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獸部第五十一卷 (47)

回本書目錄

獸部第五十一卷 (47)

1.

(音滑。《炮炙論》)

【集解】斅曰:海中有獸名曰猾,其髓入油中,油即沾水,水中生火,不可救止,以酒噴之即滅。不可於屋下收。故曰水中生火,非猾髓而莫能。

時珍曰:此獸之髓,水中生火,與樟腦相同,其功亦當與樟腦相似也。第今無識之者。

白話文:

(讀音為ㄏㄨㄚˊ。《炮炙論》)

【註解】斅說:海裡有一種叫做「猾」的野獸,牠的骨髓如果滴入油中,油就會沾到水,然後在水裡燃燒起火,而且無法撲滅,只有用酒噴灑才能熄滅。這種油不可以放在屋簷下儲存。所以說「水中生火」,如果不是猾的骨髓就不能做到。

李時珍說:這種野獸的骨髓,能在水中點燃火,和樟腦的特性相同,它的功效應該也和樟腦相似。只是現在沒有人認識牠。

2. 獸之三

(鼠類一十二種)

白話文:

(鼠類共有十二種)

3.

(《別錄》下品)

【校正】舊在蟲魚部,今據《爾雅》,移入獸部。

【釋名】䶆鼠(音錐)、老鼠(《綱目》)、首鼠(《史記》)、家鹿。

時珍曰:此即人家常鼠也。以其尖喙善穴,故南陽人謂之䶆鼠。其壽最長,故俗稱老鼠。其性疑而不果,故曰首鼠。嶺南人食而諱之,謂為家鹿。鼠字篆文,象其頭、齒、腹、尾之形。

【集解】弘景曰:入藥用牡鼠,即父鼠也。其膽才死便消,不易得也。

時珍曰:鼠形似兔而小,青黑色。有四齒而無牙,長鬚露眼。前爪四,後爪五。尾紋如織而無毛,長與身等。五臟俱全,肝有七葉,膽在肝之短葉間,大如黃豆,正白色,胋而不垂。《衛生家寶》方言其膽紅色者何耶?鼠孕一月而生,多者六七子。惠州獠民取初生閉目未有毛者,以蜜養之,用獻親貴。

挾而食之,聲猶唧唧,謂之蜜唧。《淮南子》云:魚食巴豆而死,鼠食巴豆而肥。段成式云:鼠食鹽而身輕,食砒而即死。《易》云:艮為鼠。《春秋運鬥樞》云:玉衡星散而為鼠。《抱朴子》云:鼠壽三百歲。滿百歲則色白,善憑人而卜,名曰仲。能知一年中吉凶,及千里外事。

鼠類頗繁。《爾雅》《說文》所載,後世未能悉知;後世所知者,二書復未盡載。可見格物無窮也。

【附錄】鼨鼠(音終)。郭璞云:其大如拳,其文如豹。漢武帝曾獲得以問終軍者。

䶄鼠(音平)

許慎云:一名𪕛鼠(音含)。斑紋。𪖂𪕭(音離艾),孫愐云:小鼠也,相銜而行。李時珍云:按《秦州記》及《草木子》皆載群鼠數萬,相銜而行,以為鼠妖者,即此也。

鼩鼱(音劬精)

似鼠而小。即今地鼠也。又《爾雅》《說文》有鼸、鼶、鼮、鼣、鼭、鼤、䶅、䶈八鼠,皆無考證。音歉、斯、廷、吠、時、文、鶴、博也。

水鼠

李時珍云:似鼠而小,食菱、芡、魚、蝦。或云小魚、小蟹所化也。

冰鼠

東方朔雲:生北荒積冰下。皮毛甚柔,可為席,臥之卻寒。肉可作脯,食之已熱。

火鼠

李時珍云:出西域及南海火洲。其山有野火,春夏生,秋冬死。鼠產於中,甚大。其毛及草木之皮,皆可織布,汙則燒之即潔,名火浣布。

鼵鼠(音突)

