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獸部第五十卷 (47)

回本書目錄

獸部第五十卷 (47)

1.

牙齒(以下並用白馬者良)

【氣味】甘,平,有小毒。

【主治】小兒馬癇。水磨服(《別錄》)。燒灰唾和,塗癰疽疔腫,出根效(藏器)。

【附方】舊一,新三。

腸癰未成:馬牙燒灰,雞子白和,塗之。(《千金方》)

疔腫未破:白馬齒燒灰,先以針刺破乃封之,用濕面圍腫處,醋洗去之,根出大驗。(《肘後》)

赤根疔瘡:馬牙齒搗末,臘豬脂和敷,根即出也。燒灰亦可。(《千金方》)

蟲牙作痛:馬牙一枚,煅熱投醋中,七次,待冷含之,即止。(唐瑤《經驗方》)

骨,

【氣味】有毒。

【主治】燒灰和醋,敷小兒頭瘡及身上瘡(孟詵)。止邪瘧。燒灰和油,敷小兒耳瘡、頭瘡、陰瘡、瘭疽有漿如火灼。敷乳頭飲兒,止夜啼(時珍。出《小品》、《外臺》諸方)。

頭骨,

【氣味】甘,微寒,有小毒。

藏器曰:頭骨埋於午地,宜蠶;浸於上流,絕水蜞蟲。

【主治】喜眠,令人不睡。燒灰,水服方寸匕,日三夜一。作枕亦良(《別錄》)。治齒痛。燒灰,敷頭、耳瘡(《日華》)。療馬汗氣入瘡痛腫,燒灰敷之,白汁出,良(時珍)。

【附方】新三。

膽虛不眠:用馬頭骨灰、乳香各一兩,酸棗仁(炒)二兩,為末。每服二錢,溫酒服。(《聖濟》)膽熱多眠:馬頭骨灰、鐵粉各一兩,硃砂半兩,龍腦半分,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竹葉湯下。(《聖惠方》)臁瘡潰爛三、四年:馬牙匡骨燒研,先以土窖過,小便洗數次,搽之。

脛骨,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煅存性,降陰火,中氣不足者用之,可代黃芩、黃連(朱震亨)。

懸蹄(赤、白馬俱入用)

【氣味】甘,平,無毒。

甄權曰:熱。

【主治】驚邪瘛瘲乳難,辟惡氣鬼毒,蠱疰不祥(《本經》)。止衄血內漏,齲齒。赤馬者治婦人赤崩,白馬者治漏下白崩(《別錄》)。主癲癇、齒痛(《蜀本》)。療腸癰,下瘀血,帶下,殺蟲。又燒灰入鹽少許,摻走馬疳蝕,甚良(時珍。出《鉤玄》諸方)。赤馬者闢溫瘧(孟詵)。

【附方】舊四,新四。損傷瘀血在腹:用白馬蹄燒煙盡,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血化為水也。(《劉涓子鬼遺方》)

婦人血病:方同上。五色帶下,白馬左蹄燒灰。酒服方寸匕,日三。(《外臺》)腸癰腹痛:其狀兩耳輪甲錯,腹痛,或繞臍有瘡如粟,皮熱下膿血。用馬蹄灰和雞子白塗,即拔毒氣出。(《千金》)

蟲蝕肛爛見五臟則死:以豬脂和馬蹄灰,綿裹導入下部,日數度瘥。(《肘後方》)

齲齒疼痛:削白馬蹄塞之,不過三度。(《千金方》)

小兒頭瘡出膿,晝開夜合:馬蹄燒灰,生油調塗。(《聖惠方》)

白話文:

[馬]

牙齒(以下使用白馬的牙齒效果更好)

  •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略帶毒性。

  • **主要功效:**治療小兒癲癇。磨成粉用水吞服(出自《別錄》)。燒成灰,用唾液調和塗抹,治療癰瘡、疔瘡等腫毒,可以讓病根拔出(出自藏器)。

  • **附加藥方:**舊方一個,新方三個。

  • 腸癰尚未形成:將馬牙燒成灰,用雞蛋清調和塗抹。(出自《千金方》)

  • 疔瘡未破:將白馬牙齒燒成灰,先用針刺破,然後敷上藥粉,用濕麵團圍住腫痛處,用醋清洗去除,可以讓病根拔出,效果顯著。(出自《肘後方》)

