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木部第三十四卷 (10)
木部第三十四卷 (10)
1. 松
三十年痢:赤松上蒼皮一斗,為末。面粥和服一升,日三。不過一斗,救人。(《聖惠方》)
金瘡杖瘡:赤龍鱗(即古松皮),煅存性,研末。搽之,最止痛。(《永類鈐方》)
小兒頭瘡浸濕,名胎風瘡:古松上自有赤厚皮,入豆豉少許,瓦上炒存性,研末,入輕粉、香油調,塗之。(《經驗良方》)
松實,見果部。
艾納,見草部苔類桑花下。
松蕈,見菜部香蕈下。
白話文:
松
三十年的痢疾:取紅松樹皮最外層的粗皮一斗,磨成粉末。用米粥調和後服用一升,每天三次。但用量不要超過一斗,可以救人。(出自《聖惠方》)
刀傷或棍棒傷:將紅龍鱗(也就是古松樹皮)燒到只剩灰,磨成粉末。塗抹在傷口上,最能止痛。(出自《永類鈐方》)
小孩頭上濕疹,俗稱胎風瘡:取古松樹上自然脫落的紅色厚皮,加入少許豆豉,在瓦片上炒到只剩灰,磨成粉末,再加入少許輕粉和香油調和,塗抹在患處。(出自《經驗良方》)
松子,在果實類的章節中介紹。
艾納(一種植物),在草本類的苔類桑花下介紹。
松蕈,在蔬菜類的香蕈下介紹。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