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獸部第五十一卷 (30)
獸部第五十一卷 (30)
1. 麝
(《本經》上品)
【釋名】射父(《爾雅》)、香獐。
時珍曰:麝之香氣遠射,故謂之麝。或云麝父之香來射,故名,亦通。其形似獐,故俗呼香獐。《梵書》謂麝香曰莫訶婆伽。
【集解】《別錄》曰:麝生中臺山谷,及益州、雍州山中。春分取香,生者益良。
弘景曰:麝形似獐而小,黑色,常食柏葉,又啖蛇。其香正在陰莖前皮內,別有膜袋裹之。五月得香,往往有蛇皮骨。今人以蛇蛻皮裹香,云彌香,是相使也。麝夏月食蛇、蟲多,至寒則香滿,入春臍內急痛,自以爪剔出,著屎溺中覆之,常在一處不移。曾有遇得乃至一斗五升者,此香絕勝殺取者。
昔人云是精、溺凝作,殊不爾也。今出羌夷者多真好,出隨郡、義陽、晉溪諸蠻中者亞之。出益州者形扁,仍以皮膜裹之,多偽。凡真香一子分作三四子,刮取血膜,雜以余物,裹以四足膝皮而貨之,貨者又復偽之。彼人言但破看一片,毛共在裹中者為勝。今惟得活者看取,必當全真耳。
頌曰:今陝西、益、利、河東諸路山中皆有,而秦州、文州諸蠻中尤多。蘄州、光州或時亦有,其香絕小,一子才若彈丸,往往是真,蓋彼人不甚作偽爾。其香有三等:第一生香,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然極難得,價同明珠。其香聚處,遠近草木不生或焦黃也。今人帶香過園林,則瓜果皆不實,是其驗也。
其次臍香,乃捕得殺取之。其三心結香,乃麝見大獸捕逐,驚畏失心,狂走墜死。人有得之,破心見血流出脾上,作乾血塊者,不堪入藥。又有一種水麝,其香更奇,臍中皆水,瀝一滴於鬥水中,用灑衣物,其香不歇。唐天寶中,虞人曾一獻之,養於囿中,每以針刺其臍,捻以真雄黃,則臍復合,其香倍於肉麝。此說載在《酉陽雜俎》,近不復聞有之,或有之而人不識矣。
慎微曰:楊億《談苑》云:商汝山中多麝,遺糞常在一處不移,人以是獲之。其性絕愛其臍,為人逐急,即投岩,舉爪剔裂其香,就縶而死,猶拱四足保其臍。故李商隱詩云:投岩麝退香。許渾詩云:尋麝採生香。
時珍曰:麝居山,獐居澤,以此為別。麝出西北者香結實;出東南者謂之土麝,亦可用,而力次之。南中靈貓囊,其氣如麝,人以雜之。見本條。
麝臍香
【修治】斅曰:凡使麝香,用當門子尤妙。以子日開之,微研用,不必苦細也。
【氣味】辛,溫,無毒。甄權曰:苦、辛。忌大蒜。
李鵬飛曰:麝香不可近鼻,有白蟲入腦,患癩。久帶其香透關,令人成異疾。
【主治】辟惡氣,殺鬼精物,去三蟲蠱毒,溫瘧癇痓。久服,除邪,不夢寤魘寐(《本經》)。療諸凶邪鬼氣,中惡,心腹暴痛,脹急痞滿,風毒,去面䵴、目中膚翳,婦人產難墮胎。通神仙(《別錄》)。佩服及置枕間,辟惡夢,及屍疰鬼氣。又療蛇毒(弘景。《抱朴子》云:入山闢蛇,以麝香丸著足爪中有效。
白話文:
麝
麝的香氣能遠遠地散播開來,因此稱為麝。也有人說,麝的香氣能射向遠方,所以這樣命名,兩種說法都可以。麝的形狀像獐,所以俗稱香獐。《梵書》稱麝香為莫訶婆伽。
麝產於中臺山谷,以及益州、雍州的山中。春分時節採集麝香,新鮮的更好。
