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木部第三十五卷 (29)

回本書目錄

木部第三十五卷 (29)

1.

崩中赤白,不問遠近:取槐枝燒灰,食前酒下方寸匕,日二服。(《梅師方》)。

胎動欲產,日月未足者:取槐樹東引枝,令孕婦手把之,即易生。(《子母秘錄》)。

陰瘡濕癢:槐樹北面不見日枝,煎水洗三、五遍。冷再暖之。(孟詵《必效方》)。

木皮、根白皮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爛瘡,喉痹寒熱(《別錄》)。煮汁,淋陰囊墜腫氣痛。煮漿水,漱口齒風疳䘌血(甄權)。治中風皮膚不仁,浴男子陰疝卵腫,浸洗五痔,一切惡瘡,婦人產門癢痛,及湯火瘡。煎膏,止痛長肉,消癰腫(大明)。煮汁服,治下血(蘇頌)。

【附方】舊四,新二。

中風身直,不得屈伸反復者:取槐皮黃白者切之,以酒或水六升,煮取二升,稍稍服之。(《肘後方》)

破傷中風:避陰槐枝上皮,旋刻一片,安傷處,用艾灸皮上百壯。不痛者灸至痛,痛者灸至不痛,用手摩之。(《普濟》)風蟲牙痛:槐樹白皮一握切,以酪一升煮,去滓,入鹽少許,含漱。(《廣濟方》)陰下濕癢:槐白皮炒,煎水日洗。(《生生方》)痔瘡有蟲作癢,或下膿血:多取槐白皮濃煮汁,先熏後洗。

良久欲大便,當有蟲出,不過三度即愈。仍以皮為末,綿裹納下部中。(《梅師方》)。蠼螋惡瘡:槐白皮醋浸半日,洗之。(孫真人《千金翼》)。

槐膠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一切風,化涎,肝臟風,筋脈抽掣,及急風口噤,或四肢不收頑痹,或毒風周身如蟲行,或破傷風,口眼偏斜,腰脊強硬。任作湯、散、丸、煎,雜諸藥用之。亦可水煮和藥為丸(《嘉祐》)。煨熱,綿裹塞耳,治風熱聾閉(時珍)。

槐耳

見菜部木耳。

白話文:

**崩漏赤白(不論病程長短):**取槐樹枝燒成灰,在飯前用酒送服一小匙的量,一天服用兩次。

**懷孕胎動不安,但預產期未到:**取槐樹向東生長的樹枝,讓孕婦用手握住它,就能容易生產。

**陰部生瘡濕癢:**取槐樹向北生長、曬不到太陽的樹枝,用水煎煮後清洗患處三到五次。水冷了就再加熱。

樹皮、根部白皮

**【味道】**苦,性平,無毒。

**【主要功效】**治療瘡瘍潰爛,咽喉腫痛、發冷發熱。煎煮汁液,用來淋洗陰囊腫脹疼痛。將樹皮煮於米漿水中,漱口可以治療牙齒受到風邪侵襲、牙齦潰爛出血。治療中風導致皮膚麻木不仁,用來洗澡可以治療男性陰部疝氣、睪丸腫大,浸泡清洗痔瘡,以及各種惡瘡、婦女產門搔癢疼痛、還有湯火燙傷。煎煮成膏狀,可以止痛、促進肌肉生長,消除癰腫。煎煮汁液服用,可以治療下血。

**【附方】**舊有四個,新有二個。

**中風導致身體僵直,無法彎曲伸展:**取槐樹皮偏黃白色的部分切碎,用酒或水六升,煮到剩二升,慢慢服用。

**外傷感染中風:**取避陰的槐樹枝上的皮,旋轉刻下一片,貼在傷口處,在樹皮上用艾草灸一百壯。不痛的灸到痛,痛的灸到不痛,然後用手按摩。

**風蟲引起的牙痛:**取一把槐樹白皮切碎,用一升酪煮,去除殘渣,加入少許鹽,含在口中漱口。

**陰部濕癢:**槐樹白皮炒過,煎水每天清洗。

**痔瘡有蟲搔癢,或排出膿血:**多取槐樹白皮,濃煎煮汁,先用蒸汽熏蒸患部,然後清洗。過一會兒想排便時,就會有蟲排出,不超過三次就會痊癒。仍然將樹皮磨成粉末,用棉布包裹塞入肛門。

**蠼螋(一種昆蟲)引起的惡瘡:**槐樹白皮用醋浸泡半天,用來清洗患處。

槐樹膠

**【味道】**苦,性寒,無毒。

**【主要功效】**治療各種風邪,化解痰涎,肝臟風邪,筋脈抽搐,以及急風導致口噤,或者四肢不能活動麻木,或風毒侵襲全身像蟲在爬行,或破傷風,口眼歪斜,腰背僵硬。可以任意用湯、散、丸、煎等形式,與其他藥物一起使用。也可以用水煮後和藥物製成藥丸。煨熱後,用棉布包裹塞住耳朵,可以治療風熱引起的耳聾。

槐耳

請參看菜部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