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獸部第五十一卷 (48)
獸部第五十一卷 (48)
1. 鼠
牡鼠
【氣味】甘,微溫,無毒。
《日華》曰:涼。牝鼠並不入藥。
【主治】療踒折,續筋骨,生搗敷之,三日一易(《別錄》)。豬脂煎膏,治打撲折傷、凍瘡、湯火傷(詵曰:臘月以油煎枯,去滓熬膏收用。頌曰:油煎入蠟,敷湯火傷、滅瘢痕極良)。治小兒驚癇(《日華》)。五月五日同石灰搗收,敷金瘡神效(時珍)。臘月燒之,辟惡氣(弘景。《梅師》云:正旦朝所居處埋鼠,闢瘟疫也。
【發明】劉完素曰:鼠善穿而用以治瘡瘻者,因其性而為用也。
【附方】舊六,新六。
鼠瘻潰爛:鼠一枚,亂髮一雞子大,以三歲臘月豬脂煎,令消盡,以半塗之,以半酒服。姚云不傳之妙法也。(葛氏)
滅諸瘢痕:大鼠一枚,以臘豬脂四升,煎至銷盡,濾淨,日塗三五次。先以布拭赤,避風。(《普濟方》)
瘡腫熱痛:靈鼠膏:用大雄鼠一枚,清油一斤煎焦,滴水不散,濾再煎,下(炒紫)黃丹五兩,柳枝不住攪勻,滴水成珠,下黃蠟一兩,熬帶黑色成膏,瓷瓶收之,出火毒。每用攤貼,去痛而涼。(《經驗方》)
潰癰不合:老鼠一枚,燒末敷之。(《千金方》)
蛇骨刺人痛甚:用死鼠燒敷。(《肘後》)
破傷風病,角弓反張,牙噤肢強:用鼠一頭和尾燒灰,以臘豬脂和敷之。(《梅師》)
項強身急:取活鼠去五臟,乘熱貼之,即瘥也(《肘後》)。
婦人狐瘕:因月水來,或悲或驚,或逢疾風暴雨被濕,致成狐瘕,精神恍惚,令人月水不通,胸、脅、腰、背痛,引陰中,小便難,嗜食欲嘔,如有孕狀。其瘕手足成形者,殺人;未成者,可治。用新鼠一枚,以新絮裹之,黃泥固住,入地坎中,桑薪燒其上,一日夜取出,去絮,入桂心末六銖,為末。每酒服二方寸匕。
不過二服,當自下。(《外臺·素女經》)。
令子易產:取鼠燒末,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子母秘錄》)
乳汁清少:死鼠一頭燒末,酒服方寸匕。勿令婦知。(同上)
杖瘡腫痛:未毛鼠同桑椹子入
麻油中浸釀。臨時取塗,甚效。(《西湖志》)
湯火傷瘡:小老鼠泥包燒研,菜油調塗之。(談野翁方)小兒傷乳,腹脹煩悶欲睡:燒鼠二枚為末,日服二錢,湯下。(《保幼大全》)
鼠肉(以下並用牡鼠)
【氣味】甘,熱,無毒。
【主治】小兒哺露大腹,炙食之(《別錄》)。
小兒疳疾腹大貪食者,黃泥裹,燒熟去骨,取肉和五味豉汁作羹食之。勿食骨,甚瘦人(孟詵)。主骨蒸勞極,四肢羸瘦,殺蟲及小兒疳瘦。酒熬入藥(蘇頌)。炙食,治小兒寒熱諸疳(時珍)。
【附方】舊三,新一。
水鼓石水,腹脹身腫者:以肥鼠一枚,取肉煮粥。空心食之,兩三頓即愈。(《心鏡》)
白話文:
[鼠]
公鼠
【氣味】味甘,性質微溫,無毒。
《日華子本草》說:性質涼。母鼠則不入藥。
【主治】治療扭傷、骨折,接續筋骨,將新鮮的鼠搗爛敷在患處,三天換一次(出自《名醫別錄》)。用豬油煎熬成膏,治療跌打損傷、凍瘡、燙傷(孟詵說:農曆十二月用油煎至乾枯,去除殘渣,熬成膏收起來用。蘇頌說:用油煎過再加入蠟,敷在燙傷處,消除疤痕效果非常好)。治療小兒驚癇(出自《日華子本草》)。在農曆五月初五與石灰一同搗爛收起來,敷在刀傷處,效果神奇(出自李時珍)。農曆十二月燒成灰,可以辟除邪氣(出自陶弘景。《梅師方》說:在正月初一早上將老鼠埋在住處,可以避瘟疫)。
