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果部第三十卷 (16)
果部第三十卷 (16)
1. 安石榴
【附方】新五。
腸滑久痢:黑神散:用酸石榴一個。煅煙盡,出火毒一夜,研末。仍以酸榴一塊,煎湯服,神效無比。
久瀉不止:方同上。(並《普濟方》)
痢血五色或膿或水,冷熱不調:酸石榴五枚(連子)。搗汁二升,每服五合,神妙。(《聖濟》)
小便不禁:酸石榴燒存性(無則用枝燒灰代之)。每服二錢,用柏白皮(切,焙)四錢,煎湯一盞,入榴灰,再煎至八分,空心溫服,晚再服。(《聖惠》)
捻鬚令黑:酸石榴結成時,就東南枝上揀大者一個,頂上開一孔,內水銀半兩於中,原皮封之,麻扎定,牛屎封護,待經霜摘下,傾出殼內水,以魚鰾籠指蘸水捻鬚,久久自黑也。(《普濟》)
酸榴皮
【修治】斅曰:凡使榴皮、葉、根,勿犯鐵,並不計乾溼,皆以漿水浸一夜,取出用,其水如墨汁也。
【氣味】同實。
【主治】止下痢漏精(《別錄》)。治筋骨風,腰腳不遂,行步攣急疼痛,澀腸。取汁點目,止淚下(權)。煎服,下蛔蟲(《藏器》)。止瀉痢,下血脫肛,崩中帶下(時珍)。
【附方】舊六,新四。
赤白痢下腹痛,食不消化者:《食療本草》:用醋榴皮,炙黃為末,棗肉或粟米飯和丸梧桐子大。每空腹米飲服三十丸,日三服,以知為度。如寒滑,加附子、赤石脂各一倍。《肘後方》:用皮燒存性,為末。每米飲服方寸匕,日三服,效乃止。
糞前有血,令人面黃:用酢石榴皮(炙),研末。每服二錢,用茄子枝煎湯服。(孫真人方)
腸滑久痢,神妙無比方也:用石榴一個劈破,炭火簇燒存性,出火毒,為末。每服一錢,別以酸石榴一瓣,水一盞,煎湯調服。(《經驗方》)
久痢久瀉:陳石榴皮酢者,焙研細末。每服二錢,米飲下。患二、三年或二、三月,百方不效者,服之便止,不可輕忽之也。(《普濟方》)
小兒風癇:大生石榴一枚,割去頂,剜空,入全蠍五枚,黃泥固濟,煅存性,為末。每服半錢,乳汁調下。或防風湯下,亦可。(《聖濟錄》)
猝病耳聾:八、九月間,取石榴一個,上作孔如球子大,內米醋令滿,以原皮蓋之,水和麵裹煨熟,取起去蓋,入少黑李子、仙沼子末,取水滴耳中,勿動。腦中若痛,勿驚。如此三夜,再作必通。案:唐慎微《本草》收採此方,云出孫真人。而黑李子不知為何物也,其仙沼子即預知子。
食榴損齒:石榴黑皮,炙黃,研末,棗肉和丸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三丸,白湯下,日二服。(《普濟》)
疔腫惡毒:以針刺四畔,用榴皮著瘡上,以面圍四畔,灸之,以痛為度。仍納榴末敷上急裹,經宿連根自出也。(《肘後百一方》)
腳肚生瘡初起如粟,搔之漸開,黃水浸淫,癢痛潰爛,遂致繞脛而成痼疾:用酸榴皮煎湯,冷定,日日掃之,取愈乃止。(《醫學正宗》)
白話文:
安石榴
【附方】
新的五個方子:
- 腸道滑瀉、長期痢疾: 使用「黑神散」。取一個酸石榴,燒到變成炭,去除火毒(放置一夜),研磨成粉末。另外再取一塊酸石榴,煎湯服用,效果極佳。
- 長期腹瀉不止: 用法同上方。(出自《普濟方》)
- 痢疾出血,排出五種顏色(或膿或水),忽冷忽熱: 取五個酸石榴(連籽),搗爛取汁兩升,每次服用五合,效果神奇。(出自《聖濟總錄》)
- 小便失禁: 將酸石榴燒至保留藥性(如果沒有酸石榴,可用石榴枝燒成灰代替)。每次服用二錢,用柏樹白皮(切片,烘烤)四錢,煎湯一碗,加入石榴灰,再煎到剩八分,空腹溫服,晚上再服一次。(出自《聖惠方》)
