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獸部第五十一卷 (10)

回本書目錄

獸部第五十一卷 (10)

1.

(《本經》下品)

【釋名】時珍曰:陸佃云:麋喜音聲。班固云:麋性淫迷。則麋之名義取乎此。《爾雅》云:牡曰麔(音咎),牝曰麎(音辰),其子曰䴠(音夭)。

【集解】《別錄》曰:麋生南山山谷及淮海邊。十月取之。

弘景曰:今海陵間最多。千百為群,多牝少牡。

時珍曰:麋,鹿屬也。牡者有角。鹿喜山而屬陽,故夏至解角;麋喜澤而屬陰,故冬至解角。麋似鹿而色青黑,大如小牛,肉蹄,目下有二竅為夜目。故《淮南子》云:孕女見麋而子四目也。《博物志》云:南方麋千百為群,食澤草,踐處成泥,名曰麋畯,人因耕穫之。其鹿所息處,謂之鹿場也。

今獵人多不分別,往往以麋為鹿,牡者猶可以角退為辨,牝者通目為麀鹿矣。

麋脂,一名宮脂(《本經》),時珍曰:《別錄》言十月取脂,煉過收用;而《周禮》冬獻狼,夏獻麋。注云:狼膏聚,麋膏散。聚則溫,散則涼,以順時也。

【氣味】辛,溫,無毒。忌桃李,畏大黃。

【主治】癰腫,惡瘡,死肌,寒風濕痹,四肢拘攣不收,風頭腫氣,通腠理(《本經》)。柔皮膚。不可近陰,令痿(《別錄》)。治少年氣盛,面生瘡疱,化脂塗之(時珍)。

【正誤】弘景曰:人言麋一牡輒交十餘牝,交畢即死。其脂墮地,經年,人得之名曰遁脂,酒服至良。夫麋性乃爾淫快,不應痿人陰。一方言不可近陰,令陰不痿,此乃有理。

恭曰:遊牝畢即死者,虛傳也。遍問山澤人,無此說。

肉,

【氣味】甘,溫,無毒。

詵曰:多食令人弱房,髮腳氣。妊婦食之,令子目病。

弘景曰:不可合豬肉,雉肉食,發痼疾。合蝦及生菜、梅、李食,損男子精氣。

【主治】益氣補中,治腰腳(孟詵)。補五臟不足氣(禹錫)。

【發明】時珍曰:按陸農師云:鹿以陽為體,其肉食之燠;麋以陰為體,其肉食之寒。觀此,則《別錄》麋脂令人陰痿,孟詵言多食肉令人弱房,及角、肉不同功之說,亦此意也。

茸,

【修治】與鹿茸同。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陰虛勞損,一切血病,筋骨腰膝痠痛,滋陰益腎(時珍)。

麋角,

【修治】斅曰:麋角,頂根上有黃毛若金線,兼旁生小尖也、色蒼白者為上。

詵曰:凡用麋角,可五寸截之,中破,炙黃為末,入藥。

時珍曰:麋鹿茸角,今人罕能分別。陳自明以小者為鹿茸,大者為麋茸,亦臆見也。不若親視其採取時為有準也。造麋角膠、麋角霜,並與鹿角膠、鹿角霜同法。又《集靈方》云:用麋角一雙,水浸七日,刮去皮,銼屑。以銀瓶盛牛乳浸一日,乳耗再加,至不耗乃止。用油紙密封瓶口。

別用大麥鋪鍋中三寸,上安瓶,再以麥四周填滿。入水浸一伏時,水耗旋加,待屑軟如面取出,焙研成霜用。

【氣味】甘,熱,無毒。

【主治】風痹,止血,益氣力(《別錄》)。刮屑熬香,酒服,大益人(弘景。出《彭祖傳》中)。酒服,補虛勞,添精益髓,益血脈,暖腰膝,壯陽悅色,療風氣,偏治丈夫(《日華》)。作粉常服,治丈夫冷氣及風,筋骨疼痛。若猝心痛,一服立瘥。漿水磨泥塗面,令人光華,赤白如玉可愛(孟詵)。滋陰養血,功與茸同(時珍)。

【發明】詵曰:麋角常服,大益陽道,不知何因與肉功不同也。煎膠與鹿角膠同功,茸亦勝鹿茸,仙方甚重之。

恭曰:麋茸功力勝鹿茸,角煮膠亦勝白膠。詳見鹿茸、鹿角下。

《日華》曰:麋角屬陰,故治腰膝不仁,補一切血病也。

時珍曰:鹿之茸角補陽,右腎精氣不足者宜之;麋之茸角補陰,左腎血液不足者宜之。此乃千古之微秘,前人方法雖具,而理未發出,故論者紛紜。又《楊氏家藏方》,治虛損有二至丸,兩角並用。但其藥性過溫,止宜於陽虛寒濕血痹者耳,於左腎無與焉。孫思邈《千金方》言:麋角丸凡一百一十方,惟容成子羔所服者,特出眾方之外,子羔服之羽化。今觀其方,比二至丸似可常服,並集於下。

