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木部第三十五卷 (45)
木部第三十五卷 (45)
1. 柳
金瘡血出:柳絮封之。即止。(《外臺秘要》)。
面上膿瘡:柳絮、膩粉等分。以燈盞油調塗。(《普濟方》)。
走馬牙疳:楊花,燒存性,入麝香少許,搽。(《保幼大全》)。
大風癘瘡:楊花(四兩,搗成餅,貼壁上,待乾取下,米泔水浸一時取起,瓦焙研末)二兩,白花蛇、烏蛇各一條(去頭尾,酒浸取肉),全蠍、蜈蚣、蟾酥、雄黃各五錢,苦參、天麻各一兩,為末,水煎麻黃取汁熬膏,和丸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溫酒下。一日三服,以愈為度。
(孫氏《集效良方》)。腳多汗濕:楊花著鞋及襪內穿之。(《摘玄》)。
葉
【氣味】同華。
【主治】惡疥痂瘡馬疥,煎煮洗之,立愈。又療心腹內血,止痛(《別錄》)。煎水,洗漆瘡(弘景)。天行熱病,傳屍骨蒸勞,下水氣。煎膏,續筋骨,長肉止痛。主服金石人發大熱悶,湯火瘡毒入腹熱悶,及疔瘡(《日華》)。療白濁,解丹毒(時珍)。
【附方】舊一,新五。
小便白濁:清明柳葉煎湯代茶,以愈為度。(《集簡方》)。
小兒丹煩:柳葉一斤。水一斗,煮取汁三升,拓洗赤處,日七、八度。(《子母秘錄》)。
眉毛脫落:垂柳葉陰乾為末,每薑汁於鐵器中調,夜夜摩之。(《聖惠方》)。
猝得惡瘡不可名識者:柳葉或皮,水煮汁,入少鹽,頻洗之。(《肘後方》)。
面上惡瘡:方同上。
痘爛生蛆:嫩柳葉鋪席上臥之,蛆盡出而愈也。(李樓《奇方》)
枝及根白皮
【氣味】同華。
【主治】痰熱淋疾。可為浴湯,洗風腫瘙癢。煮酒,漱齒痛(蘇恭)。小兒一日、五日寒熱,煎枝浴之(藏器)。
煎服,治黃疸白濁。酒煮,熨諸痛腫,去風止痛消腫(時珍)。
【發明】頌曰:柳枝、皮及根亦入藥。
葛洪《肘後方》:治癰疽、腫毒、妒乳等多用之。韋宙《獨行方》:主疔瘡及反花瘡,並煎柳枝、葉作膏塗之。今人作浴湯、膏藥、牙齒藥,亦用其枝為最要之藥。
時珍曰:柳枝去風消腫止痛。其嫩枝削為牙杖,滌齒甚妙。
【附方】舊十,新十。
黃疸初起:柳枝,煮濃汁半升,頓服。(《外臺秘要》)
脾胃虛弱,不思飲食,食下不化,病似翻胃噎膈:清明日取柳枝一大把熬湯,煮小米作飯,灑面滾成珠子,曬乾,袋懸風處。每用燒滾水隨意下米,米沉住火,少時米浮,取看無硬心則熟,可頓食之。久則面散不黏矣,名曰絡索米。(楊起《簡便方》)。
走注氣痛:氣痛之病,忽有一處如打撲之狀,不可忍,走注不定,靜時,其處冷如霜雪,此皆暴寒傷之也。以白酒煮楊柳白皮,暖熨之。有赤點處,鑱去血妙。凡諸猝腫急痛,熨之皆即止。(姚增坦《集驗方》)。
風毒猝腫:方同上。
白話文:
[柳]
柳絮
- **金瘡出血:**用柳絮敷在傷口上,血馬上就能止住。
- **臉上的膿瘡:**將柳絮和膩粉等量混合,用燈盞油調勻後塗在患處。
- **走馬牙疳:**將楊花(柳絮)燒成炭,加入少量麝香,塗抹在患處。
- **大風癘瘡(麻風病):**取四兩楊花搗成餅狀,貼在牆上等它乾燥後取下,用米泔水浸泡一小時後取出,再用瓦片烘乾研磨成粉末,取二兩。另外準備白花蛇、烏蛇各一條(去除頭尾,用酒浸泡取肉),全蠍、蜈蚣、蟾酥、雄黃各五錢,苦參、天麻各一兩,全部研成粉末。用水煎麻黃取汁熬成膏,將所有粉末與藥膏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再用硃砂包裹。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酒送服,一天三次,直到病情痊癒為止。
