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獸部第五十一卷 (24)
獸部第五十一卷 (24)
1. 鹿
【附方】新一。
面上皯皰:鹿脂塗之,日再。(《聖惠方》)
髓(煉淨入藥)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丈夫女子傷中絕脈,筋急痛,咳逆,以酒和,服之良(《別錄》)。同蜜煮服,壯陽道,令有子。同地黃汁煎膏服,填骨髓,壯筋骨,治嘔吐(《日華》)。補陰強陽,生精益髓,潤燥澤肌(時珍)。
【發明】頌曰:髓可作酒,唐方多有其法。
時珍曰:鹿髓,近方稀用者。《刪繁方》治肺虛毛悴,酥髓湯用之。《御藥院方》滋補藥,用其脊髓和酒熬膏丸藥,甚為有理。白飛霞《醫通》云:取鹿腦及諸骨髓煉成膏,每一兩,加煉蜜二兩煉勻,瓷器密收,用和滋補丸藥劑甚妙。凡腰痛屬腎虛寒者,以和古方摩腰膏,薑汁化一粒擦腎俞,則暖氣透入丹田如火,大補元陽。此法甚佳,人鮮知之。
【附方】新一。
鹿髓煎:治肺痿咳嗽,傷中脈絕。用鹿髓、生地黃汁各七合,酥、蜜各一兩,杏仁、桃仁各三兩(去皮炒,酒一升,同搗取汁),先煎杏仁、桃仁、地黃汁減半,入三味煎如稀餳。每含一匙,徐徐嚥下,日三。(《聖濟》)
腦,
【主治】入面脂,令人悅澤(蘇頌)。刺入肉內不出,以腦厚敷之,燥即易,半日當出(《深師》)。
精,
【主治】補虛羸勞損(時珍)。
【發明】韓懋曰:王師授予鹿䘒丸方云:鹿稟純陽,而䘒者,天地初分之氣,牝牡相感之精也。醫書稱鹿茸、角、血、髓大有補益,而此䘒則入神矣。其法:用初生牡鹿三五隻,苑囿馴養。每日以人參煎湯,同一切草藥,任其飲食。久之,以硫黃細末和入,從少至多,燥則漸減,周而復始。
大約三年之內,一旦毛脫筋露,氣盛陽極。卻以牝鹿隔苑誘之,欲交不得,則精泄於外;或令其一交,即設法取其精,瓦器收之,香黏如餳,是為䘒也。用和鹿角霜一味為丸,空心鹽酒下,大起胎羸、虛瘵危疾。凡服滋補丸藥,用此入煉蜜和劑絕妙。
時珍曰:按《老子》云: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䘒作者,精之至也。䘒音子催切,赤子陰也。今作鹿精之名,亦未為穩。
血,
【主治】陰痿,補虛,止腰痛、鼻衄,折傷,狂犬傷(蘇恭)。和酒服,治肺痿吐血,及崩中帶下(《日華》)。諸氣痛欲危者,飲之立愈(汪穎)。大補虛損,益精血,解痘毒、藥毒(時珍)。
【發明】頌曰:近世有服鹿血酒者。云得於射生者,因採捕入山失道,數日飢渴將委頓。惟獲一生鹿,刺血數升飲之,飢渴頓除。及歸,遂覺血氣充盛異人。有效而服之者,刺鹿頭角間血,酒和飲之更佳。
時珍曰:近世韓飛霞補益方有斑龍宴法,孫氏解痘毒有陰陽二血丸,皆古所未知者。而沈存中又以刺血代茸為非,亦一說也。
白話文:
鹿
【附方】新一。
-
面部黑斑或青春痘: 用鹿的脂肪塗抹,一天兩次。(出自《聖惠方》)
-
鹿髓(煉製乾淨後入藥)
-
氣味: 味甘,性溫,無毒。
-
主治: 用於治療男子女子因傷導致氣血虛弱、脈搏衰竭,以及筋脈拘急疼痛、咳嗽氣逆等症狀。將鹿髓與酒調和服用效果良好(出自《別錄》)。與蜂蜜一同熬煮服用,可以增強性功能,幫助生育。與地黃汁一起熬製成膏狀服用,可以補充骨髓、強壯筋骨、治療嘔吐(出自《日華》)。具有補陰壯陽、產生精液、增益骨髓、潤澤乾燥肌膚的功效(李時珍所述)。