郭璞云:鳥鼠同穴山,在今隴西首陽縣之西南。其鳥為䳜(音塗),狀如家雀而黃黑色。其鼠為鼵,狀如家鼠而色小黃,尾短。鳥居穴外,鼠居穴內。

蟨鼠(音蹶)

《爾雅》云:西方有比肩獸焉,與邛邛巨虛比,為齧甘草。即有難,邛邛巨虛負而走。其名曰蟨。

李時珍曰:今契丹及交河北境有跳兔。頭、目、毛色皆似兔,而爪足似鼠。前足僅寸許,後足近尺。尾亦長,其端有毛。一跳數尺,止即蹷僕,此即蟨鼠也。土人掘食之。郭璞以邛邛巨虛為獸名,兔前鼠後。張揖注《漢書》云:邛邛青獸,狀如馬。巨虛似騾而小。本草稱巨虛食庵䕡子而仙,則是物之至駿者也。

白話文:

本草綱目記載,俗稱的老鼠,就是常見的居家老鼠。因其尖嘴善於打洞,南陽人稱之為䶆鼠;因其壽命較長,故稱老鼠;因其性情猶豫不決,故稱首鼠;嶺南人食用老鼠卻避諱其名,稱之為家鹿。鼠字的篆文,形象地描繪了其頭、齒、腹、尾的形狀。入藥用的雄鼠,其膽囊死後很快便消失,不易取得。

老鼠形似兔子但較小,呈青黑色,有四顆門齒而無犬齒,長鬚覆蓋眼睛。前爪四趾,後爪五趾。尾巴上有鱗紋,沒有毛髮,長度與身體相等。老鼠五臟俱全,肝臟有七葉,膽囊位於肝臟短葉之間,大小如黃豆,呈正白色,飽滿而不下垂。鼠類懷孕一個月產仔,每胎多則六七隻。惠州的少數民族會捕捉剛出生、閉目無毛的小鼠,用蜂蜜飼養,獻給權貴。將其烹調食用,其叫聲唧唧作響,稱為蜜唧。《淮南子》記載,魚吃了巴豆會死,老鼠吃了巴豆卻會長肥;段成式記載,老鼠吃鹽身體會變輕,吃砒霜則立即死亡。《易經》將艮卦比作老鼠;《春秋運鬥樞》則認為玉衡星散落而成老鼠;《抱朴子》記載老鼠壽命可達三百歲,滿一百歲則毛色變白,善於依附於人占卜吉凶,稱為仲,能預知一年中的吉凶禍福,以及千里之外的事情。

鼠的種類繁多,《爾雅》和《說文解字》記載的種類,後世並未完全知曉;而後世所知的種類,這兩部古籍也並未完全記載,可見自然界的奧妙無窮。

另有其他鼠類的記載,例如:鼨鼠(音終),體型如拳頭般大,花紋像豹子;䶄鼠(音平),又名𪕛鼠(音含),有斑紋;𪖂𪕭(音離艾),是一種小型老鼠,會互相銜接成串移動;鼩鼱(音劬精),形似老鼠但較小,即現在的地鼠;此外,《爾雅》和《說文解字》還記載了鼸、鼶、鼮、鼣、鼭、鼤、䶅、䶈八種老鼠,但都缺乏考證;水鼠,形似老鼠但較小,以菱角、芡實、魚、蝦為食,相傳是小魚小蟹變化而成;冰鼠,生活在北荒積雪冰層之下,皮毛柔軟,可製成褥墊,具有禦寒保暖的功效,肉可製成肉乾食用,可以驅寒;火鼠,產於西域及南海的火洲,生活在野火之中,其毛髮以及草木的樹皮,皆可織成布料,沾染汙垢後,用火燒就能清洗乾淨,稱為火浣布;鼵鼠(音突),與一種叫䳜(音塗)的鳥類同穴而居;蟨鼠(音蹶),一種跳躍能力很強的動物,形似兔子卻又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