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虫部第三十九卷 (28)

回本書目錄

虫部第三十九卷 (28)

1. 原蠶

(《別錄》中品)

【釋名】晚蠶(《日華》)、魏蠶(《方言》)、夏蠶(《廣志》)、熱蠶。

弘景曰:原蠶是重養者,俗呼為魏蠶。

宗奭曰:原者有原復敏速之義,此是第二番蠶也。

時珍曰:按:鄭玄注《周禮》云:原,再也。謂再養者。郭璞注《方言》云:魏,細也。秦晉人所呼。今轉為二蠶是矣。《永嘉記》云:郡蠶自三月至十月有八輩。謂蠶種為蜕,再養為珍,珍子為愛。

【集解】頌曰:原蠶東南州郡多養之。此是重養者,俗呼為晚蠶。北人不甚養之。《周禮》禁原蠶。鄭康成注云:蠶生於火而藏於秋,與馬同氣。物莫能兩大,禁原蠶為其害馬也。然害馬亦一事耳。《淮南子》云:原蠶一歲再收,非不利也。而王法禁之者,為其殘桑是也。人既稀養,貨者多是早蛾,不可用也。

弘景曰:殭蠶為末塗馬齒,即不能食草。以桑葉拭去,乃還食。此見蠶即馬類也。

時珍曰:馬與龍同氣,故有龍馬。而蠶又與馬同氣,故蠶有龍頭、馬頭者。蜀人謂蠶之先為馬頭娘者以此。好事者因附會其說,以為馬皮卷女,入桑化蠶,謬矣。北人重馬,故禁之。南方無馬,則有一歲至再、至三,及七出、八出者矣。然先王仁愛及物,蓋不忍其一歲再致湯鑊,且妨農事,亦不獨專為害馬、殘桑而已!

雄原蠶蛾

【氣味】咸,溫,有小毒。

時珍曰:按徐之才《藥對》云:熱,無毒。入藥炒,去翅、足用。

【主治】益精氣,強陰道,交接不倦,亦止精(《別錄》)。壯陽事,止泄精、尿血,暖水臟,治暴風、金瘡、凍瘡、湯火瘡,滅瘢痕(時珍)。

【發明】

宗奭曰:蠶蛾用第二番,取其敏於生育也。

時珍曰:蠶蛾性淫,出繭即媾,至於枯槁乃已,故強陰益精用之。

【正誤】

頌曰:今治小兒撮口及發噤者。用晚蠶蛾二枚,炙黃研末,蜜和塗唇內,便瘥。

時珍曰:此方出《聖惠》,乃是白殭蠶。蘇氏引作蠶蛾,誤矣。蠶蛾原無治驚之文,今正之。

【附方】舊二,新八。

丈夫陰痿:未連蠶蛾二升、去頭、翅、足,炒為末,蜜丸梧子大。每夜服一丸,可御十室。以菖蒲酒止之。(《千金方》)

遺精白濁:晚蠶蛾焙乾,去翅、足,為末,飯丸綠豆大。每服四十丸,淡鹽湯下。此丸常以火烘,否則易糜濕也。(唐氏方)

血淋疼痛:晚蠶蛾為末,熱酒服二錢。(《聖惠方》)

小兒口瘡及風疳瘡:《宮氣方》:用晚蠶蛾,為末,貼之,妙。《普濟方》:治小兒口瘡,及百日內口瘡。入麝香少許,摻之。

止血生肌:蠶蛾散:治刀斧傷創,血出如箭。用晚蠶蛾炒為末,敷之即止,甚效。(《勝金方》)

刀斧金瘡:端午午時,取晚蠶蛾、石灰、茅花,搗成團,草蓋令發熱過,收貯。每用,刮下末摻之。

白話文:

[原蠶]

名稱解釋:

原蠶又被稱為晚蠶、魏蠶、夏蠶、熱蠶。原蠶是指養了第二次的蠶,一般俗稱魏蠶或晚蠶。古人認為原蠶的「原」字有快速再次生長的意思,所以指的是第二批養的蠶。在《周禮》的註解中,「原」是指再次養的意思,而「魏」是指細小的意思。古時候蠶在一年中會經歷多次蛻變,並不是只養一次就結束。

產地與習性:

原蠶在東南地區養殖較多,因為是再次養殖的蠶,所以俗稱晚蠶。北方人則較少養殖。以前《周禮》有禁止養原蠶的規定,認為蠶和馬的屬性相同,不能同時養兩種,所以禁止養原蠶。但也有人認為,禁止養原蠶是因為它會破壞桑樹,而不是因為會影響馬。因為原蠶可以一年收成兩次,其實對人們也是有利的。但因為很多人不養原蠶,所以市面上販售的蠶蛾大多是第一批的,品質不好。

