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水部第五卷 (7)
水部第五卷 (7)
1. 井華水
春月則陽氣已泄,夏秋則陰氣在內,故必於十一月至後,乃可行之。二子之醫,可謂神矣。
【附方】舊八,新二十一。
九竅出血:方見主治下。
衄血不止:葉氏用新汲水,隨左右洗足即止,累用有效。一方:用冷水噀面。一方:冷水浸紙貼囟上,以熨斗熨之,立止。一方:用冷水一瓶,淋射頂上及啞門上。或以濕紙貼之。
金瘡血出不止:冷水浸之即止。(《延壽方》)
犬咬血出:以水洗,至血止,綿裹之。(《千金方》)
蠍蠆螫傷:以水浸故布拓之,暖即易。(《千金方》)
馬汗入瘡或馬毛入瘡,腫入腹,殺人。以冷水浸之,頻易水,仍飲好酒,立瘥。(《千金方》)魚骨哽咽:取水一杯,合口向水,張口取水氣,哽當自下。(《肘後方》)
中砒石毒:多飲新汲井水,得吐利佳。(《集簡方》)
中烏喙毒:方同上。
中蒙汗毒:飲冷水即安。(《濟急方》)
中煤炭毒:一時暈倒,不救殺人。急以清水灌之。(唐瑤《經驗方》)
服藥過劑,卒嘔不已:飲新汲水一升。(《肘後方》)
燒酒醉死:急以新汲水浸其發,外以故帛浸濕,貼其胸膈,仍細細灌之,至蘇乃已。(《瀕湖集簡方》)
飲酒齒痛:井水頻含漱之。(《直指方》)破傷風病:用火命婦人取無根水一盞,入百草霜調捏作餅,放患處。三、五換如神,此蔣亞香方也。(《談野翁試驗方》)
墜損腸出:方見主治下。
眼睛突出一二寸者:以新汲水灌漬睛中,數易之,自入。(《梅師方》)
時行火眼:患人每日於井上。視井旋匝三遍,能泄火氣。(《集玄方》)
心悶汗出不識人:新汲水和蜜飲之,甚效。(《千金方》)
嘔吐陽厥卒死者:飲新汲水三升佳。(《千金方》)
霍亂吐瀉:勿食熱物,飲冷水一碗,仍以水一盆浸兩足,立止。(《急救良方》)
厭禳瘟疫:臘旦除夜,以小豆、川椒各七七粒投井中,勿令人知,能卻瘟疫。又法:元旦以大麻子三七粒,投井中。
口氣臭惡:正旦含井華水吐棄廁下,數度即瘥也。(《肘後方》)
心腹冷痛:男子病,令女人取水一杯飲之;女人病,令男子取水一杯飲之。(《肘後方》)
寒熱注病:方見發明下。
火病惡寒:方見發明下。
疔毒疽瘡:凡手指及諸處有瘡起,發癢,身熱惡寒,或麻木,此極毒之瘡也。急用針刺破,擠去惡血,候血盡,口噙涼水吮之,水溫再換,吮至痛癢皆住即愈,此妙法也。(《保壽堂方》)
婦人將產:井華水服半升,不作運。(《千金方》)
初生不啼:取冷水灌之,外以蔥白莖細鞭之,即啼。(《全幼心鑑》)
白話文:
井華水
井水療法需在十一月以後進行,因為春天陽氣已泄,夏秋陰氣內斂。這位醫生的方法真可謂神奇。
【附方】舊方八個,新方二十一個。
各種九竅出血:詳見主治部分。
鼻出血不止:葉氏療法是用新汲取的井水,左右清洗雙腳即可止血,多次使用有效。其他方法:用冷水漱口;用冷水浸濕的紙貼在囟門上,用熨斗熨燙,立即止血;用一瓶冷水澆淋頭頂和啞門穴,或用濕紙貼敷。
金瘡出血不止:用冷水浸泡即可止血。(《延壽方》)
犬咬傷出血:用清水清洗,直至出血停止,再用棉花包裹。(《千金方》)
蠍子或蜈蚣蜇傷:用冷水浸濕的舊布敷貼,感覺溫熱就換新的。(《千金方》)
馬汗或馬毛進入傷口,腫脹至腹部,會危及生命。用冷水浸泡,經常換水,並飲用好酒,即可痊癒。(《千金方》)
魚骨卡住喉嚨:取一杯水,閉口含水,張口吐出水氣,魚骨就會自行排出。(《肘後方》)
砒石中毒:多喝新汲取的井水,促使嘔吐腹瀉。(《集簡方》)
烏喙中毒:方法同上。
蒙汗藥中毒:喝冷水即可緩解。(《濟急方》)
煤炭中毒:一時暈倒不救治會危及生命,需立即灌入清水。(唐瑤《經驗方》)
服藥過量,嘔吐不止:飲用新汲取的井水一升。(《肘後方》)
燒酒喝醉致死:立即用新汲取的井水浸濕頭髮,用濕潤的舊布敷貼胸膈部位,並慢慢灌水,直至清醒。(《瀕湖集簡方》)
飲酒導致牙痛:經常含漱井水。(《直指方》)
破傷風:請未懷孕的婦女取來一碗無根水(指在早晨未有陽光照射時取得的井水),加入百草霜調成藥餅,敷於患處。三五次更換,效果神奇,此為蔣亞香方。(《談野翁試驗方》)
腸子脫出:詳見主治部分。
眼睛突出:用新汲取的井水灌洗眼球,多次更換井水,眼睛就會復位。(《梅師方》)
流行性眼疾:患者每天在井邊,觀看井水旋渦三次,可以泄火氣。(《集玄方》)
心悶、出汗、神志不清:用新汲取的井水加蜂蜜飲用,效果甚佳。(《千金方》)
嘔吐、厥逆、突然死亡:飲用新汲取的井水三升。(《千金方》)
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不要吃熱的東西,喝一碗冷水,並用一盆冷水浸泡雙腳,即可止住。(《急救良方》)
厭禳瘟疫:臘月初一除夕夜,將小豆、川椒各七七粒投入井中,不要讓別人知道,可以預防瘟疫。另一種方法:元旦將大麻子三七粒投入井中。
口氣臭:正月初一含漱井水,然後吐掉,多次使用即可痊癒。(《肘後方》)
心腹冷痛:男性患病,讓女性取一杯水給他喝;女性患病,讓男性取一杯水給她喝。(《肘後方》)
寒熱交替:詳見說明部分。
火病惡寒:詳見說明部分。
疔毒疽瘡:手指或其他部位出現瘡瘍,瘙癢,發熱惡寒,或麻木,這是非常毒的瘡瘍。需立即用針刺破,擠出膿血,待血流盡,用涼水含在口中吮吸,水溫下降後再換水,持續吮吸,直至疼痛瘙癢消失即可痊癒,這是很妙的方法。(《保壽堂方》)
婦女臨產:喝半升井水,可以避免難產。(《千金方》)
新生兒不啼哭:用冷水灌洗,並用蔥白莖輕輕鞭打,就會啼哭。(《全幼心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