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果部第三十一卷 (3)

回本書目錄

果部第三十一卷 (3)

1. 荔枝

陰腎腫痛:荔枝核,燒研,酒服二錢。

腎腫如斗:荔枝核、青橘皮、茴香等分,各炒研。酒服二錢,日三。

【主治】痘瘡出不爽快,煎湯飲之。又解荔枝熱,浸水飲(時珍)。

【附方】新一。

赤白痢:荔枝殼、橡斗殼(炒)、石榴皮(炒)、甘草(炙)各等分。每以半兩,水一盞半,煎七分,溫服,日二服。(《普濟方》)

花及皮根

【主治】喉痹腫痛,用水煮汁,細細含咽,取瘥止(蘇頌。出崔元亮《海上方》)。

白話文:

荔枝

**陰腎腫痛:**將荔枝核燒過後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二錢(約6-12克)。

**腎臟腫大如斗:**將荔枝核、青橘皮、茴香等量,各自炒過後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二錢(約6-12克),一天服用三次。

荔枝殼

**主治:**痘瘡出得不順暢,煎湯服用。也能解荔枝的熱性,浸泡在水中飲用(李時珍所述)。

**附方:**新方一個。

**赤白痢:**將荔枝殼、橡斗殼(炒過)、石榴皮(炒過)、甘草(炙烤過)等量混合。每次用半兩(約15克)藥材,加入一盞半水煎煮至七分,溫服,一天服用兩次。(《普濟方》記載)

荔枝花及皮根

**主治:**喉嚨腫痛,用水煎煮取汁,慢慢含在口中吞嚥,直到痊癒。(蘇頌所述,出自崔元亮《海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