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虫部第四十二卷 (16)
虫部第四十二卷 (16)
1. 蚯蚓
震亨曰:蚯蚓屬土,有水與木,性寒,大解熱毒,行濕病。
時珍曰:蚓在物應土德,在星禽為軫水。上食槁壤,下飲黃泉,故其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諸熱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經絡也。術家云:「蚓血能柔弓弩」,恐亦誑言爾。諸家言服之多毒,而郭義恭《廣志》云「閩越山蠻啖蚯蚓為饈」,豈地與人有不同歟?
【附方】舊九,新三十四。
傷寒熱結:六、七日狂亂,見鬼欲走。以大蚓半斤去泥,用人溺煮汁飲。或生絞汁亦可。(《肘後方》)。陽毒結胸:按之極痛,或通而復結,喘促,大躁狂亂。取生地龍四條,洗淨,研如泥,入生薑汁少許,蜜一匙,薄荷汁少許,新汲水調服。若熱熾者,加片腦少許。即與揉心下,片時自然汗出而解。
不應,再服一次,神效。(《傷寒蘊要》)諸瘧煩熱太躁:用上方服之,甚效。亦治瘴瘧。(《直指》)小便不通:蚯蚓,搗爛,浸水。濾取濃汁半碗服,立通。(《斗門》)老人尿閉:白頸蚯蚓、茴香等分,杵汁,飲之即愈。(《朱氏集驗方》)小兒
尿閉:乃熱結也。用大地龍數條去泥,入蜜少許,研敷莖卵。仍燒蠶蛻紙、硃砂、龍腦、麝香同研少許,以麥門冬、燈心煎湯調服。(《全幼》)。小兒急驚:五福丸:用生蚯蚓一條,研爛,入五福化毒丹一丸,同研,以薄荷湯少許化下。《普濟方》云:梁國材言:揚州進士李彥直家,專貨此藥,一服千金,以糊十口。
梁傳其方,親試屢驗,不可不筆於冊,以救嬰兒。
驚風悶亂:乳香丸:治小兒慢驚風,心神悶亂,煩懊不安,筋脈拘急,胃虛蟲動,反折啼叫。用乳香半錢,胡粉一錢,研勻,以白頸蚯蚓(生,捏去土),搗爛和,丸麻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五丸,蔥白煎湯下。(《普濟方》)慢驚虛風:用平正附子去皮臍,生研為末,以白頸蚯蚓於末內滾之,候定,刮蚓上附末,丸黃米大。每服十丸,米飲下。(《百一方》)。
急慢驚風:五月五日取蚯蚓,竹刀截作兩段,急跳者作一處,慢跳者作一處,各研爛,入硃砂末和作丸,記明急驚用急跳者,慢驚用慢跳者。每服五七丸,薄荷湯下。(《應驗方》)。
小兒卵腫:用地龍,連土為末,津調敷之。(錢氏方)。勞復卵腫或縮入腹:腹中絞痛,身體重,頭不能舉。小腹裡急,熱上衝胸四支拘急欲死。用蚯蚓二十四枚,水一斗,煮取三升,頓服取汗。或以蚯蚓數升絞汁服之,並良。(《肘後方》)
手足腫痛欲斷:取蚓三升,以水五升,絞汁二升半,服之。(《肘後》)。
代指疼痛:蚯蚓杵,敷之。(《聖惠》)
風熱頭痛:地龍(炒研)、薑汁、半夏餅、赤茯苓等分。為末。每服一字至半錢,生薑、荊芥湯下。(《普濟》)
白話文:
蚯蚓
張元素說:蚯蚓屬於土,又帶有水和木的屬性,性寒,能夠大大地解除熱毒,疏通行走體內的濕氣疾病。
李時珍說:蚯蚓在萬物中對應著土的德性,在星宿中則屬於軫星,對應水。牠們向上吃腐爛的土壤,向下飲用地下的水,因此性質寒涼而且向下運行。因為性寒,所以能解除各種熱性疾病;因為向下運行,所以能有利小便、治療腳部疾病並疏通經絡。術士說:「蚯蚓的血可以使弓弩變得柔韌」,這恐怕是騙人的說法。許多醫家都說服用蚯蚓會有毒,但是郭義恭在《廣志》中記載「福建山區的野蠻人吃蚯蚓當作美食」,難道是地域和人的體質有不同嗎?
