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介部第四十六卷 (3)
介部第四十六卷 (3)
1. 牡蠣
甲疽潰痛:胬肉裹趾甲,膿血不瘥者。用牡蠣頭厚處,生研為末。每服二錢,紅花煎酒調下,日三服。仍用敷之,取效。(《勝金方》)
面色黧黑:牡蠣粉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日一服。並炙其肉食之。(《普濟方》)
肉,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煮食,治虛損,調中,解丹毒,婦人血氣。以薑、醋生食,治丹毒,酒後煩熱,止渴(藏器)。炙食甚美,令人細肌膚,美顏色(蘇頌)。
白話文:
甲疽潰痛: 指甲邊的肉長出贅生物,包住指甲,導致化膿流血久不癒合。可以用牡蠣殼比較厚的地方,生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紅花煎煮的酒調服,一天三次。同時也用牡蠣粉敷在患處,可以見效。
面色黧黑: 用牡蠣粉研磨成末,加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白開水送服,一天一次。同時可以烤熟牡蠣肉吃。
牡蠣肉:
味道: 甘甜,性溫,無毒。
主要功效: 煮熟食用,可以治療身體虛弱,調理脾胃,解除丹毒,對婦女的血氣也有幫助。用薑和醋生食,可以治療丹毒,酒後煩躁發熱,並且可以止渴。烤熟食用味道很棒,可以使皮膚細膩,使臉色變得好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