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虫部第三十九卷 (5)
虫部第三十九卷 (5)
1. 蜜蠟
(《本經》上品)
【釋名】弘景曰:生於蜜中,故謂蜜蠟。
時珍曰:蠟,猶鬣也。蜂造蜜蠟而皆成鬣也。
【集解】《別錄》曰:蠟生武都山谷蜜房木石間。
弘景曰:蜂先以此為蜜蹠,煎蜜亦得之。初時極香軟。人更煮煉,或少加醋酒,便黃赤,以作燭色為好。今醫家皆用白蠟,但取削之,於夏月暴百日許,自然白也。卒用之,烊內水中十餘遍,亦白。
宗奭曰:新蠟色白,隨久則黃。白蠟乃蠟之精英者也。
時珍曰:蠟乃蜜脾底也。取蜜後煉過,濾入水中,候凝取之,色黃者俗名黃蠟,煎煉極淨色白者為白蠟,非新則白而久則黃也。與今時所用蟲造白蠟不同。
【氣味】甘,微溫,無毒。
之才曰:惡芫花、齊蛤。
【主治】蜜蠟:主下痢膿血,補中,續絕傷金瘡,益氣,不飢,耐老(《本經》。權曰:和松脂、杏仁、棗肉、茯苓等分合成,食後服五十丸,便不飢。頌曰:古人荒歲多食蠟以度飢,但合大棗咀嚼,即易爛也)。白蠟:療久泄澼後重見白膿,補絕傷,利小兒。久服輕身不飢(《別錄》)。
孕婦胎動,下血不絕,欲死。以雞子大,煎三五沸,投美酒半升服,立瘥。又主白髮,鑷去,消蠟點孔中,即生黑者(甄權)。
【發明】時珍曰:蜜成於蠟,而萬物之至味,莫甘於蜜,莫淡於蠟,得非厚於此必薄於彼耶?蜜之氣味俱厚,屬乎陰也,故養脾;蠟之氣味俱薄,屬乎陽也,故養胃。厚者味甘,而性緩質柔,故潤臟腑;薄者味淡,而性嗇質堅,故止泄痢。
張仲景治痢有調氣飲,《千金方》治痢有膠蠟湯,其效甚捷,蓋有見於此歟?又華佗治老少下痢,食入即吐。用白蠟方寸匕,雞子黃一個,石蜜、苦酒、發灰、黃連末,各半雞子殼。先煎蜜、蠟、苦酒、雞子四味令勻,乃納連、發,熬至可丸乃止。二日服盡,神效無比也。此方用之,屢經效驗,乃知《本經》主下痢膿血之言,深當膺服也。
【附方】舊十一,新十。
仲景調氣飲:治赤白痢,少腹㽲痛不可忍,下重,或面青手足俱變者。用黃蠟三錢,阿膠三錢,同熔化,入黃連末五錢,攪勻,分三次熱服,神妙。(《續傳信方》)
《千金》膠蠟湯:治熱痢,及婦人產後下痢。用蠟二棋子大,阿膠二錢,當歸二錢半,黃連三錢,黃柏一錢,陳廩米半升,水三升,煮米至一升,去米入藥,煎至一鍾,溫服神效。(《千金方》)
急心疼痛:用黃蠟燈上燒化,丸芡子大,百草霜為衣。井水下三丸。
肺虛咳嗽:立效丸,治肺虛膈熱,咳嗽氣急煩滿,咽乾燥渴,欲飲冷水,體倦肌瘦,發熱減食,喉音嘶不出。黃蠟(熔濾令淨,漿水煮過)八兩,再化作一百二十丸,以蛤粉四兩為衣養藥。每服一丸,胡桃半個,細嚼溫水下,即臥,閉口不語,日二。(《普濟方》)
白話文:
蜜蠟
名稱解釋:
李時珍說,蜜蠟就像動物的鬃毛一樣,蜜蜂建造蜂巢的蠟也是呈現像鬃毛的結構。
產地與製作:
古代認為蜜蠟生長在武都山谷中,蜜蜂在樹木或石頭間築巢時產生。蜜蜂會先用蜜蠟做為存放蜂蜜的基底,熬煮蜂蜜也能得到蜜蠟。剛取得的蜜蠟非常香軟,經過人工煮煉,或加入少量醋或酒,會變成黃紅色,適合做蠟燭。現在醫家大多使用白蠟,取得後削成薄片,在夏天曝曬約一百天,就會自然變白。若要快速使用,也可以將蠟融化在水中十幾次,也會變白。新的蠟是白色,放久了會變黃,白蠟是蠟中的精華。蜜蠟是蜂巢底部,取完蜂蜜後經過煉製,過濾後放入水中冷卻凝固而成。顏色黃的俗稱黃蠟,經過煎煉非常乾淨,呈現白色的稱為白蠟,並非新的蠟就是白色,放久了還是會變黃。這和現在用蟲製造的白蠟不同。
味道與屬性:
蜜蠟味道甘甜,性質微溫,沒有毒性。但不能和芫花、齊蛤一起使用。
主要功效:
蜜蠟:主要治療下痢、膿血,能補養身體、接續斷裂的傷口、增強體力,並能耐飢、延緩衰老。古人荒年常吃蠟來度過飢荒,但需要搭配大棗咀嚼,才容易消化。
白蠟:治療長期腹瀉、大便帶膿血,能補接斷裂的傷口,對兒童有益。長期服用能使身體輕盈、不感到飢餓。
孕婦如果出現胎動不安、出血不止,情況危急時,可以用雞蛋大小的蜜蠟,煮沸幾次後加入半升美酒服用,很快就能痊癒。還能治療白髮,將白髮拔掉後,將蜜蠟填入毛孔中,就能長出黑髮。
