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獸部第五十卷 (14)

回本書目錄

獸部第五十卷 (14)

1.

【氣味】甘,平。

【主治】小兒驚癇,五月五日取,燒灰服(《別錄》)。又治蛇咬(《日華》)。中牛肉毒者,燒灰水服一錢。又治痘瘡倒陷(時珍)。

【主治】中馬肝、漏脯、果、菜諸毒,燒灰,水服方寸匕,日三服。頰骨:燒灰,治痘陷;煎汁服,解丹藥毒(時珍)。

【附方】新三。

三消渴疾:豬脊湯:用豬脊骨一尺二寸,大棗四十九枚,新蓮肉四十九粒,炙甘草二兩,西木香一錢半,水五碗,同煎取汁一碗,渴則飲之。(《三因方》)

浸淫諸瘡:豬牙車骨(年久者)椎破,燒令脂出,乘熱塗之。(《普濟方》)

下痢紅白:臘豬骨燒存性,研末,溫酒調服三錢。

豚卵

【釋名】豚顛(《本經》)、豬石子。

《別錄》曰:陰乾藏之,勿令敗。

頌曰:豚卵,當是豬子也。

時珍曰:豚卵,即牡豬外腎也。牡豬小者多犗去卵,故曰豚卵,《濟生方》謂之豬石子者是也。《三因》治消渴方中有石子薺苨湯,治產後蓐勞有石子湯,並用豬腎為石子,誤矣。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驚癇癲疾,鬼疰蠱毒,除寒熱,賁豚五癃,邪氣攣縮(《本經》)。除陰莖中痛(孫思邈)。治陰陽易病,少腹急痛,用熱酒吞二枚,即瘥(時珍。又《古今錄驗》治五癇,莨菪子散中用之)。

【附方】新一。

驚癇中風,壯熱掣瘲,吐舌出沫:用豚卵一雙(細切),當歸二分,以醇酒三升,煮一升,分服。(《普濟》)

母豬乳

時珍曰:取法:須馴豬,待兒飲乳時提後腳,急以手捋而承之。非此法不得也。

【氣味】甘、咸,寒,無毒。

【主治】小兒驚癇,及鬼毒去來,寒熱五癃,綿蘸吮之(蘇恭)。小兒天吊,大人豬、雞癇病(《日華》)。

【發明】時珍曰:小兒體屬純陽,其驚癇亦生於風熱。豬乳氣寒,以寒治熱,謂之正治。故錢乙云:初生小兒至滿月,以豬乳頻滴之,最佳。張煥云:小兒初生無乳,以豬乳代之,出月可免驚癇痘疹之患。楊士瀛云:小兒口噤不開,豬乳飲之甚良。月內胎驚,同硃砂、牛乳少許,抹口中甚妙。此法諸家方書未知用,予傳之。東宮吳觀察子病此,用之有效。

【附方】舊一。

斷酒:白豬乳一升飲之。(《千金》)

(以下並用母豬者。)

【氣味】甘、咸,小寒,無毒。

【主治】煮汁服,下乳汁,解百藥毒,洗傷撻諸敗瘡(《別錄》)。滑肌膚,去寒熱(蘇頌)。煮羹,通乳脈,托癰疽,壓丹石。煮清汁,洗癰疽,漬熱毒,消毒氣,去惡肉,有效(時珍。《外科精要》洗癰疽有豬蹄湯數方,用豬蹄煮汁去油,煎眾藥蘸洗也)。

【附方】舊五,新二。

婦人無乳:《外臺》:用母豬蹄一具,水二斗,煮五六升,飲之。或加通草六分。《廣濟》:用母豬蹄四枚,水二斗,煮一斗,去蹄入土瓜根、通草、漏蘆各三兩,再煮六升,去滓,納蔥、豉作粥或羹食之。或身體微熱,有少汗出佳。未通再作。

白話文:

[豕(豬)]

【味道】甘甜,性平。

【主要治療】小兒驚風抽搐,在五月五日取豬肉,燒成灰服用(出自《別錄》)。也可以治療蛇咬傷(出自《日華子本草》)。中了牛肉毒的人,將豬肉燒成灰,用水調服一錢。還能治療痘瘡倒陷(出自李時珍)。

