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鱗部第四十三卷 (12)
鱗部第四十三卷 (12)
1. 烏蛇
(宋《開寶》附)
【釋名】烏梢蛇(《綱目》)、黑花蛇(《綱目》)。
【集解】
白話文:
釋名
- 烏梢蛇(《綱目》)
- 黑花蛇(《綱目》)
集解
志曰:烏蛇生商洛山。背有三稜,色黑如漆。性善,不噬物。江東有黑梢蛇,能纏物至死,亦此類也。頌曰:蘄州、黃州山中有之。《乾寧記》云:此蛇不食生命,亦不害人,多在蘆叢中吸南風及其花氣。最難採捕,多於蘆枝上得之。其身烏而光,頭圓尾尖,眼有赤光。至枯死眼不陷如活者,稱之重七錢至一兩者為上,十兩至一鎰者為中,粗大者力彌減也。
作偽者用他蛇燻黑,亦能亂真,但眼不光耳。
白話文:
《本草綱目》記載:烏蛇生長在商洛山。背部長有三個稜,顏色黑色如漆。性情善良,不會咬噬生物。江東地區也有黑色梢子的蛇,能夠纏繞獵物至死,也屬於這一類。頌詞中提到:蘄州、黃州山中有烏蛇。《乾寧記》中說:這種蛇不捕食生靈,也不傷害人類,多在蘆葦叢中吸食南風,還有蘆葦花散發的花香。牠們非常難以捕捉,大多是在蘆葦枝上抓到的。牠們的全身烏黑發亮,頭部圓潤、尾巴尖細,眼睛閃爍著紅光。即使死亡後,眼睛也不會凹陷,看起來就像活著一樣。這種蛇以重量七錢到一兩為上品,十兩到一鎰為中等,體型越粗大,藥效越弱。
偽造古文字者,常使用他蛇燻黑,也能亂真。但其眼睛無光、耳朵聽力不靈敏。
宗奭曰:烏蛇脊高,世稱劍脊烏梢。尾細長,能穿小銅錢一百文者佳。有身長丈餘者。其性畏鼠狼。蛇類中惟此入藥最多。
白話文:
宗奭說:烏蛇的脊部高起,世人稱之為「劍脊烏梢」。牠的尾巴細長,能夠穿過一百個銅錢的孔,藥用價值很高。烏蛇的身長可以超過一丈。牠的本性害怕老鼠和狼。在蛇類中,烏蛇是入藥最多的。
斆曰:凡一切蛇,須辨雌雄、州土。蘄州烏蛇,頭上有逆毛二寸一路,可長半分以來,頭尾相對,使之入藥如神。只重一兩以下,彼處得此多留進供。蛇腹下有白帶子一條,長一寸者,雄也,宜入藥用。採得,去頭及皮鱗、帶子,銼斷,苦酒浸一宿,漉出,柳木炭火炙乾,再以酥炙。於屋下巳地上掘坑,埋一夜,再炙乾用。或以酒煮乾用亦可。
白話文:
斆說:所有的蛇,都必須辨明雌雄和牠們生長的州土。蘄州的烏蛇,頭上有一條逆生的毛,長二寸一路,並且可以增長半分以來,頭尾互相對應,用於藥物中就像神一樣靈驗。只有重一兩以下的,那裡得到這樣的蛇多半會留下進貢。蛇腹部有一條白色的帶子,長一寸的,是雄蛇,宜於入藥使用。採得後,去掉頭和皮鱗、帶子,切斷,用苦酒浸泡一夜,濾出,柳木炭火烤乾,再用酥油烤。在屋簷下巳地挖個坑,埋一夜,再烤乾後使用。或者用酒煮乾後使用也可以。
時珍曰:烏蛇有二種:一種劍脊細尾者為上。一種長大無劍脊而尾稍粗者,名風梢蛇,亦可治風,而力不及。
肉,
【氣味】甘,平,無毒。
《藥性論》曰:有小毒。
白話文:
李時珍說:烏蛇有兩種:一種背部有劍形隆起、尾巴細小的烏蛇品質較好。另一種體型較大、背部沒有劍形隆起的烏蛇,尾巴較粗,又稱為風梢蛇,也能治療風痺,但療效不及前一種。
