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虫部第三十九卷 (2)

回本書目錄

虫部第三十九卷 (2)

1. 蜂蜜

(《本經》上品)

【釋名】蜂糖(俗名)生岩石者名石蜜(《本經》)、石飴(同上)、岩蜜。

時珍曰:蜜以密成,故謂之蜜。《本經》原作石蜜,蓋以生岩石者為良耳,而諸家反致疑辯。今直題曰蜂蜜,正名也。

【正誤】恭曰:上蜜出氐、羌中最勝。今關中白蜜,甘美耐久,全勝江南者。陶以未見,故以南土為勝耳。今以水牛乳煎沙糖作者,亦名石蜜。此蜜既蜂作,宜去石字。

宗奭曰:《嘉祐本草》石蜜有二:一見蟲魚,一見果部。乳糖既曰石蜜,則虫部石蜜,不當言石矣,石字乃白字誤耳,故今人尚言白沙蜜。蓋新蜜稀而黃,陳蜜白而沙也。

藏器曰:岩蜜出南方岩嶺間,入藥最勝,石蜜宜改為岩字。蘇恭是荊襄間人,地無崖險,不知石蜜之勝故也。

時珍曰:按:《別錄》云:石蜜生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則是蜜取山石者為勝矣。蘇恭不考山石字,因乳糖同名而欲去石字;寇氏不知真蜜有白沙而偽蜜稀黃,但以新久立說,並誤矣。凡試蜜以燒紅火箸插入,提出起氣是真,起煙是偽。

【集解】《別錄》曰:石蜜生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及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

弘景曰:石蜜即崖蜜也,在高山岩石間作之,色青赤,味小醶,食之心煩,其蜂黑色似虻。又木蜜懸樹枝作之,色青白。土蜜在土中作之,色亦青白,味醶。人家及樹空作者亦白,而濃厚味美。今出晉安檀崖者多土蜜,云最勝。出東陽臨海諸處,及江南向西者多木蜜。出於潛、懷安諸縣者多崖蜜。

亦有樹木及人家養者。諸蜜例多添雜及煎煮,不可入藥。必須親自看取,乃無雜耳。凡蜂作蜜,皆須人小便以釀諸花,乃得和熟,狀似作飴須櫱也。

藏器曰:尋常蜜亦有木中作者、土中作者。北方地燥,多在土中,南方地濕,多在木中。各隨土地所宜,其蜜一也。崖蜜別是一蜂,如陶所說出南方崖嶺間,房懸崖上,或土窟中。人不可到,但以長竿刺令蜜出,以物承取,多者至三、四石,味醶色綠,入藥勝於凡蜜。

張華《博物志》云:南方諸山,幽僻處出蜜蠟。蜜蠟所著,皆絕巖石壁,非攀緣所及。惟于山頂以籃輿懸下,遂得采取。蜂去余蠟在石,有鳥如雀,群來啄之殆盡,名曰靈雀。至春蜂歸如舊,人亦占護其處,謂之蜜塞。此即石蜜也。

頌曰:食蜜亦有兩種:一在山林木上作房,一在人家作窠,檻收養之,蜜皆濃厚味美。近世宣州有黃連蜜,色黃,味小苦,主目熱。雍、洛間有梨花蜜,白如凝脂。亳州太清宮有檜花蜜,色小赤。柘城縣有何首烏蜜,色更赤。並蜂採其花作之,各隨花性之溫涼也。

宗奭曰:山蜜多在石中木上,有經一、二年者,氣味醇厚。人家者,一歲二取,氣味不足,故不及,且久收易酸也。

白話文:

蜂蜜

蜂蜜俗稱蜂糖,生長在岩石上的稱為石蜜、石飴、岩蜜。《本經》最初記載的是石蜜,大概是因為生長在岩石上的蜂蜜品質較佳,後世才產生許多不同的說法。而蜂蜜才是正確的名稱。