【附方】舊有九個方子,新增三十四個方子。
**傷寒熱結:**傷寒六、七天後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看到鬼魂想要逃跑。用半斤去掉泥土的蚯蚓,用人尿煮汁喝。或者將新鮮蚯蚓絞汁飲用也可以。(出自《肘後方》)。
**陽毒結胸:**胸部按壓非常疼痛,或者通暢後又再次阻塞,氣喘急促,非常煩躁胡鬧。取四條新鮮的蚯蚓,洗淨,搗成泥狀,加入少許生薑汁、一匙蜂蜜、少許薄荷汁,用新打上的井水調和服用。如果發熱很嚴重,可以再加少許冰片。將藥揉在心口下方,過一會兒自然會出汗而痊癒。如果沒有效果,再服用一次,效果神奇。(出自《傷寒蘊要》)。
**各種瘧疾引起的煩躁發熱:**用上面的方法服用,效果很好。也可以治療瘴氣引起的瘧疾。(出自《直指》)。
**小便不通:**將蚯蚓搗爛,浸泡在水中。過濾取出濃汁半碗服用,小便立刻就通暢。(出自《斗門》)。
**老人小便不通:**用白頸蚯蚓和茴香等份,搗汁飲用,就能痊癒。(出自《朱氏集驗方》)。
**小兒小便不通:**這是熱邪壅結引起的。用幾條大蚯蚓去掉泥土,加入少許蜂蜜,搗爛敷在陰莖和睪丸上。然後將燒過的蠶蛻紙、硃砂、冰片、麝香一同研磨成粉,用麥門冬、燈心草煎湯調和服用。(出自《全幼》)。
**小兒急驚:**五福丸:用一條新鮮蚯蚓,搗爛,加入一顆五福化毒丹,一同研磨,用少許薄荷湯化開服用。《普濟方》記載:梁國材說,揚州進士李彥直家,專門賣這種藥,一服藥價值千金,足以養活十口人。梁國材傳下了這個藥方,親身試驗多次有效,不能不將它記錄下來,用來救治嬰兒。
**驚風悶亂:**乳香丸:治療小兒慢性驚風,心神悶亂,煩躁不安,筋脈拘急,脾胃虛弱、有蟲在蠕動,身體反折啼哭。用乳香半錢,胡粉一錢,研磨均勻,加入白頸蚯蚓(新鮮的,捏去泥土),搗爛混合,做成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丸到十五丸,用蔥白煎湯送服。(出自《普濟方》)。
**慢性驚風虛證:**用炮製過的附子去掉皮和臍,生研成粉末,將白頸蚯蚓在粉末中滾動,等粉末附著在蚯蚓上後,刮下蚯蚓上的粉末,做成黃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用米湯送服。(出自《百一方》)。
**急性和慢性驚風:**在五月五日這天取蚯蚓,用竹刀切成兩段,快速跳動的放在一處,慢速跳動的放在一處,分別搗爛,加入硃砂末混合做成藥丸,註明急性驚風用快速跳動的蚯蚓,慢性驚風用慢速跳動的蚯蚓。每次服用五到七丸,用薄荷湯送服。(出自《應驗方》)。
**小兒陰囊腫大:**用地龍連同泥土一起研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和後敷在患處。(出自錢氏方)。
**勞累後陰囊腫大或縮入腹中:**腹中絞痛,身體沉重,頭抬不起來。小腹內部感覺緊迫,熱邪向上衝至胸部,四肢拘攣,感覺快要死了。用二十四條蚯蚓,加一斗水,煮取三升,一次服完以求出汗。或者將數升蚯蚓絞汁服用,效果也很好。(出自《肘後方》)。
**手腳腫痛像要斷裂:**取三升蚯蚓,加五升水,絞汁取二升半服用。(出自《肘後》)。
**代替手指疼痛:**將蚯蚓搗碎,敷在患處。(出自《聖惠》)。
**風熱頭痛:**地龍(炒過後研磨成粉末)、薑汁、半夏餅、赤茯苓等份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到半錢,用生薑、荊芥湯送服。(出自《普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