- **腳多汗濕:**將楊花放入鞋子或襪子中穿著。
柳葉
-
**氣味:**與柳絮相同。
-
**主治:**能治療惡性疥瘡、痂瘡、馬疥等皮膚病,煎煮後清洗患處,效果顯著。還能治療體內出血、止痛。煎水清洗可以治療漆瘡。能治療流行性熱病、傳屍骨蒸勞(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水腫等症狀。煎成藥膏,能續接筋骨,促進肌肉生長,止痛。對於服用金石藥物後出現高熱煩悶、湯火燙傷毒素入腹導致的發熱煩悶,以及疔瘡等也有療效。能治療白濁(尿液混濁),解丹毒。
-
附方:
-
**小便白濁:**用清明時節的柳葉煎湯代替茶飲用,直到病情痊癒為止。
-
**小兒丹毒煩躁:**取柳葉一斤,用水一斗煮成三升藥汁,用藥汁擦洗皮膚發紅的地方,一天七八次。
-
**眉毛脫落:**將垂柳葉陰乾研磨成粉末,每次用薑汁在鐵器中調勻,每晚塗抹在患處。
-
**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惡瘡:**用柳葉或柳樹皮煮水,加入少量鹽,頻繁清洗患處。
-
**臉上的惡瘡:**方法同上。
-
**痘瘡潰爛生蛆:**將嫩柳葉鋪在席子上,讓患者躺在上面,蛆蟲就會自動爬出,病就好了。
柳枝及根白皮
- **氣味:**與柳絮相同。
- **主治:**能治療痰熱引起的淋病。可以煮成藥湯洗浴,治療風腫瘙癢。用酒煮後漱口,可以治療牙痛。用柳枝煎水洗浴可以治療小兒一日、五日的寒熱症狀。煎服可以治療黃疸和白濁。用酒煮過後熨敷可以治療各種痛腫,祛風止痛消腫。
- 發明:
- 柳枝、柳皮和柳根都可以入藥。
- 葛洪《肘後方》:治療癰疽、腫毒、乳房腫痛等疾病時多用柳枝。韋宙《獨行方》:主要治療疔瘡和反花瘡(一種潰爛的皮膚病),用柳枝和柳葉煎成膏藥塗抹。現在人們用柳枝煮水洗浴、製作膏藥和牙齒藥,認為柳枝是最重要的藥材。
- 李時珍說:柳枝能祛風消腫止痛。用嫩柳枝削成牙籤清潔牙齒,效果很好。
- 附方:
- **黃疸初期:**用柳枝煮成濃汁半升,一次性頓服。
- **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吃下難以消化,類似反胃噎嗝的疾病:**在清明日採摘一大把柳枝熬湯,用湯煮小米做飯,將米飯灑在麵粉上滾成珠子狀,曬乾後用袋子裝好掛在通風處。每次用時取適量米珠,用開水煮一下,等米珠沉下去後用小火慢煮,稍後米珠浮起,取出查看米珠無硬心就熟了,可以一次性吃完。吃久了面粉散開就不會黏在一起了,這種米飯叫做絡索米。
- **走注氣痛:**氣痛這種病,突然某處像被擊打一樣疼痛難忍,疼痛位置不固定,靜止時疼痛處冰涼如霜雪,這是因為受寒引起的。用白酒煮楊柳白皮,溫熱後熨敷患處。如果出現紅點,可以用針刺破放血,效果更佳。凡是突然發生的腫痛急痛,用此法熨敷都能立即止痛。
- **風毒引起的突然腫脹:**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