藥理分析:
李時珍認為,蜂蜜是由蠟轉化而成,蜂蜜是萬物中最甘甜的,而蠟則是味道最淡的,這是不是因為厚的東西必定會薄呢?蜂蜜氣味濃郁,屬陰,所以能滋養脾臟;蠟氣味淡薄,屬陽,所以能滋養胃。濃厚的東西味道甘甜,性質緩和柔軟,所以能滋潤內臟;淡薄的東西味道平淡,性質收斂堅硬,所以能止瀉。
張仲景治療痢疾有調氣飲,而《千金方》治療痢疾有膠蠟湯,效果都很好,可能是因為這個道理吧!華佗治療老人小孩腹瀉,吃東西就吐,用白蠟一小匙,加上一個雞蛋黃、石蜜、苦酒、髮灰、黃連末各半個雞蛋殼。先將蜜、蠟、苦酒、雞蛋四種材料煎煮均勻,再加入黃連末、髮灰,熬煮到可以搓成丸子即可。兩天服用完,效果非常好。這個方子屢次驗證有效,可見《本經》所說的蜜蠟能治療下痢膿血的功效確實可信。
附加藥方:
- **張仲景調氣飲:**治療赤白痢、小腹疼痛難忍、裡急後重,或臉色發青、手腳冰冷。用黃蠟三錢、阿膠三錢,一起融化,加入黃連末五錢,攪拌均勻,分三次加熱服用,效果很好。
- **《千金》膠蠟湯:**治療熱痢,以及婦人生產後腹瀉。用蠟兩個棋子大小,阿膠二錢、當歸二錢半、黃連三錢、黃柏一錢、陳米半升,加水三升煮米至一升,去除米粒再放入藥材,煎煮至剩下一碗,溫服,效果很好。
- **心絞痛:**將黃蠟在燈上燒化,搓成芡實大小的丸子,用百草霜包住,用井水吞服三丸。
- **肺虛咳嗽:**立效丸,治療肺虛、胸膈發熱、咳嗽氣喘、煩躁口渴,想喝冷水、身體疲勞消瘦、發熱食慾不振、喉嚨沙啞。用黃蠟八兩(熔化過濾乾淨,用米漿水煮過),再融化做成一百二十個丸子,用蛤粉四兩做為外衣。每次服用一丸,搭配半個胡桃,細嚼後用溫水送服,立即躺下,閉口不說話,一天服用兩次。
- 肝虛夜盲症: 黃蠟不拘量,熔化取出,加入蛤粉混合均勻。每次用刀切下二錢,將豬肝兩片切開,將藥粉撒在裡面,用麻繩紮緊。放入碗中加水煮熟,取出趁熱蒸眼睛。待溫度下降後,連肝一起吃下,一天兩次,直到痊癒為止。
- **頭痛:**湖南一位押衙傳的方子:用蠟二斤,鹽半斤混合,在篩子上融化,捏成帽子狀,大小要能蓋住頭部。戴在頭上直到額頭,疼痛就會立刻停止。
- **腳抽筋:**劉禹錫的方子:用蠟半斤融化,塗在舊的絲綢布上,根據患處大小裁剪,趁熱纏在腳上,要貼住腳心,再穿上襪子包住,冷了就更換。同時也要貼在兩手手心。
- **突發寒冷:**如果突發寒冷,全身冰冷,像癱瘓一樣,就用上面的方法,根據患處大小裁剪攤貼,並包裹手腳心。
- **風邪引起的驚悸:**方法同上。
- **破傷風濕如瘧疾:**用黃蠟一塊,用熱酒融化後服用,效果很好。搭配玉真散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 **手指疼痛:**用蠟、松脂混合,加熱後敷在手指上,就能痊癒。
- **腳上的凍瘡:**用濃稠的黃蠟塗抹。
- **狐臭引起的腫痛:**用熱蠟敷在傷口上,並用煙熏,讓汁液流出即可痊癒。
- **被狗咬傷:**將蠟融化後灌入傷口中。
- **被蛇咬傷:**用竹筒蓋住傷口,將蠟融化後灌入,有效。
- **燙傷:**紅腫疼痛,化膿。可以用蜜蠟來拔熱毒、止痛、收斂傷口。用麻油四兩,當歸一兩,煎焦去渣,加入黃蠟一兩,攪拌融化放涼,攤在布上貼在傷口上,效果很好。
- **小腿潰爛:**用桃樹、柳樹、槐樹、椿樹、楝樹五種樹枝,加上荊芥一起煎湯,清洗傷口。將生黃蠟攤在油紙上,根據傷口大小貼十層,再用布條固定。三天清洗一次,每次去掉一層,一個月就能痊癒。
- **懷孕期間漏胎:**黃蠟一兩,老酒一碗,融化後趁熱服用,立刻止血。
- **打嗝不止:**用黃蠟燒煙熏,兩三次就能停止。
- **霍亂吐瀉:**用蠟搓成彈丸大小,用熱酒一升融化後服用,立即止瀉。
- **各種瘡毒:**包括小腿潰瘍、刀傷、燙傷等。用黃蠟一兩、香油二兩、黃丹半兩,一起融化,放涼後裝入瓶中,塗抹於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