麝的形狀像獐但較小,毛色黑色,經常吃柏樹葉,也吃蛇。麝香位於陰莖前方皮膚內,包在一個特殊的膜囊裡。五月採集的麝香,常常伴有蛇皮和骨頭。現在有些人用蛇蛻皮包裹麝香,說這樣能使香味更濃郁,這是互相利用的結果。麝在夏季吃蛇蟲較多,到冬天麝香就充滿了,春天時臍部會劇烈疼痛,麝會用爪子將麝香剔出來,放在糞便和尿液中覆蓋起來,經常在同一個地方不移動。曾經有人一次就得到一斗五升的麝香,這種麝香比殺死麝取出的麝香品質要好得多。
以前有人說麝香是麝的精液和尿液凝結而成的,這是錯誤的。現在羌夷地區產的麝香品質最好,隨郡、義陽、晉溪等地產的次之。益州產的麝香形狀扁平,用皮膜包裹著,多為偽造品。真正的麝香一個香囊會分成三四個小塊,刮去血膜,混雜一些其他東西,用麝的四肢膝蓋的皮包裹起來銷售,銷售者還會再次造假。當地人說,只要打開看一看,毛髮都包裹在裡面就比較好。現在只有取得活麝的麝香才能保證是真品。
陝西、益州、利州、河東等地山區都有麝,秦州、文州等地尤其多。蘄州、光州有時也會有,但麝香很小,一個香囊只有彈丸大小,往往是真品,因為當地人不太造假。麝香有三等:第一等是生香,又稱遺香,是麝自己剔出來的,非常難得,價格與明珠相當。麝香聚集的地方,附近的草木都不生長或焦黃。現在有人身上帶著麝香經過園林,瓜果就會不結果,這就是證明。
其次是臍香,是捕捉後殺死麝取出的。第三種是心結香,是麝遇到大型猛獸追捕,驚恐害怕而心力交瘁,狂奔而死。有人得到這種麝香,剖開心臟,看見血液流到脾臟上,形成乾燥的血塊,這種麝香不能入藥。還有一種水麝,香味更奇特,臍中全是水,滴一滴到一斗水中,用來噴灑衣物,香味持久不散。唐朝天寶年間,虞人曾經進貢一隻水麝,養在苑囿中,每次用針刺它的臍部,再用真雄黃捻一下,臍部就會癒合,香味比一般的麝香更濃郁。這個記載見於《酉陽雜俎》,近來已很少聽說了,或許有,但人們不認識了。
楊億的《談苑》記載:商汝山區有很多麝,它們排出的糞便經常在同一個地方,人們據此來捕捉它們。麝非常珍惜自己的臍部,如果被人追趕得很緊,就會跳到岩石上,用爪子劃破自己的香囊,然後就死了,仍然拱著四肢保護著自己的臍部。所以李商隱的詩寫道:「投岩麝退香。」許渾的詩寫道:「尋麝採生香。」
麝住在山上,獐住在澤地,以此區分。西北產的麝香結實;東南產的稱為土麝,也能用,但效力差些。南方靈貓的香囊,氣味像麝香,人們常用它摻雜在麝香裡。(詳見本條)
麝臍香的修治方法:使用麝香時,用當門子(指麝香結塊中最好的部分)最好。每天打開一點,稍微研磨使用,不必研磨得很細。
麝香的氣味辛辣,性溫,無毒。甄權說:味苦辛。忌諱與大蒜同用。
麝香不能靠近鼻子,否則會有白色蟲子進入腦部,導致患癩病。長期佩戴麝香,香味透入關竅,會使人患上其他的疾病。
麝香可以去除惡氣,殺死鬼怪精物,去除三蟲蠱毒,治療溫瘧、癇病、癎病。長期服用,可以去除邪氣,避免做噩夢(《本經》)。可以治療各種凶邪鬼氣、中惡、心腹劇烈疼痛、脹滿痞塞、風毒,去除面部腫脹、眼中膚翳,治療婦女難產、胎兒墮落。可以使人成仙(《別錄》)。佩戴或放在枕頭下,可以辟除惡夢及屍疰鬼氣。還可以治療蛇毒(陶弘景。《抱朴子》說:進山避蛇,把麝香丸子放在腳趾甲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