【發明】劉完素說:老鼠善於鑽洞,所以用來治療瘡瘻,是根據牠的特性來應用的。
【附方】舊方六個,新方六個。
鼠瘻潰爛:用老鼠一隻,亂髮像雞蛋那麼大一團,用三年臘月的豬油煎煮,讓其完全融化,用一半塗在患處,另一半用酒送服。姚和尚說這是個不外傳的妙法(出自葛氏方)。
消除各種疤痕:用大老鼠一隻,用四升臘月豬油煎至融化,過濾乾淨,每天塗抹三到五次。先用布擦拭患處至發紅,注意避風(出自《普濟方》)。
瘡腫熱痛:靈鼠膏:用大公鼠一隻,用一斤清油煎至焦黑,滴水不散,過濾後再煎,加入炒過的紫黃丹五兩,用柳枝不停攪拌均勻,直到滴水成珠,再加入黃蠟一兩,熬成黑色膏狀,放入瓷瓶中收起來,去除火毒。每次使用時攤在患處,可以止痛且有清涼感(出自《經驗方》)。
潰瘍不癒合:用老鼠一隻,燒成灰敷在患處(出自《千金方》)。
被蛇骨刺傷,疼痛劇烈:用死老鼠燒成灰敷在患處(出自《肘後方》)。
破傷風,身體僵硬,牙關緊閉,肢體強直:用老鼠一隻連同尾巴燒成灰,用臘月豬油調和敷在患處(出自《梅師方》)。
脖子僵硬,身體緊急:取活老鼠去除內臟,趁熱敷在患處,即可痊癒(出自《肘後方》)。
婦人狐瘕:因月經來潮,或悲傷或驚嚇,或遇到狂風暴雨淋濕,導致形成狐瘕,精神恍惚,導致月經不通,胸部、脅肋、腰部、背部疼痛,牽引到陰部,小便困難,喜食且想嘔吐,好像懷孕一樣。如果瘕塊在手腳已經成形,就會致人死亡;如果還未成形,則可以治療。用新抓的老鼠一隻,用新棉絮包裹,用黃泥固定住,放入地洞中,用桑樹柴火在上面燒,過一天一夜取出,去除棉絮,加入桂心末六銖,研成粉末。每次用酒送服二方寸匕。
服用不超過兩次,瘕塊就會自行排出(出自《外臺秘要·素女經》)。
使孕婦順利生產:取老鼠燒成灰,用井水送服一方寸匕,每天三次(出自《子母秘錄》)。
乳汁清淡稀少:用死老鼠一隻燒成灰,用酒送服一方寸匕。不要讓婦人知道(同上)。
棍棒傷腫痛:用尚未長毛的小老鼠與桑葚子一起浸泡在麻油中。臨時取出塗抹,效果很好(出自《西湖志》)。
燙傷:用小老鼠用泥巴包起來燒烤後研成粉末,用菜油調和塗抹在患處(出自談野翁方)。小兒因傷到乳汁,導致腹脹煩悶想睡:燒老鼠兩隻研成粉末,每天服用二錢,用湯送服(出自《保幼大全》)。
鼠肉(以下都是指公鼠)
【氣味】味甘,性質熱,無毒。
【主治】治療小兒因哺乳不當導致腹部腫大,烤熟後食用(出自《名醫別錄》)。
治療小兒因疳疾導致腹部腫大且貪食的,用黃泥包裹,燒熟後去除骨頭,取肉和五味豆豉汁一起煮成羹食用。不要吃骨頭,對非常瘦的人有益(孟詵)。主治骨蒸勞熱、四肢消瘦,可以殺蟲以及治療小兒疳積瘦弱。用酒熬煮後入藥(蘇頌)。烤熟後食用,治療小兒寒熱各種疳疾(李時珍)。
【附方】舊方三個,新方一個。
水鼓病,腹脹全身腫脹:用肥老鼠一隻,取肉煮粥。空腹食用,兩三次即可痊癒(出自《心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