據說,如果把僵蠶磨成粉塗在馬的牙齒上,馬就會不能吃草。但如果用桑葉擦拭牙齒,馬又可以恢復吃草,這說明蠶和馬有相似的地方。古人認為馬和龍的屬性相同,所以有龍馬的說法,而蠶又和馬的屬性相同,所以有的蠶會有龍頭或馬頭的樣子。蜀地的人傳說蠶的祖先是馬頭娘,但這只是民間傳說,並不是真的。因為北方人重視馬,所以禁止養原蠶。南方沒有馬,所以蠶可以一年養兩次、三次,甚至七次、八次。但古人認為,不應該一年多次將蠶放進熱水中煮,這樣對蠶太過殘忍,而且也會影響農業生產,所以不單單是因為會影響馬和破壞桑樹才禁止。

雄原蠶蛾:

**味道:**鹹味,性溫,略有毒。但也有人說性熱,無毒。入藥時要炒過,去除翅膀和腳。

**功效:**可以增強精氣,使男性性功能強盛,性交持久,還可以止精。能增強男性性功能,治療遺精、尿血,溫暖腎臟,治療突然發生的疾病、外傷、凍瘡、燙傷,以及消除疤痕。

藥理說明:

原蠶蛾之所以能增強男性性功能,是因為它在交配後就會枯竭而死,可以取其生育能力強的特性來應用。

醫方修正:

有人說用蠶蛾可以治療小孩口瘡,但這是錯誤的,應該用白僵蠶。蠶蛾並沒有治療驚厥的功效,所以要修正。

相關藥方:

  • **治療男性陽痿:**用未交配的蠶蛾,去掉頭、翅膀和腳,炒過磨成粉,用蜂蜜做成丸子,每晚服用一丸。
  • **治療遺精白濁:**用晚蠶蛾烘乾,去掉翅膀和腳,磨成粉,用米飯做成丸子,每天服用四十丸,用淡鹽水送服。
  • **治療小便出血疼痛:**用晚蠶蛾磨成粉,用熱酒送服。
  • **治療小孩口瘡和風疳瘡:**用晚蠶蛾磨成粉,敷在患處。
  • **止血生肌:**用炒過的晚蠶蛾磨成粉,敷在傷口上,可以止血。
  • **治療外傷:**用晚蠶蛾、石灰、茅花搗成團,發熱後收起來,用時刮下粉末敷在傷口上。
  • **治療竹刺入肉:**用活蠶蛾放進竹筒裡,等它自然乾死,磨成粉,用唾液調和後塗在患處。
  • **治療蛇咬傷:**用生蠶蛾磨成泥,敷在傷口上。
  • **治療頭部生瘡:**用炒過的原蠶蛾和石葦磨成粉,敷在患處。

原蠶砂:

**產地:**蠶砂也是用晚蠶的比較好。

**處理方法:**蠶砂要曬乾,洗乾淨,再曬乾,可以存放很久。

**味道:**甘味、辛味,性溫,無毒。與硇砂、焰硝、粉霜相剋。

**功效:**治療腸鳴、熱病口渴、風濕麻痺、皮膚發癢。炒黃後用布袋裝起來浸泡在酒裡,可以治療風濕、關節不靈活、皮膚麻痺、腹內寒冷、淤血、腰腿冷痛。炒熱後裝在布袋裡,可以熱敷治療半身不遂、筋骨癱瘓、手腳不靈活、腰腿軟弱、皮膚麻痺。還可以治療消渴症、婦女崩漏、頭痛、眼睛發紅,祛風除濕。

藥理說明:

蠶屬於火,性質乾燥,可以勝風去濕,所以蠶砂可以治療風濕病。古人將蠶砂鋪在油布上,讓患有風寒麻痺的人躺在上面,可以出汗。蠶砂還可以治療爛弦風眼,只要用麻油浸泡後磨成粉,塗在患處就可以了。

相關藥方:

  • **治療半身不遂:**用蠶砂裝在兩個布袋裡,蒸熟後輪流熱敷患處。每天喝用羊肚和粳米煮的粥。
  • **治療風濕引起的皮膚搔癢:**用蠶砂煮水洗澡。
  • **治療頭皮屑搔癢:**用蠶砂燒成灰後淋水洗頭。
  • **治療眼睛看不清:**用蠶砂,空腹用新汲的水吞服。
  • **治療口渴:**用晚蠶砂烘乾磨成粉,用冷水送服。
  • **治療婦女崩漏:**用蠶砂磨成粉,用酒送服。
  • **治療月經不來:**用蠶砂炒半黃,加入無灰酒煮沸,澄去雜質後溫服。
  • **治療懷孕婦女想轉胎生男孩:**用原蠶屎,用井水送服,每日三次。
  • **治療跌打損傷、扭傷:**用炒黃的蠶砂、綠豆粉、枯礬磨成粉,用醋調和後敷在患處。
  • **治療男女心痛:**用晚蠶砂泡熱水,濾去雜質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