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果部第三十卷 (1)

回本書目錄

果部第三十卷 (1)

1. 果部第三十卷

2. 果之二

(山果類三十四種)

白話文:

果實篇之二(山果類,共三十四種)

3.

(《別錄》下品)

【釋名】快果、果宗、玉乳、蜜父。

震亨曰: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也。

弘景曰:梨種殊多,並皆冷利,多食損人,故俗人謂之快果,不入藥用。

【集解】頌曰:梨,處處皆有,而種類殊別。醫方相承,用乳梨、鵝梨。乳梨,出宣城,皮厚而肉實,其味極長;鵝梨,河之南北州郡皆有之,皮薄而漿多,味差短,其香則過之。其餘水梨、消梨、紫糜梨、赤梨、青梨、茅梨、甘棠梨、御兒梨之類甚多,俱不入藥也。一種桑梨,惟堪蜜煮食之,止口乾,生食不益人,冷中。

又有紫花梨,療心熱。唐武宗有此疾,百藥不效。青城山邢道人以此梨絞汁進之,帝疾遂愈。復求之,不可得。常山郡忽有一株,因緘封以進。帝多食之,解煩燥殊效。歲久木枯,不復有種,今人不得而用之矣。

時珍曰:梨樹高二、三丈,尖葉光膩有細齒,二月開白花如雪六出。上巳無風則結實必佳。故古語云:上巳有風梨有蠹,中秋無月蚌無胎。賈思勰言:梨核每顆有十餘子,種之惟一、二子生梨,余皆生杜,此亦一異也。杜,即棠梨也。梨品甚多,必須棠梨、桑樹接過者,則結子早而佳。

梨有青、黃、紅、紫四色。乳梨,即雪梨;鵝梨,即綿梨;消梨,即香水梨也。俱為上品,可以治病。御兒梨,即玉乳梨之訛。或云御兒一作語兒,地名也,在蘇州嘉興縣,見《漢書注》。

其他青皮、早谷、半斤、沙糜諸梨,皆粗澀不堪,只可蒸煮及切烘為脯爾。一種醋梨,易水煮熟,則甜美不損人也。昔人言梨,皆以常山真定、山陽鉅野、梁國睢陽、齊國臨淄、鉅鹿、弘農、京兆、鄴都、洛陽為稱。蓋好梨多產於北土,南方惟宣城者為勝。故司馬遷《史記》云:淮北、滎南、河濟之間,千株梨其人與千戶侯等也。

又魏文帝詔云:真定御梨大如拳,甘如蜜,脆如菱,可以解煩釋悁。辛氏《三秦記》云:含消梨大如五升器,墜地則破,須以囊承取之。漢武帝嘗種於上苑。此又梨之奇品也。《物類相感志》言:梨與蘿蔔相間收藏,或削梨蒂插於蘿蔔上藏之,皆可經年不爛,今北人每於樹上包裹,過冬乃摘,亦妙。

【氣味】甘、微酸,寒,無毒。多食令人寒中萎困。金瘡、乳婦、血虛者,尤不可食。

志曰:《別本》云:梨,甘寒,多食成冷痢。桑梨:生食冷中,不益人。

【主治】熱嗽,止渴。切片貼燙火傷,止痛不爛(蘇恭)。治客熱,中風不語,治傷寒熱發,解丹石熱氣、驚邪,利大小便(《開寶》)。除賊風,止心煩氣喘熱狂。作漿,吐風痰(大明)。猝喑風不語者,生搗汁頻服。胸中痞塞熱結者,宜多食之(孟詵)。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時珍)。

白話文:

梨有多種名稱,例如快果、果宗、玉乳、蜜父。梨的特性是通利,能使體內之物順利排出。梨的種類繁多,都性寒利,吃太多會傷身,所以民間稱之為快果,不作為藥材使用。

梨的產地遍布各地,種類也各不相同。醫方常用的是乳梨和鵝梨。乳梨產自宣城,皮厚肉實,味道持久;鵝梨在黃河南北各州郡都有,皮薄多汁,味道稍短,但香味更勝一籌。此外還有水梨、消梨、紫糜梨、赤梨、青梨、茅梨、甘棠梨、御兒梨等許多種類,都不入藥。有一種桑梨,只適合蜜煮食用,能止口乾,生吃則對身體無益,反而會傷寒。

還有一種紫花梨,可以治療心熱。唐武宗曾患此病,百藥無效,後來一位青城山的道士用此梨榨汁給他服用,病情便痊癒了。後來人們又尋覓此梨,卻難以找到。直到常山郡突然出現一株,才被進貢給皇帝。皇帝多吃此梨,能有效緩解煩躁。但多年後此樹枯死,便再無此種梨了。

梨樹高二三丈,葉子尖銳光滑,邊緣有細小的鋸齒,二月開花,花白如雪,花瓣六片。清明節當天無風,則梨子收成必定良好。古語云:「清明有風梨有蠹,中秋無月蚌無胎。」梨核內有多粒種子,但種下去通常只有一兩粒能長成梨樹,其餘則長成杜梨(棠梨),這也是梨樹的奇特之處。梨樹品種很多,用棠梨或桑樹嫁接的梨樹,結果早且果實品質佳。

梨有青、黃、紅、紫四種顏色。乳梨即雪梨;鵝梨即綿梨;消梨即香水梨,都是上品,可以入藥。御兒梨是玉乳梨的訛稱,也有人說御兒是地名,在蘇州嘉興縣,見於《漢書注》。

其餘的青皮梨、早谷梨、半斤梨、沙糜梨等,都比較粗糙,只能蒸煮或切片烘乾做成梨脯。還有一種醋梨,用水煮熟後,則甜美可口,不會傷身。古人認為梨的產地以常山真定、山陽鉅野、梁國睢陽、齊國臨淄、鉅鹿、弘農、京兆、鄴都、洛陽等地為最佳,因為優質梨多產於北方,南方只有宣城所產的梨比較好。司馬遷《史記》記載:「淮北、滎南、河濟之間,千株梨其人與千戶侯等也。」魏文帝也曾下詔讚揚真定御梨,其大小如拳,甘甜如蜜,脆如菱角,能解煩釋愁。辛氏《三秦記》記載,含消梨大如五升的器皿,落地即破,需用布袋盛裝。漢武帝曾在上苑種植此梨,是梨中珍品。《物類相感志》記載,梨和蘿蔔一起存放,或將削下的梨蒂插在蘿蔔上一起存放,都能使它們保存很久而不腐爛,北方人常在樹上包裹梨子過冬後再採摘,也是一種妙法。

梨味甘微酸,性寒,無毒。但多吃會讓人感到寒冷、疲倦。傷口、哺乳期婦女、血虛的人尤其不宜食用。

梨性甘寒,多吃會引起腹瀉。桑梨生吃會傷寒,對身體無益。

梨可以治療熱咳,止渴。切片外敷燙傷,止痛且不留疤痕。梨可以治療外感熱邪、中風失語、傷寒發熱,解丹石毒熱及驚邪,通利大小便。梨能祛風邪,止心煩、氣喘、熱狂。梨汁可以治療中風痰症。突然失語者,可用鮮梨搗汁頻服。胸中痞塞熱結者,宜多吃梨。梨能潤肺清心,化痰降火,解瘡毒、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