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果部第三十二卷 (7)

回本書目錄

果部第三十二卷 (7)

1. 胡椒

霍亂吐瀉:孫真人:用胡椒三十粒,以飲吞之。《直指方》:用胡椒四十九粒,綠豆一百四十九粒。研勻,木瓜湯服一錢。

反胃吐食:戴原禮方:用胡椒醋浸,曬乾,如此七次,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醋湯下。《聖惠方》:用胡椒七錢半,煨姜一兩,水煎,分二服。《是齋百一方》:用胡椒、半夏(湯泡)等分,為末,薑汁糊丸梧桐子大。每薑湯下三十丸。

夏月冷瀉及霍亂:用胡椒碾末,飯丸梧桐子大。每米飲下四十丸。(《衛生易簡方》)

赤白下痢:胡椒、綠豆各一歲一粒,為末,糊丸梧桐子大。紅用生薑、白用米湯下。(《集簡方》)

大小便閉,關格不通,脹悶二、三日則殺人:胡椒二十一粒,打碎,水一盞,煎六分,去滓,入芒硝半兩,煎化服。(《總錄》)

小兒虛脹:塌氣丸:用胡椒一兩,蠍尾半兩。為末,麵糊丸粟米大。每服五七丸,陳米飲下。一加萊菔子半兩。(錢乙方)虛寒積癖在背膜之外,流於兩脅,氣逆喘急,久則營衛凝滯,潰為癰疽,多致不救:用胡椒二百五十粒,蠍尾四個,生木香二錢半,為末,粟米飯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橘皮湯下。名磨積丸。(《濟生方》)

房勞陰毒:胡椒七粒,蔥心二寸半,麝香一分,搗爛,以黃蠟溶和,做成條子,插入陰內,少頃汗出即愈。(孫氏《集效方》)

驚風內釣:胡椒、木鱉子仁等分。為末,醋調黑豆末,和杵,丸綠豆大。每服三、四十丸,荊芥湯下。(《聖惠》)

發散寒邪:胡椒、丁香各七粒。碾碎,以蔥白搗膏,和塗兩手心,合掌握定,夾於大腿內側,溫覆取汗則愈。(《傷寒蘊要》)

傷寒咳逆,日夜不止,寒氣攻胃也:胡椒三十粒(打碎),麝香半錢,酒一鍾,煎半鍾,熱服。(《聖惠方》)

風蟲牙痛:《衛生易簡方》:用胡椒、蓽茇等分,為末,蠟丸麻子大。每用一丸,塞蛀孔中。《韓氏醫通》:治風、蟲、客寒,三般牙痛,呻吟不止。用胡椒九粒,綠豆十一粒,布裹捶碎,以絲綿包作一粒,患處咬定,涎出吐去,立愈。《普濟方》:用胡椒一錢半,以羊脂拌打四十丸,擦之追涎。

阿伽陀丸:治婦人血崩。用胡椒、紫檀香、鬱金、茜根、小柏皮等分。為末,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阿膠湯下。時珍曰:按《酉陽雜俎》:胡椒出摩伽陀國。此方之名,因此而訛者也。

沙石淋痛:胡椒、朴硝等分。為末。每服用二錢,白湯下,日二。名二拗散。(《普濟方》)

蜈蚣咬傷:胡椒,嚼封之,即不痛。(《多能鄙事》)

白話文:

胡椒

霍亂吐瀉:

孫真人說,用胡椒三十粒,用水吞服。《直指方》則說,用胡椒四十九粒,綠豆一百四十九粒,研磨成粉,用木瓜湯送服一錢。

反胃吐食:

戴原禮的藥方說,將胡椒用醋浸泡,曬乾,反覆七次,磨成粉,再用酒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用醋湯送服。《聖惠方》則說,用胡椒七錢半,煨過的生薑一兩,用水煎煮,分兩次服用。《是齋百一方》說,用胡椒、半夏(用湯浸泡過)等量,磨成粉,用薑汁調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薑湯送服三十丸。

夏天因寒冷引起的腹瀉或霍亂:

將胡椒磨成粉,用飯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米湯送服四十丸。(《衛生易簡方》)

赤白痢疾:

胡椒和綠豆,每歲各用一粒,磨成粉,用米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紅色痢疾用生薑湯送服,白色痢疾用米湯送服。(《集簡方》)

大小便不通,腹脹難受,兩三天就會危及生命:

用胡椒二十一粒,搗碎,用水一碗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加入芒硝半兩,煎煮至融化後服用。(《總錄》)

小兒虛脹:

塌氣丸的配方:用胡椒一兩,蠍子尾半兩,磨成粉,用麵糊製成小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丸,用陳米湯送服。也可以加入萊菔子半兩。(錢乙方)虛寒引起的積聚在背部肌肉外,流向兩側肋部,導致氣逆喘息,時間久了會使身體氣血凝滯,形成癰疽,多數情況下難以治癒:用胡椒二百五十粒,蠍子尾四個,生木香二錢半,磨成粉,用小米飯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橘皮湯送服,此藥丸稱為磨積丸。(《濟生方》)

性生活過度引起的陰部中毒:

用胡椒七粒,蔥心二寸半,麝香一分,搗爛,用黃蠟融化後混合,做成條狀,插入陰道內,一會兒出汗就會痊癒。(孫氏《集效方》)

驚風抽搐:

胡椒和木鱉子仁等量,磨成粉,用醋調和黑豆粉,一起搗成泥狀,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用荊芥湯送服。(《聖惠》)

驅散寒邪:

胡椒和丁香各七粒,磨碎,用蔥白搗成糊狀,塗在兩手心,合掌握住,夾在大腿內側,蓋上被子取汗就會痊癒。(《傷寒蘊要》)

傷寒咳嗽,日夜不停,是寒氣侵入胃部:

用胡椒三十粒(搗碎),麝香半錢,用酒一碗煎煮至半碗,熱服。(《聖惠方》)

風蟲引起的牙痛:

《衛生易簡方》說,用胡椒、蓽茇等量,磨成粉,用蠟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一丸塞入蛀牙孔中。《韓氏醫通》則說,治療因風、蟲、寒引起的各種牙痛,疼痛呻吟不止。用胡椒九粒,綠豆十一粒,用布包裹捶碎,再用絲綿包成一粒,咬在患處,讓唾液流出並吐掉,立刻見效。《普濟方》則說,用胡椒一錢半,用羊脂混合打製成四十丸,用來擦拭牙齦,以排出唾液。

阿伽陀丸:

治療婦女血崩。用胡椒、紫檀香、鬱金、茜根、小柏皮等量,磨成粉,用水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阿膠湯送服。時珍說,根據《酉陽雜俎》記載,胡椒產於摩伽陀國。這個藥丸的名字,就是由此地名的訛傳而來的。

砂石淋病,排尿疼痛:

胡椒和朴硝等量,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白開水送服,每天兩次。這個藥方稱為二拗散。(《普濟方》)

蜈蚣咬傷:

將胡椒嚼碎敷在傷口處,就不會疼痛。(《多能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