- 使鬍鬚變黑: 在酸石榴結成果實的時候,選擇東南枝上較大的石榴一個,在頂部開一個孔,放入半兩水銀,用原來的皮封好,用麻繩紮緊,再用牛糞封護。等到霜降後摘下,倒出殼裡的水,用魚鰾(動物的皮)蘸水塗抹鬍鬚,久了鬍鬚自然會變黑。(出自《普濟方》)
酸石榴皮
【炮製】
斅說:凡是使用石榴皮、葉、根,都不要接觸鐵器,不論乾濕,都要用米漿水浸泡一夜,取出使用,浸泡的水會變成墨汁一樣的顏色。
【氣味】
和石榴果實相同。
【主治】
止瀉痢、遺精(出自《名醫別錄》)。治療筋骨風痛、腰腿不靈活、行走困難、肌肉攣縮疼痛,收斂腸道。取汁滴眼,止住流淚(出自《藥性論》)。煎服,可驅除蛔蟲(出自《本草拾遺》)。止瀉痢、下血、脫肛、崩漏、白帶(出自《本草綱目》)。
【附方】
原有的六個方子,加上新的四個方子:
- 赤痢、白痢、腹痛、消化不良: 《食療本草》記載:用醋浸泡過的石榴皮,烤黃研成粉末,用棗肉或小米飯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用米湯服用三十丸,每日三次,直到病好為止。如果屬於寒性、滑瀉,可加入附子、赤石脂各一份。 《肘後方》記載:將石榴皮燒至保留藥性,研成粉末。每次用米湯服用一匙,每日三次,見效就停止。
- 大便前有血,導致面色發黃: 用醋浸泡過的石榴皮(烤過),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茄子枝煎湯送服。(出自孫真人方)
- 腸道滑瀉、長期痢疾,療效神奇的方子: 將一個石榴劈開,用炭火燒至保留藥性,去除火毒,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另外用一瓣酸石榴,加一碗水煎湯調服。(出自《經驗方》)
- 長期痢疾、長期腹瀉: 用陳年石榴皮(醋泡過),烘烤後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送服。如果患病二、三年或二、三個月,百般醫治無效者,服用此方就能止住,不可輕視。(出自《普濟方》)
- 小兒風癇: 取一個大石榴,割去頂部,挖空,放入五個全蠍,用黃泥封固,燒至保留藥性,研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母乳調服。也可以用防風湯送服。(出自《聖濟總錄》)
- 突發性耳聾: 在八、九月間,取一個石榴,在上面開一個像球那麼大的孔,倒入米醋使之滿溢,用原來的石榴皮蓋好,用水和麵裹起來煨熟,取出後去掉蓋子,放入少許黑李子末、仙沼子(預知子)末,取水滴入耳朵,不要動。如果腦中疼痛,不要驚慌。這樣做三個晚上,一定可以恢復聽力。註:唐慎微《本草》收錄此方,說出自孫真人。但黑李子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仙沼子就是預知子。
- 吃石榴損害牙齒: 將石榴的黑色外皮,烤黃,研成粉末,用棗肉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服用三丸,用白開水送服,每天兩次。(出自《普濟方》)
- 疔瘡腫痛、惡毒: 用針在疔瘡四周刺破,用石榴皮敷在瘡上,用麵團圍住四周,用艾灸燒灼,以感到疼痛為度。然後把石榴粉末敷在上面,迅速包紮好,過一夜,疔瘡就能連根拔出。(出自《肘後百一方》)
- 腳踝處長出像粟米一樣的瘡,搔抓後逐漸擴大,流出黃水,浸潤周圍,癢痛潰爛,最後蔓延到小腿形成頑固的疾病: 用酸石榴皮煎湯,放涼,每天擦洗患處,直到痊癒為止。(出自《醫學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