【附方】新五。

麋角丸:補心神,安臟腑,填骨髓,理腰腳,能久立,聰耳明目,發白更黑,貌老還少。凡麋角,取當年新角連腦頂者為上,看角根有斫痕處,亦堪用。蛻角根下平者,不堪。取角五具,或四具、三具、二具、一具為一劑。去尖一大寸,即角長七八寸,取勢截斷,量把鎊得。

即於長流水中,以竹器盛懸浸十宿。如無長流水處,即於淨盆中滿著水浸,每夜易換。軟即將出,削去皺皮,以利鎊鎊取白處,至心即止。以清粟米泔浸兩宿,初經一宿即干,握瀝去舊水,置新絹上曝乾,擇去惡物粗骨皮及鎊不勻者。以無灰美酒於大瓷器中浸,經兩宿,其藥及酒俱入淨釜中。

初用武火煮一食久,後以文火微煎,如蟹目沸。以柳木篦徐徐攪,不得住手,時時添酒,以成煎為度。煎時皆須平旦下手,不得經宿。仍看屑消如稀膠,即以牛乳五升,酥一斤,以次漸下後項藥。仍以麋角一條,炙令黃為末,與諸藥同制之。檳榔、通草、秦艽、肉蓯蓉、人參、菟絲子(酒浸兩宿,曬乾別搗)、甘草各一兩,上搗為末。將膠再煎一食頃,似稀稠粥即止火。

少時投諸藥末相和,稠黏堪作丸,即以新器盛貯,以眾手一時丸如梧桐子大。如黏手,著少酥塗手。其服餌之法:空腹以酒下之,初服三十丸,日加一丸,加至五十丸為度,日二服。初服一百日內,忌房室。服經一月,腹內諸疾自相驅逐,有微利勿怪。漸後多泄氣能食。患氣者,加枳實、青木香各一兩。

服至二百日,面皺光澤。一年,齒落更生,強記,身輕若風,日行數百里。二年,令人肥飽少食;七十以上服之,卻成後生。三年,腸作筋髓,預見未明。四年,常飽不食,自見仙人。三十下服之不輟,顏一定而不變。修合時須在淨室中,勿令陰人、雞、犬、孝子等見。婦人服之尤佳。

如飲酒食麵,口乾眼澀內熱者,即服三黃丸微利之。如此一度發動以後,方始調暢也。(《千金》)

二至丸:補虛損,生精血,去風濕,壯筋骨。用鹿角(鎊細,以真酥一兩,無灰酒一升,慢火炒乾,取)四兩,麋角(鎊細,以真酥二兩,米醋一升煮乾,慢火炒乾,取)半兩,蒼耳子(酒浸一宿,焙)半斤,山藥、白茯苓、黃耆(蜜炙)各四兩,當歸(酒浸,焙)五兩,肉蓯蓉(酒浸,焙)、遠志(去心)、人參、沉香各二兩,熟附子一兩,通為末,酒煮糯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鹽湯任下,日二服。

(《楊氏家藏方》)

麋角丸:《三因方》:治五痿,皮緩毛瘁,血脈枯槁,肌膚薄著,筋骨羸弱,飲食不美,四肢無力,爪枯發落,眼昏唇燥。用麋角屑一斤(酒浸一宿),大附子(生,去皮臍)一兩半,熟地黃四兩,用大麥米二升,以一半藉底,以一半在上,以二布巾隔覆,炊一日,取出藥、麥,各焙為末。以浸藥酒,添清酒煮麥粉為糊和,杵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溫酒或米湯送下,日三服。一方只用麋角(鎊屑,酥炒黃色)五兩,熟附子(末)半兩,酒糊丸服。

麋角霜丸:補元臟,駐顏色。用麋角一副(水浸七日,刮去皺皮,鎊為屑,盛在一銀瓶內,以牛乳汁浸一日,常令乳高二寸,如乳耗更添,直候不耗,用油單數重密封瓶口,別用大麥一斗,安在甑內,約厚三寸,上安麋角瓶,更用大麥周圍填實,露瓶口,不住火蒸一復時,如鍋內水耗,即旋添熱湯,須頻看角屑粉爛如面,即住火取出,用細篩子漉去乳,焙乾,每料八兩),附子(炮裂去皮)、乾山藥各三兩,上為末,蒸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用溫鹽酒送下。

煉蜜丸亦可。(《總錄》)

麋角丸:彭祖云:使人丁壯不老,房室不勞損,氣力顏色不衰者,莫過麋角。其法:刮為末十兩,用生附子一枚合之,雀卵和丸,日服二十丸,溫酒下,二十日大效。亦可單熬為末酒服,亦令人不老,但性緩不及附子者。(《彭祖服食經》)

骨,

【主治】虛勞,至良。煮汁釀酒飲,令人肥白,美顏色(禹錫)。

【主治】作靴、襪,除腳氣(孟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