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主治第三卷 (46)

回本書目錄

主治第三卷 (46)

1. 赤白濁

(赤屬血,白屬氣。有濕熱,有虛損)

白話文:

赤屬血,白屬氣。濕熱所擾,體虛所致。

【濕熱】〔草谷菜部〕豬苓(行濕熱,同半夏末酒煮,羊卵丸服。),半夏(豬苓炒過,同牡蠣丸服。),黃連(思想無窮,發為白淫,同茯苓丸服。),知母(赤白濁及夢遺,同黃柏、蛤粉、山藥牡蠣丸服。),茶茗葉(尿白如注,小腹氣痛,燒入麝香服。),生地黃(心虛熱赤濁,同木通甘草煎服。

白話文:

【濕熱】

  1. 豬苓 (具有利濕熱的功效,可以和半夏、末酒一起煮沸,再加入羊卵丸一起服用。)

  2. 半夏 (可以和豬苓一起炒熟,再加入牡蠣丸一起服用。)

  3. 黃連 (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可以和茯苓一起丸服,適用於思想無窮、發為白淫的症狀。)

  4. 知母 (可以用於治療赤白濁和夢遺,可以和黃柏、蛤粉、山藥、牡蠣一起丸服。)

  5. 茶茗葉 (可以治療尿白注、小腹氣痛的症狀,在服用時加入麝香即可。)

  6. 生地黃 (可以治療心虛熱赤濁的症狀,可以和木通、甘草一起煎服。)

),大黃(赤白濁,以末入雞子內蒸食。),蒼朮(脾濕下流,濁瀝。),蕎麥粉(炒焦,雞子白丸服。),稻草(煎濃汁,露一夜服。),神麯,蘿蔔(釀茱萸蒸過,丸服。),冬瓜仁(末,米飲服。),松蕈,〔果木〕銀杏(十枚,擂水日服,止白濁。),榧子椿白皮(同滑石等分,飯丸服。

白話文:

  • 大黃(赤白濁,末加入蛋內蒸熟服用。)

  • 蒼朮(脾濕下流,濁瀝。)

  • 蕎麥粉(炒焦,與雞蛋清混合丸服。)

  • 稻草(煎成濃汁,放置一夜服下。)

  • 神麯(服食。)

  • 蘿蔔(將茱萸用酒浸泡過,與蘿蔔一同蒸過,製成丸服。)

  • 冬瓜仁(研磨成末,與米湯一同服用。)

  • 松蕈(食用。)

  • 銀杏(選擇十顆銀杏,研磨成粉,用開水沖泡,每日服用,可治療白濁。)

  • 榧子(食用。)

  • 椿白皮(與滑石等分,以飯為丸,服用。)

一加黃柏、乾薑白芍、蛤粉。),榆白皮(水煎。),楮葉蒸餅丸服。),柳葉(清明日採,煎飲代茶。),牡荊子(酒飲二錢。),厚朴(心脾不調,腎氣渾濁,薑汁炒,同茯苓服。)

白話文:

加入黃柏、乾薑、白芍、蛤粉。榆白皮(水煎)。楮葉(蒸餅丸服)。柳葉(清明日採,煎飲代茶)。牡荊子(酒飲二錢)。厚朴(心脾不調,腎氣渾濁,薑汁炒,同茯苓服。)。

【虛損】〔草果木獸〕黃耆(氣虛白濁,鹽炒,同茯苓丸服。),五味子(腎虛白濁脊痛,醋糊丸服。),肉蓯蓉(同鹿茸、山藥、茯苓丸服。),菟絲子(思慮傷心腎,白濁遺精,同茯苓、石蓮丸服。又同麥門冬丸服。),絡石(養胃氣,土邪乾水,小便白濁,同人參、茯苓、龍骨,末服。

白話文:

虛損類藥物:

  • 黃耆:適用於氣虛白濁,將黃耆鹽炒後,與茯苓丸一起服用。
  • 五味子:適用於腎虛白濁、脊痛,將五味子以醋糊成丸服用。
  • 肉蓯蓉:適用於腎虛白濁,與鹿茸、山藥、茯苓一起丸服。
  • 菟絲子:適用於思慮傷心、腎虛白濁、遺精,與茯苓、石蓮一起丸服,或與麥門冬一起丸服。
  • 絡石:適用於養胃氣、土邪乾水、小便白濁,與人參、茯苓、龍骨一起研磨成末服用。

),木香(小便渾如精狀,同當歸沒藥丸服。),萆薢(下焦虛寒,白濁莖痛,同菖蒲、益智、烏藥煎服。),附子(白濁便數,下寒,炮末,水煎服。)益智(白濁,同厚朴煎服;赤濁,同茯神遠志甘草丸服。),遠志(心虛赤濁,同益智、茯神丸服。),石蓮(心虛赤濁,研末六錢,甘草一錢,煎服;白濁,同茯苓煎服。

白話文:

木香(小便渾濁如精液,與當歸、沒藥一起製成丸劑服用。)

萆薢(下焦虛寒,白濁莖痛,與菖蒲、益智、烏藥一起煎服。)

附子(白濁便數,下寒,炮製成末,水煎服用。)

益智(白濁,與厚朴一起煎服;赤濁,與茯苓、遠志、甘草一起製成丸劑服用。)

遠志(心虛赤濁,與益智、茯苓一起製成丸劑服用。)

石蓮(心虛赤濁,研成細末六錢,甘草一錢,煎服;白濁,與茯苓一起煎服。)

),芡實(白濁,同茯苓、黃蠟丸服。),土瓜根(腎虛,小便如淋。),石菖蒲(心虛白濁。),茱萸,巴戟天,山藥,茯苓(心腎氣虛,夢遺白濁,赤白各半,地黃汁及酒熬膏丸服。陽虛甚,黃蠟丸服。),羊骨(虛勞白濁,為末酒服。小便膏淋,橘皮湯服。),羊脛骨(脾虛白濁,同厚朴、茯苓丸服。

白話文:

  • 芡實(白濁,與茯苓、黃蠟丸一起服用。)

  • 土瓜根(腎虛,小便如淋。)

  • 石菖蒲(心虛白濁。)

  • 茱萸、巴戟天、山藥、茯苓(心腎氣虛,夢遺白濁,赤白各半,用地黃汁和酒熬膏丸服用。陽虛甚,黃蠟丸服用。)

  • 羊骨(虛勞白濁,研成末,用酒服用。小便膏淋,橘皮湯服用。)

  • 羊脛骨(脾虛白濁,與厚朴、茯苓丸一起服用。)

),鹿茸

白話文:

繁體中文:

鹿茸,乃鹿之角,初生如茸,未成骨時採之,故名鹿茸。味甘鹹,性溫,歸肝腎經。

鹿茸,是鹿的角。剛長出時柔軟如茸毛,尚未骨化時採摘下來,故名鹿茸。味道甘鹹,性質溫和,歸於肝經和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