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禽部第四十八卷 (3)
禽部第四十八卷 (3)
1. 伏翼
治疳有效(宗奭)。治目盲障翳,明目除瘧(時珍)。
【發明】時珍曰:夜明砂及蝙蝠,皆厥陰肝經血分藥也,能活血消積。故所治目翳盲障,瘧鬾疳驚,淋帶,瘰癧癰腫,皆厥陰之病也。按:《類說》云:定海徐道亨患赤眼,食蟹遂成內障。五年忽夢一僧,以藥水洗之,令服羊肝丸。求其方。僧曰:用洗淨夜明砂、當歸、蟬蛻、木賊(去節)各一兩,為末。
黑羊肝四兩,水煮爛和,丸梧桐子大。食後熟水下五十丸。如法服之,遂復明也。
【附方】舊一,新十三。
內外障翳:夜明砂末,化入豬肝內,煮食飲汁,效。(《直指方》)
青盲不見:夜明砂(糯米炒黃)一兩,柏葉(微炙)一兩。為末,牛膽汁和,丸梧桐子大。每夜臥時,竹葉湯下二十丸;至五更,米飲下二十丸,瘥乃止。(《聖惠》)
小兒雀目:夜明砂一兩,微炒細研,豬膽汁和,丸綠豆大。每米飲下五丸。一方:加黃芩等分為末。米泔煮豬肝,取汁調服半錢。(並《聖惠》)
五瘧不止:《簡要濟眾》:用夜明砂末,每冷茶服一錢,立效。《聖惠》:治瘧發作無時,經久不瘥。用蝙蝠糞五十粒,硃砂半兩,麝香一錢,為末,糯米飯丸小豆大。未發時,白湯下十丸。
胎前瘧疾:夜明砂末三錢,空心溫酒服。(《經驗秘方》)
咳嗽不止:蝙蝠去翅足,燒焦為末。一錢,食後白湯下。(《壽域神方》)
小兒鬾病:以紅紗袋盛夜明砂,佩之。(《直指方》)
一切疳毒:夜明砂五錢,入瓦瓶內,以精豬肉三兩薄切,入瓶內,水煮熟了。午前以肉與兒食,飲其汁,取下腹中胎毒。次用生薑四兩,和皮切炒,同黃連末一兩,煮麵糊丸黍米大。食前米飲服,日三次。(《全幼心鑑》)
聤耳出汁:夜明砂二錢,麝香一字,為末。拭淨摻之。(《聖濟》)
潰腫排膿:夜明砂一兩,桂半兩,乳香一分。為末,入干砂糖半兩。井水調敷。(《直指方》)
腋下狐臭:夜明砂末,豉汁調敷。同上
風蚛牙痛:夜明砂(炒)、吳茱萸(湯泡,炒)等分為末,蟾酥和,丸麻子大。綿裹二丸含之,吐涎。(《普濟方》)
白話文:
伏翼
可以有效治療小兒疳積(宗奭)。可以治療眼睛看不見、眼翳等眼疾,使眼睛明亮,並可消除瘧疾(時珍)。
發明
李時珍說:夜明砂和蝙蝠都是屬於厥陰肝經的血分藥,可以活血化瘀。因此,可以用來治療眼翳、失明、瘧疾、小兒疳積驚風、淋病、婦女白帶、瘰癧、癰腫等病症,這些都是屬於厥陰經的疾病。據《類說》記載:定海的徐道亨患了紅眼病,吃了螃蟹後導致內障。五年後,他夢見一位僧人,用藥水替他洗眼睛,並要他服用羊肝丸。他詢問藥方,僧人說:用洗乾淨的夜明砂、當歸、蟬蛻、木賊(去除莖節)各一兩,磨成粉末。
再取黑羊肝四兩,加水煮爛後一起和勻,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後用溫開水服用五十丸。照此方法服用後,眼睛就恢復了光明。
附方
舊方一條,新方十三條。
內外眼翳:將夜明砂磨成粉,放入豬肝中,煮熟後食用並喝湯汁,有療效。(出自《直指方》)
青盲(眼睛看不見):夜明砂(用糯米炒黃)一兩,柏葉(稍微烤過)一兩。一起磨成粉,用牛膽汁調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晚上睡覺時,用竹葉湯送服二十丸;到早上五更時,用米湯送服二十丸,等病好了就停止服藥。(出自《聖惠方》)
小兒雀目(夜盲症):夜明砂一兩,稍微炒過後磨成細粉,用豬膽汁調和,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用米湯送服五丸。另一個方子:加入黃芩等量磨成粉末。用米湯煮豬肝,取汁調服半錢。(均出自《聖惠方》)
久治不癒的瘧疾:《簡要濟眾方》:用夜明砂粉末,每次用冷茶送服一錢,馬上見效。《聖惠方》:治療瘧疾發作時間不定,久治不癒。用蝙蝠糞五十粒,硃砂半兩,麝香一錢,磨成粉末,用糯米飯做成小豆大小的藥丸。在瘧疾發作前,用白開水送服十丸。
孕婦瘧疾:夜明砂粉末三錢,空腹用溫酒送服。(出自《經驗秘方》)
咳嗽不止:將蝙蝠去除翅膀和腳,燒焦後磨成粉末。每次用一錢,飯後用白開水送服。(出自《壽域神方》)
小兒驚嚇:用紅紗袋裝著夜明砂,佩戴在身上。(出自《直指方》)
各種疳積:夜明砂五錢,放入瓦罐中,加入切薄的三兩精豬肉,加水煮熟。中午飯前將肉給孩子吃,並喝湯汁,以去除腹中胎毒。接著用生薑四兩,帶皮切片炒,與黃連粉一兩一起煮成麵糊,做成黍米大小的藥丸。飯前用米湯送服,每天三次。(出自《全幼心鑑》)
聤耳(耳朵流膿):夜明砂二錢,麝香少量,磨成粉末。將耳朵擦乾淨後敷上藥粉。(出自《聖濟方》)
潰瘍腫脹排膿:夜明砂一兩,桂枝半兩,乳香少許。磨成粉末,加入半兩乾砂糖。用井水調和敷在患處。(出自《直指方》)
腋下狐臭:用夜明砂粉末,用豆豉汁調和後敷在患處。同上。
風蚛牙痛:夜明砂(炒過)、吳茱萸(用熱水浸泡後炒過)等量磨成粉末,加入蟾酥調和,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用棉花包裹兩丸含在口中,吐出唾液。(出自《普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