關於蜂蜜的產地和品質,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最好的蜂蜜產自氐羌地區,關中地區的白蜜甘甜耐放,比江南的蜂蜜更好。也有人認為,用牛乳煎煮砂糖製成的也稱為石蜜,既然是蜜蜂製造的,就不應該加上「石」字。

另有說法認為,《嘉祐本草》中記載的石蜜有兩種,一種是來自昆蟲類,一種是來自水果類。既然用牛乳製成的糖也叫石蜜,那麼昆蟲類的石蜜就不應該叫石蜜, 「石」字可能是錯誤的記載,所以現在人們常用「白沙蜜」來稱呼它。新蜜稀薄且呈黃色,陳蜜則顏色發白且帶有沙粒。

也有人認為,岩蜜產自南方的山嶺之間,入藥效果最佳,石蜜應該改為岩蜜。蘇恭是荊襄地區的人,那裡地勢平坦,所以不知道石蜜的優良品質。

總而言之,根據記載,產於山石中的,顏色潔白如膏狀的石蜜品質最佳。蘇恭因為乳糖也稱為石蜜而想去除「石」字,寇氏則不知道真蜜有白沙狀而偽蜜稀薄呈黃色,所以他們的說法都是錯誤的。檢驗蜂蜜真偽的方法是用燒紅的筷子插入蜂蜜中,提出後如果冒氣則是真蜜,冒煙則是假蜜。

關於蜂蜜的產地和種類,還有以下記載:蜂蜜產於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和各個山石之中,顏色潔白如膏狀的品質最佳。崖蜜生長在高山岩石間,顏色青赤,味道略酸,食用後容易心煩,製造崖蜜的蜜蜂是黑色,類似虻蟲。木蜜則懸掛在樹枝上,顏色青白。土蜜則在土中製造,顏色也呈青白,味道酸澀。人家和樹洞中產生的蜂蜜顏色潔白,濃稠且美味。晉安檀崖出產的土蜜被認為是最好的。東陽、臨海等地以及江南西部地區多產木蜜。潛、懷安等縣則多產崖蜜。

此外,還有在樹木或人家飼養的蜜蜂所產的蜂蜜。大多數蜂蜜都添加了雜質或經過煎煮,不適合入藥。必須親自採集才能確保沒有雜質。所有的蜂蜜都需要加入少量人尿來釀造花蜜,才能使其成熟,這過程類似於製作飴糖。

尋常的蜂蜜也有產自樹木或土壤中的。北方地區乾燥,多產於土中,南方地區潮濕,多產於樹木中。但產地不同,蜂蜜的品質並無差異。崖蜜則是由另一種蜜蜂產生的,如前述,產自南方的懸崖峭壁上或土穴中,人無法到達,只能用長竿刺取,一次可以採集到三、四石,味道酸澀,顏色發綠,入藥效果比一般的蜂蜜更好。

據記載,南方山區人跡罕至的地方會產出蜜蠟。蜜蠟附著在絕壁之上,無法攀爬採集,只能用籃子從山頂放下取得。蜜蜂離開後,剩下的蠟會被一種像麻雀的鳥類啄食殆盡,這種鳥稱為靈雀。到了春天,蜜蜂會回來繼續築巢,人們也會守護這些地方,稱為「蜜塞」,這就是石蜜。

蜂蜜的種類還有兩種,一種是產於山林樹木上的,一種是人家飼養的,這兩種蜂蜜都濃稠且美味。近來,宣州出產一種黃連蜜,顏色黃色,味道略苦,可以治療目赤。雍洛地區出產梨花蜜,潔白如凝脂。亳州太清宮出產檜花蜜,顏色略紅。柘城縣出產何首烏蜜,顏色更紅。這些蜂蜜都是蜜蜂採集不同花朵的花蜜釀造而成的,其溫涼性質也隨之不同。

山林中產出的蜂蜜,多在石頭或樹木中,有些存放了一到兩年,其氣味醇厚。而人家飼養的蜜蜂一年採集兩次,蜂蜜的氣味不足,品質不如山林中的蜂蜜,而且久放容易變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