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獸部第五十卷 (44)

回本書目錄

獸部第五十卷 (44)

1.

蜣螂瘻疾:熱牛屎封之,日數易,當有蜣螂出。(《千金》)

乳癰初起:牛屎和酒敷之,即消。(姚僧坦方)

燥瘑瘡癢:熱牛屎塗之。(《千金》)

瘡傷風水痛劇欲死者:牛屎燒灰,熏令汗出即愈。(《外臺秘要》)

跌磕傷損:黃牛屎炒熱封之,裹定即效。(《簡便》)

湯火燒灼:濕牛屎搗塗之。(姚和眾)

惡犬咬傷:洗淨毒,以熱牛屎封之,即時痛止。(《千金》)

蜂蠆螫痛:牛屎燒灰,苦酒和敷。(《千金方》)

背瘡潰爛:黃黑牛糞多年者,曬乾為末,入百草霜勻細,糝之。(談野翁方)

黃犢子臍屎(新生未食草者,收干之)

【主治】九竅四肢指歧間血出,乃暴怒所為。燒此末,水服方寸匕,日四五服,良(藏器。出姚僧坦方)。主中惡霍亂,及鬼擊吐血。以一升,和酒三升,煮汁服(時珍。出《肘後》)。

屎中大豆(洗曬收用)

【主治】小兒驚癇,婦人難產(蘇恭)。

【附方】舊一,新二。

小兒牛癇:白牛屎中豆,日日服之,良。(《總微論》)

婦人難產:牛屎中大豆一枚,擘作兩片:一書父,一書子。仍合住,水吞之,立產。(《產書》)

齒落不生:牛屎中大豆十四枚,小開豆頭,以注齒根,數度即生。(《千金方》)

聖齏,時珍曰:按劉恂《嶺表錄異》云:廣之容南好食水牛肉,或炮或炙,食訖即啜聖齏消之,調以薑、桂、鹽、醋,腹遂不脹。聖齏如青苔狀,乃牛腸胃中未化草也。

【主治】食牛肉作脹,解牛肉毒(時珍)。

齝草(音癡。一名牛轉草,即牛食而復出者,俗曰回噍)

【主治】絞汁服,止噦(藏器)。療反胃霍亂,小兒口噤風(時珍)。

【發明】時珍曰:牛齝治反胃噎膈,雖取象回噍之義,而沾濡口涎為多,故主療與涎之功同。

【附方】新四。反胃噎膈:大力奪命丸:牛轉草、杵頭糠各半斤,糯米一升,為末,取黃母牛涎和,丸龍眼大,煮熟食之。入砂糖二兩,尤妙。(《醫學正傳》)

霍亂吐利不止:用烏牛齝草一團,人參、生薑各三兩,甜漿水一升半,煮汁五合服。(《劉涓子鬼遺方》)

小兒流涎:用牛噍草絞汁,少少與服。(《普濟方》)

初生口噤十日內者:用牛口齝草絞汁灌之。(《聖惠》)

鼻桊(音卷。穿鼻繩木也)

【主治】木桊:主小兒癇(《別錄》)。治消渴,煎汁服;或燒灰,酒服(時珍)。草桊:燒研,敷小兒鼻下瘡(《別錄》)。燒灰,吹纏喉風,甚效(時珍)。

【附方】新一。

消渴,牛鼻木二個(洗銼,男用牝牛,女用牡牛),人參、甘草各半兩,大白梅十個。水四碗,煎三碗,熱服甚妙。(《普濟方》)

白話文:

牛糞的應用:

  • 瘻管(皮膚潰爛形成管道): 用熱牛糞敷在患處,每天更換,等到有蜣螂爬出來就好了。
  • 乳房剛開始紅腫疼痛: 將牛糞和酒混合敷在患處,腫痛就會消退。
  • 皮膚乾燥結痂、發癢: 將熱牛糞塗在患處。
  • 傷口受風引起劇烈疼痛: 將牛糞燒成灰,用煙熏患處,讓身體發汗就會痊癒。
  • 跌打損傷: 將黃牛糞炒熱敷在患處,用布包紮固定即可見效。
  • 燙傷、燒傷: 將濕牛糞搗爛塗在患處。
  • 被惡犬咬傷: 將傷口清洗乾淨,用熱牛糞敷在患處,疼痛會立刻停止。
  • 被蜂或蠍子螫傷: 將牛糞燒成灰,用苦酒調和敷在患處。
  • 背部瘡瘍潰爛: 將多年乾燥的黃牛或黑牛糞磨成粉,加入百草霜混合均勻,撒在患處。

未食草的黃牛幼崽的臍屎(胎糞):

  • 主治: 因為過度憤怒導致七竅(眼、耳、鼻、口)和四肢指間出血。將臍屎燒成粉末,用水送服一小匙,每天服用四到五次。也可用於治療中邪引起的霍亂和嘔吐,或是被鬼怪打到吐血,用一升臍屎和三升酒一起煮,服用汁液。

牛糞中的豆子:(洗淨曬乾後使用)

  • 主治: 治療小兒驚癇(抽搐)和婦女難產。
  • 小兒牛癇: 每天服用白牛糞中的豆子,效果很好。
  • 婦女難產: 將牛糞中的豆子掰成兩半,一半寫上父親的名字,一半寫上孩子的名字,然後合在一起,用水吞服,可以幫助生產順利。
  • 牙齒脫落不長: 將十四顆牛糞中的豆子稍微剝開頭部,敷在牙根處,多敷幾次,牙齒就會長出來。

聖齏:(牛胃中未消化的草)

  • 說明: 古代廣州一帶的人喜歡吃水牛肉,吃完後會喝一種叫「聖齏」的食物幫助消化,這種「聖齏」像青苔一樣,是牛胃裡沒消化的草,用薑、桂、鹽、醋調味,可以消除腹脹。
  • 主治: 吃牛肉導致腹脹,可以解牛肉的毒。

反芻草:(牛吃下後又吐出來重新咀嚼的草)

  • 主治: 將反芻草絞汁服用,可以止住打嗝。也可以治療反胃嘔吐、霍亂和小兒口噤風(破傷風)。
  • 說明: 用牛的反芻草治療反胃、食道阻塞,是因為它含有牛的口水,所以和治療流口水的藥效類似。
  • 反胃、食道阻塞: 將反芻草、杵頭糠各半斤,糯米一升磨成粉,用黃母牛的口水混合做成丸子,煮熟後食用。加入二兩砂糖效果更好。
  • 霍亂吐瀉不止: 用一團烏牛的反芻草,加入人參、生薑各三兩,甜漿水一升半一起煮,服用五合。
  • 小兒流口水: 用牛的反芻草絞汁,少量給小孩服用。
  • 新生兒口噤(破傷風): 用牛的反芻草絞汁灌服。

牛鼻桊(穿牛鼻子的繩木):

  • 說明: 木製的鼻桊可以治療小兒癲癇,煎煮汁液服用或燒成灰用酒送服,可以治療消渴(糖尿病)。草製的鼻桊燒成灰,塗在小兒鼻子下的瘡上,也可以治療纏喉風(喉嚨腫痛)。
  • 消渴: 將兩個牛鼻子木(男用母牛,女用公牛)洗淨後切碎,加入人參、甘草各半兩,大白梅十個,用水四碗煎成三碗,趁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