【氣味】味道甘甜,性質平和,無毒。
《藥性論》說:烏蛇有小毒。
【主治】諸風頑痹,皮膚不仁,風瘙癮疹,疥癬(《開寶》)。熱毒風,皮肌生癩,眉髭脫落,瘑疥等瘡(甄權)。功與白花蛇同,而性善無毒(時珍)。
【附方】舊二,新五。
白話文:
【主治】各種風濕成疾、皮膚感覺麻木、皮膚搔癢起疹子、疥癬(《開寶》)。熱毒性皮膚病,皮膚表面生成癩瘡,眉毛和鬍鬚脫落,瘑疥等瘡(甄權)。功效與白花蛇相似,但性情溫和無毒(時珍)。
【附方】古方:兩種,新方:五種
大風:《朝野僉載》云:商州有人患大風。家人惡之,山中為起茅屋。有烏蛇墮酒罌中,病人不知,飲酒漸瘥。罌底見有蛇骨,始知其由。《治例》:治大風。用烏蛇三條蒸熟,取肉焙研末,蒸餅丸米粒大,以喂烏雞。待盡殺雞烹熟,取肉焙研末,酒服一錢。或蒸餅丸服。不過三、五雞即愈。
白話文:
大風病:《朝野僉載》記載:商州有個人患了大風病。家人厭惡他,就在山中為他蓋了一座茅屋。有一天,一條烏蛇掉進酒罈中,病人不知道,喝了酒後病情逐漸好轉。後來,在酒罈底部發現了蛇骨頭,才知道治癒的原因。《治例》記載:治療大風病。使用三條烏蛇蒸熟,取肉焙乾研成末,加入蒸餅中做成米粒大小的丸劑,喂給烏雞吃。等到吃完後,殺雞烹煮,取肉焙乾研成末,用酒送服一錢。或者直接蒸餅丸劑服用。服用三到五次雞肉,即可痊癒。
《秘韞》:用大烏蛇一條,打死盛之。待爛,以水二碗浸七日,去皮骨,入糙米一升,浸一日曬乾。用白雞一隻,餓一日,以米飼之。待毛羽脫去,殺雞煮熟食,以酒下之。吃盡,以熱湯一盆,浸洗大半日,其病自愈。紫白癜風:烏蛇肉(酒炙)六兩,枳殼(麩炒)、羌活、牛膝、天麻各三兩,熟地黃四兩,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風、桂心各二兩,銼片。以絹袋盛,於無灰酒二斗中浸之,密封七日。
白話文:
《祕韞》:用一條大烏蛇,打死後裝起來,等它腐爛之後,用兩碗水浸泡七天,去除皮骨,放入一升糙米,浸泡一天後曬乾。用一隻白雞,餓它一天,然後用米餵牠。等其毛羽脫落後,殺雞煮熟吃掉,用酒送服。吃完後,用一盆熱水浸泡大半天的時間,病就會自己痊癒。
紫白癜風:烏蛇肉(用酒烤過)六兩,枳殼(用麩炒過)、羌活、牛膝、天麻各三兩,熟地黃四兩,白蒺藜(炒過)、五加皮、防風、桂心各二兩,切成薄片。用絹袋盛裝,放入無灰酒二斗中浸泡,密封七天。
每日三度,溫服一小盞。忌雞、鵝、魚肉、發物。(《聖惠》)
面瘡䵟疱:烏蛇肉二兩,燒灰,臘豬脂調敷。(《聖惠》)
白話文:
面部有瘡或皰疹:烏蛇肉二兩,燒成灰,用臘豬油調敷。(出自《聖惠》)
服藥方法:
每日三次,溫服一小盞。
飲食禁忌:
忌食雞、鵝、魚肉、發物。
