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虫部第三十九卷 (25)

回本書目錄

虫部第三十九卷 (25)

1.

粉滓面䵟:令人面色好,用白殭蠶、黑牽牛、細辛等分,為末。如澡豆,日用之。(《斗門方》)

癮疹風瘡:疼痛。白殭蠶焙研,酒服一錢,立瘥。(《聖惠》)

野火丹毒從背上兩脅起者:殭蠶二七枚,和慎火草搗塗。(楊氏《產乳》)

小兒鱗體:皮膚如蛇皮鱗甲之狀,由氣血否澀,亦曰胎垢,又曰蛇體。白殭蠶,去嘴,為末,煎湯浴之。一加蛇蛻。(《保幼大全》)

小兒久疳體虛不食:諸病後,天柱骨倒,醫者不識,謂之五軟者。用白殭蠶(直者),炒研。每服半錢,薄荷酒下。名金靈散。(《鄭氏方》)

小兒口瘡通白者:白殭蠶,炒黃。拭去黃肉、毛,研末,蜜和敷之,立效。(《小兒宮氣方》)

風疳蝕瘡:同上方。

項上瘰癧:白殭蠶為末。水服五分,日三服。十日瘥。(《外臺》)

風痔腫痛:發、歇不定者,是也。白殭蠶二兩。洗銼,炒黃為末,烏梅肉和丸梧桐子大。每姜蜜湯空心下五丸,妙。(《勝金方》)

一切金瘡及刀斧傷:白殭蠶炒黃研末,敷之立愈。(《斗門》)

乳汁不通:白殭蠶末二錢,酒服。少頃,以脂麻茶一盞熱投之,梳頭數十遍,奶汁如泉也。(《經驗後方》)

崩中下血不止:用白殭蠶、衣中白魚等分。為末。井華水服之,日二。(《千金》)

重舌木舌:殭蠶,為末,吹之,吐痰甚妙。一方:殭蠶一錢,黃連(蜜炒)二錢,為末。摻之,涎出為妙。(陸氏《積德方》)

腸風下血:殭蠶(炒,去嘴、足)、烏梅肉(焙)各一兩,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白湯下,一日三服。(筆峰《雜興方》)

白話文:

臉部粉刺、斑點: 可以讓臉色變好。使用白殭蠶、黑牽牛、細辛等量磨成粉末,像洗澡豆一樣,每天使用。

蕁麻疹、風疹引起的皮膚瘡瘍: 會感到疼痛。將白殭蠶烘烤研磨成粉,用酒送服一錢,很快就會好。

從背部延伸到兩側的丹毒: 使用殭蠶十四顆,和慎火草一起搗爛塗抹。

小兒皮膚乾燥粗糙如魚鱗: 皮膚像蛇皮一樣有鱗甲,是因為氣血不順暢,也稱為胎垢或蛇體。將白殭蠶去除頭部,磨成粉末,用煎好的藥湯洗澡。也可以加入蛇蛻一起使用。

小兒長期營養不良、體虛、不愛吃飯: 各種疾病之後,頸椎彎曲,醫生不認識,稱之為五軟。使用白殭蠶(選直的)炒過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薄荷酒送服,稱為金靈散。

小兒口瘡呈白色: 將白殭蠶炒黃,擦去黃色部分和毛,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後塗抹,效果很好。

風疳引起的潰爛: 用法同上。

脖子上出現淋巴結腫大: 將白殭蠶磨成粉末,用水送服五分,每天三次,十天就會痊癒。

風痔腫痛: 時發時停的腫痛。使用白殭蠶二兩,洗淨切碎,炒黃磨成粉末,用烏梅肉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的藥丸。每次用薑蜜湯在空腹時服用五丸,效果很好。

各種外傷、刀傷: 將白殭蠶炒黃研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立即就會好。

產後乳汁不通: 將白殭蠶末二錢,用酒送服。稍後喝一杯熱的芝麻茶,再梳頭數十次,奶水就會像泉水一樣湧出。

婦女崩漏、出血不止: 使用白殭蠶、衣服上的白色魚鱗等量,磨成粉末。用井水送服,每天兩次。

舌頭腫大、僵硬: 將殭蠶磨成粉末,吹入患處,可以幫助吐出痰液。另一種方法是:殭蠶一錢,黃連(用蜂蜜炒過)二錢,磨成粉末,灑在患處,可以幫助分泌口水。

腸風下血: 將殭蠶(炒過,去除頭部、腳部)、烏梅肉(烘烤)各一兩,磨成粉末,用米糊製成如梧桐子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在飯前用白開水送服,每天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