-
闡述: 蘇頌說:鹿髓可以像釀酒一樣使用,唐代的醫方中有很多相關方法。李時珍說:鹿髓,現在的醫方中很少使用了。《刪繁方》中治療肺虛導致毛髮枯槁的酥髓湯會用到它。《御藥院方》中,滋補藥會用它的脊髓和酒熬製成膏或製成藥丸,非常合理。白飛霞在《醫通》中說:取鹿腦和各種骨髓煉製成膏,每一兩加煉製過的蜂蜜二兩,攪拌均勻,用瓷器密封保存,用來調和滋補藥丸效果極佳。凡是腰痛屬於腎虛寒的患者,可以用它調和古方摩腰膏,用薑汁化開一粒塗抹在腎俞穴,會感覺熱氣滲入丹田,如同火熱一般,可以大補元陽。這個方法非常好,但是很少人知道。
-
【附方】新一。
-
鹿髓煎: 治療肺部虛弱導致的咳嗽,以及因傷導致氣血衰竭的病症。用鹿髓、生地黃汁各七合,酥、蜂蜜各一兩,杏仁、桃仁各三兩(去除外皮炒過,用酒一升一同搗爛取汁),先煎杏仁、桃仁、地黃汁到一半,加入其他三味藥材,煎煮成稀薄的麥芽糖漿狀。每次含服一匙,慢慢吞下,每天三次。(出自《聖濟》)
-
鹿腦
-
主治: 加入面脂,可以使皮膚光滑潤澤(蘇頌所述)。如果刺入肉中的異物無法取出,將鹿腦厚厚地敷在傷口處,等到乾燥後即可取出,大約半天就能取出異物(出自《深師》)。
-
鹿精
-
主治: 補益身體虛弱、過度勞累導致的損耗(李時珍所述)。
-
闡述: 韓懋說:王師傳授的鹿䘒丸方說:鹿稟賦純陽之氣,而䘒是天地初始分化的氣,是雌雄相互感應的精華。醫書稱鹿茸、鹿角、鹿血、鹿髓都具有很大的補益作用,而鹿精則更為神奇。它的製作方法是:用剛出生的雄鹿三五隻,在圈養地馴養。每天用人參煎湯,和各種草藥一起,讓它們隨意進食。長時間餵養後,將硫磺細末混入飼料中,從少量到多量,如果出現乾燥的情況就逐漸減少,如此反覆。大約在三年之內,一旦出現毛髮脫落,筋脈暴露,氣血旺盛達到陽氣的頂點時,就用雌鹿在圍欄外引誘雄鹿,讓它想交配卻無法交配,這樣雄鹿的精液就會洩出。或者讓它交配一次,立即設法取其精液,用瓦器收集,精液濃稠像麥芽糖漿一樣,這就是䘒。用它和鹿角霜一起製成藥丸,空腹時用鹽酒送服,對治療胎兒虛弱、虛勞癆病等危重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凡是服用滋補藥丸,用它調和蜂蜜製成藥劑,效果絕佳。李時珍說:按照《老子》所說:筋骨柔弱卻能緊握,不知道男女交合卻有精液產生,這是精氣達到極致的表現。䘒的發音是子催切,是指嬰兒的陰部。現在用鹿精這個名稱,也並不恰當。
-
鹿血
-
主治: 治療陽痿,補虛,止腰痛、流鼻血,治療跌打損傷,狂犬病咬傷(蘇恭所述)。用酒調和服用,可以治療肺虛導致的吐血,以及婦女崩漏、帶下等疾病(出自《日華》)。各種氣痛危急的狀況,飲用後立即見效(汪穎所述)。可以大補身體虛弱的損耗,增益精血,解除痘毒、藥毒(李時珍所述)。
-
闡述: 蘇頌說:近代有人服用鹿血酒,據說是從獵戶那裡獲得的,因為進山採捕時迷路,數日飢渴將要虛脫。只獲得一隻活鹿,刺血幾升飲下,飢渴頓時解除。等到回家時,感覺血氣充盛,與常人不同。效果很好,所以有人會服用。刺取鹿頭角之間的血液,與酒調和飲用效果更佳。李時珍說:近代韓飛霞的補益方中有斑龍宴法,孫氏治療痘毒有陰陽二血丸,都是古代所沒有的。而沈存中認為用刺血代替鹿茸是不對的,這也是一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