  • 紅色疔瘡:將馬牙齒搗成末,用豬油調和敷上,病根就會出來。燒成灰也可以使用。(出自《千金方》)

  • 蟲牙疼痛:取一枚馬牙,燒熱後放入醋中,重複七次,待冷後含在口中,疼痛即可停止。(出自唐瑤《經驗方》)

骨頭

  • **味道:**有毒。
  • **主要功效:**燒成灰用醋調和,敷在兒童頭瘡和身體上的瘡(出自孟詵)。能止住邪瘧。燒成灰用油調和,敷在兒童的耳朵瘡、頭瘡、陰瘡、瘭疽等有膿液像火燒灼一樣的病症。敷在乳頭上讓嬰兒吸吮,可以止住夜啼(出自時珍,《小品》、《外臺》等方)。

頭骨

  • **味道:**甘甜,性質微寒,略帶毒性。
  • 藏器說:將頭骨埋在午時的土地裡,適合養蠶;浸泡在河流上游,可以消除水蛭蟲。
  • **主要功效:**治療嗜睡,可以讓人不睡覺。將頭骨燒成灰,用水服用一勺,每天三次,晚上一次。用頭骨做枕頭也很好(出自《別錄》)。治療牙痛。燒成灰,敷在頭部和耳朵上的瘡(出自《日華》)。治療馬汗氣侵入傷口引起的疼痛腫脹,燒成灰敷上,會流出白色液體,效果很好(出自時珍)。
  • **附加藥方:**新方三個。
  • 膽虛失眠:用馬頭骨灰、乳香各一兩,酸棗仁(炒過)二兩,研成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送服。(出自《聖濟》)
  • 膽熱多睡:馬頭骨灰、鐵粉各一兩,硃砂半兩,龍腦半分,研成末。用煉過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竹葉湯送服。(出自《聖惠方》)
  • 小腿潰爛三四年:將馬牙匡骨燒成灰研磨,先用土窯燒過,用小便清洗數次後塗抹。

脛骨

  • **味道:**甘甜,性質寒涼,沒有毒性。
  • **主要功效:**煅燒保留藥性,可以降陰火,中氣不足的人可以使用,可以替代黃芩、黃連(出自朱震亨)。

懸蹄(赤色和白色馬的蹄子都可以使用)

  •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沒有毒性。
  • 甄權說:性質熱。
  • **主要功效:**治療驚嚇、癲癇、難產,辟除惡氣、鬼毒、蠱毒等不祥之物(出自《本經》)。止住流鼻血、內出血、蛀牙。赤馬的蹄子治療婦女赤崩,白馬的蹄子治療白帶(出自《別錄》)。主治癲癇、牙痛(出自《蜀本》)。治療腸癰,排除瘀血,治療帶下,殺蟲。將蹄子燒成灰,加入少量鹽,塗抹在走馬疳(一種牙齦疾病)上,效果很好(出自時珍,《鉤玄》等方)。赤馬的蹄子可以治療溫瘧(出自孟詵)。
  • **附加藥方:**舊方四個,新方四個。
  • 腹部有損傷瘀血:將白馬蹄燒成灰,研成末。用酒送服一勺,每天三次,晚上一次,瘀血就會化為水。(出自《劉涓子鬼遺方》)
  • 婦女血病:藥方同上。五色帶下,用白馬左蹄燒成灰,用酒送服一勺,每天三次。(出自《外臺》)
  • 腸癰腹痛:症狀是兩耳輪出現甲錯,腹痛,或繞著肚臍有像粟米一樣的瘡,皮膚發熱,流膿血。用馬蹄灰和雞蛋清調和塗抹,可以拔出毒氣。(出自《千金》)
  • 蟲蝕肛門潰爛,如果看到五臟就沒救了:用豬油和馬蹄灰混合,用棉花包裹後塞入下部,每天數次,病就好了。(出自《肘後方》)
  • 蛀牙疼痛:削下白馬蹄塞在牙洞裡,不超過三次就可治好。(出自《千金方》)
  • 小兒頭瘡流膿,白天開裂晚上閉合:將馬蹄燒成灰,用生油調和塗抹。(出自《聖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