【主要治療】中了馬肝、腐爛的肉、水果、蔬菜等毒,將豬骨燒成灰,用水調服一勺,每天三次。臉頰骨:燒成灰,治療痘瘡凹陷;煎汁服用,可以解丹藥的毒(出自李時珍)。

【附加藥方】新增三則。

治療消渴症:豬脊湯:用豬脊骨一尺二寸,紅棗四十九枚,新鮮蓮子肉四十九粒,炙甘草二兩,西木香一錢半,加水五碗,一起煎煮取汁一碗,感到口渴就喝。(出自《三因方》)

治療浸淫等瘡:將陳年的豬牙車骨(腮骨)敲碎,燒到出油,趁熱塗抹。(出自《普濟方》)

治療紅白痢疾:將臘豬骨燒到保留藥性,研磨成粉末,用溫酒調服三錢。

豬睪丸

【別名】豬顛(出自《本經》)、豬石子。

《別錄》記載:陰乾後收藏,不要使其腐敗。

蘇頌說:豬睪丸,應該是豬的幼崽。

李時珍說:豬睪丸,就是雄豬的外腎。雄豬小的多會被閹割去睪丸,所以叫豬睪丸,《濟生方》稱其為豬石子就是這個意思。《三因方》中治療消渴的藥方中有石子薺苨湯,治療產後虛勞的藥方中有石子湯,用的都是豬腎當做石子,這是錯誤的。

【味道】甘甜,性溫,無毒。

【主要治療】驚風癲癇,鬼邪病,蠱毒,消除寒熱,下腹部脹痛,邪氣導致的筋脈攣縮(出自《本經》)。還可以消除陰莖疼痛(出自孫思邈)。治療陰陽易病,少腹急痛,用熱酒吞服兩個,立即痊癒(出自李時珍。又《古今錄驗》治療五種癲癇,莨菪子散中用它)。

【附加藥方】新增一則。

治療驚風中風,高熱抽搐,吐舌頭流口水:用豬睪丸一對(切碎),當歸二分,用醇酒三升,煮成一升,分次服用。(出自《普濟方》)

母豬乳

李時珍說:取奶的方法:要挑選溫順的母豬,等小豬喝奶時,提起母豬的後腿,快速用手擠出乳汁接住。不用這個方法就無法取到。

【味道】甘甜、味鹹,性寒,無毒。

【主要治療】小兒驚風抽搐,以及鬼邪引起的來回發熱,寒熱五癃,用棉花蘸取母豬乳汁吮吸(出自蘇恭)。還可以治療小兒驚風,大人豬、雞等癲癇病(出自《日華子本草》)。

【藥理說明】李時珍說:小兒體質屬於純陽,他們的驚風抽搐也是由風熱引起的。豬乳性寒,用寒性藥物治療熱性疾病,這是正確的治療方法。所以錢乙說:初生嬰兒到滿月,用豬乳頻繁滴入,效果最好。張煥說:嬰兒剛出生沒有乳汁,用豬乳代替,出了滿月可以避免驚風痘疹等疾病。楊士瀛說:嬰兒口不能張開,飲用豬乳很好。月內出現胎驚,可以與少量朱砂、牛奶混合,塗在口中效果很好。這種方法很多醫書都沒有記載,我把它傳授給大家。東宮吳觀察的兒子得了這個病,用這個方法很有效。

【附加藥方】舊有一則。

戒酒:飲用一升白豬乳。(出自《千金方》)

(以下都是用母豬的蹄。)

【味道】甘甜、味鹹,性微寒,無毒。

【主要治療】煮汁服用,可以下奶,解各種藥物毒素,清洗跌打損傷等潰爛的瘡(出自《別錄》)。可以使皮膚光滑,去除寒熱(出自蘇頌)。煮湯,可以通暢乳脈,托住癰疽,壓制丹石。煮清汁,清洗癰疽,浸泡熱毒,消除毒氣,去除腐肉,效果很好(出自李時珍。《外科精要》中有數個豬蹄湯治療癰疽的方子,用豬蹄煮汁去油,煎煮其他藥物後蘸洗)。

【附加藥方】舊有五則,新增兩則。

婦女無乳:《外臺》:用母豬蹄一隻,加水兩斗,煮成五六升,飲用。或者加入通草六分。《廣濟》:用母豬蹄四隻,加水兩斗,煮成一斗,去除豬蹄,加入土瓜根、通草、漏蘆各三兩,再煮成六升,去渣,加入蔥、豆豉做成粥或羹食用。或者身體稍微發熱,有少量出汗最好。沒有效果就再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