:蓬蘽子榨油,日塗之。(《聖惠方》)苗、葉,同覆盆。
白話文:
蓬蘽
古書記載,蓬蘽就是莓果。果實像覆盆子,但更大,呈紅色,酸甜可口,但此種蓬蘽不入藥。還有一種生長在樹上的蓬蘽,樹高約四五尺,葉子像櫻桃葉但更狹長,四月開花,花為白色,結的果實與覆盆子相似,但顏色為紅色,民間也稱之為蓬蘽,這也是《爾雅》中所說的山莓,《本草》中所說的懸鉤子。詳見本條相關記載。還有一種蓬蘽是地生的蔓藤植物,藤蔓長幾寸,開黃花,結的果實像覆盆子,鮮紅色,但不可食用,這在《本草》中稱為蛇莓,詳見本條相關記載。
綜合以上分析,蓬蘽與覆盆子的區別就清楚了。李當之、陳士良、陳藏器、寇宗奭、汪機五位醫家的說法大致正確,但仍不夠詳盡。陶弘景認為蓬蘽是根,覆盆子是果實;馬志、蘇頌認為蓬蘽是莖葉,覆盆子是果實;蘇恭則認為二者為同一樣東西;而明代醫家則認為樹上生長的才是覆盆子。這些說法都是猜測,不可靠。
蓬蘽味酸,性平,無毒。《別錄》中記載其味鹹。陳士良說其味甘酸,微溫。
蓬蘽可以滋養五臟,益精氣,使陰氣充足,身體強健,增強意志和力量,有助於生育。長期服用可輕身延年益壽(出自《本經》)。還能治療中風、發熱、驚恐(出自《別錄》)。可以美容養顏,使頭髮烏黑亮澤,耐寒濕(出自蘇恭)。
詳細說明見覆盆子條。
方劑:蓬蘽子榨油,每天塗抹,可以使頭髮烏黑濃密,不脫落(出自《聖惠方》)。蓬蘽的莖葉與覆盆子具有相同的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