嬰兒撮口不能乳者: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麝香一分,為末。每用半分,荊芥煎湯調灌之。(《聖惠》)破傷中風:項強身直,定命散主之。用白花蛇、烏蛇(並取項後二寸,酒洗潤取肉)、蜈蚣一條(全者,並酒炙)。上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服。(《普濟方》)
白話文:
-
嬰兒張嘴困難,不能吃奶:烏蛇(用酒浸泡,去皮骨,焙乾)半兩,麝香一分,研成細末。每次服用半分,用荊芥煎成的湯藥調和灌服。(出自《聖惠方》)
-
中風導致的病情惡化:頸項強直,身體僵直,可用定命散治療。取白花蛇、烏蛇(均取頸部後兩寸處,用酒清洗潤濕後取肉)、蜈蚣一條(完整的,用酒炙烤)。上藥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溫酒調和服下。(出自《普濟方》)
膏,
【主治】耳聾。綿裹豆許塞之,神效(時珍。出《普濟方》)。
膽,
【主治】大風癘疾,木舌脹塞(時珍)。
【附方】新二。
白話文:
膏
**主治:**耳聾。將綿花包上豆子大小的膏,塞入耳中,效果顯著(李時珍指出,取自《普濟方》)。
膽
**主治:**大風麻痺性疾病,舌頭木脹塞住(李時珍指出)。
**附方:**沒有
大風龍膽膏:治大風疾神效。用冬瓜一個,截去五寸長,去瓤,掘地坑深三尺,令淨,安瓜於內。以蛇膽一個,消梨一個,置於瓜上,以土隔蓋之。至三七日,看一度,瓜未甚壞。候七七日,三物俱化為水,在瓜皮內,取出。每用一茶腳,以酒和服之,三兩次立愈。小可風疾,每服一匙頭。
白話文:
大風龍膽膏:專治大風疾,非常有效。
做法:取一個冬瓜,切去五寸長,挖掉瓤,在地裡挖一個三尺深的坑,然後將冬瓜放入坑中。放入一個蛇膽和一個去皮的梨,用土隔起來。等待三七天,每隔一天檢查一次,看看冬瓜是否已經腐壞。到了七七天,三種物品都已經化成水,在冬瓜皮內,取出。每次服用一茶匙,用酒送服,服用兩三次就會痊癒。小風疾,每次服用一杓即可。
(王氏《博濟方》)木舌塞脹,不治殺人:用蛇膽一枚,焙乾為末,敷舌上,有涎吐去。(《聖濟總錄》)
白話文:
(王氏《博濟方》)木舌腫脹阻塞,不治療會致命:用蛇膽一個,烘乾成粉末,敷在舌頭上,會吐出涎液就能治癒。(《聖濟總錄》)
皮,
【主治】風毒氣,眼生翳,唇緊唇瘡(時珍)。
【附方】新一。
小兒緊唇,脾熱唇瘡:並用烏蛇皮燒灰,酥和敷之。(《聖惠》)
卵,
白話文:
主治:
- 風毒侵襲身體,導致眼睛長翳障(眼膜混濁)
- 嘴脣緊繃
- 嘴脣長瘡(時珍)
輔助方劑:
- 新一
小兒脣部疾病:
- 小兒嘴脣緊繃:脾胃有熱
- 小兒嘴脣長瘡:因脾熱所致
治療方法:
- 使用烏蛇皮燒成的灰,用酥油調和後塗敷於患處。(《聖惠方》)
【主治】大風癩疾,(時珍曰:《聖濟總錄》治癩風,用烏蛇卵和諸藥為丸服,云與蛇肉同功)。
白話文:
【主治】大風癩疾,(李時珍說:《聖濟總錄》記載把烏蛇卵和其它藥物合在一起製成藥丸服用,說它和蛇肉有相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