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果部第二十九卷 (22)
果部第二十九卷 (22)
1. 慄
弘景曰:相傳有人患腰腳弱,往慄樹下食數升,便能起行。此是補腎之義,然應生啖。若服餌則宜蒸曝之。
宗奭曰:慄之補腎,為其味鹹,又滯其氣也。
時珍曰:慄於五果屬水。水潦之年則慄不熟,類相應也。有人內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慄二、三十枚,頓愈。腎主大便,慄能通腎,於此可驗。《經驗後方》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慄懸干,每旦吃十餘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蓋風乾之慄,勝於日曝,而火煨油炒,勝於煮蒸。
仍須細嚼,連液吞嚥,則有益。若頓食至飽,反致傷脾矣。按:蘇子由詩云: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慄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此得食慄之訣也。王禎《農書》云:《史記》載:秦飢,應侯請發五苑棗、慄。則本草慄厚腸胃、補腎氣、令人耐飢之說,殆非虛語矣。
【附方】舊三,新五。
小兒疳瘡:生嚼栗子敷之。(《外臺》)。
葦刺入肉:方同上。
馬汗入肉成瘡者。方同上。(《勝金方》)。
馬咬成瘡:獨顆栗子燒研敷之。(《醫說》)。
熊虎爪傷:嚼慄敷之。(《肘後》)。
小兒口瘡:大慄煮熟,日日與食之,甚效。(《普濟》)。
衄血不止:宣州大慄七枚刺破,連皮燒存性,出火毒,入麝香少許研勻。每服二錢,溫水下。(《聖濟總錄》)。
金刃斧傷:用獨殼大慄研傅,或倉卒嚼敷亦可。(《集簡方》)。
慄荴(音孚),恭曰:慄內薄皮也。
【氣味】甘,平,澀,無毒。
【主治】搗散,和蜜塗面,令光急去皺紋(蘇恭)。
【附方】新二。
骨鯁在咽:栗子內薄皮燒存性,研末,吹入咽中即下。《聖濟總錄》:用栗子肉上皮半兩(為末),鮎魚肝一個,乳香二錢半,同搗,丸梧子大。看鯁遠近,以線系綿裹一丸,水潤吞之,提線釣出也。
慄殼(慄之黑殼也)
【氣味】同荴。
【主治】反胃消渴,煮汁飲之(孟詵)。煮汁飲,止瀉血(大明)。
【附方】新一。
鼻衄不止,累醫不效。慄殼燒存性,研末,粥飲服二錢。(《聖惠方》)
毛球(慄外刺包也)
【主治】煮汁,洗火丹毒腫(蘇恭)。
花
【主治】瘰癧(吳瑞)。
樹皮
【主治】煮汁,洗沙蝨、溪毒(蘇恭)。療瘡毒(蘇頌)。治丹毒五色無常。剝皮有刺者,煎水洗之(孟詵。出《肘後方》)。
根
【主治】偏腎氣,酒煎服之(汪穎)。
白話文:
陶弘景說:相傳有人腰腿無力,在栗子樹下吃了幾升栗子,就能起身走路。這是補腎的功效,但應該生吃。如果要入藥,則適合蒸過再曬乾。
陳宗奭說:栗子之所以能補腎,是因為它味道鹹,而且會使氣滯。
李時珍說:栗子在五種水果中屬水性。水災多的年份,栗子就不會成熟,這是同類相應的道理。有人體內虛寒,嚴重腹瀉,讓他吃烤熟的栗子二、三十個,馬上就好。腎主管排泄,栗子能通腎,由此可以驗證。《經驗後方》記載治療腎虛導致腰腿無力,用袋子裝著生栗子懸掛風乾,每天早上吃十幾個,然後再吃豬腎粥來幫助,長期下來一定會強壯。風乾的栗子比曬乾的好,而用火烤、油炒的栗子又比煮、蒸的更好。
吃栗子還必須細嚼慢嚥,連同汁液一起吞下,這樣才會有益處。如果一次吃太飽,反而會傷害脾胃。蘇軾的弟弟蘇子由寫詩說:「老了自然添了腰腿病,山翁吃栗子是古老的秘方。客人來了告訴我早晚食用,慢慢吞嚥吸取白色的精華。」這就是吃栗子的訣竅。王禎在《農書》中提到,《史記》記載,秦國鬧饑荒,應侯請求打開五苑的棗子和栗子來賑災。因此,本草說栗子能增厚腸胃、補腎氣、使人耐飢,這絕非虛言。
【附方】舊有的三種,新增加五種。
治療小兒瘡癬:生嚼栗子敷在患處。(出自《外臺秘要》)
治療蘆葦刺入肉:方法同上。
治療馬汗浸入肉中形成的瘡:方法同上。(出自《勝金方》)
治療被馬咬傷形成的瘡:將一顆栗子燒成灰研磨後敷在患處。(出自《醫說》)
治療被熊或老虎爪子抓傷:嚼爛栗子敷在患處。(出自《肘後備急方》)
治療小兒口瘡:將大栗子煮熟,每天給他吃,效果很好。(出自《普濟方》)
治療流鼻血不止:將七顆宣州大栗子刺破,連皮燒成炭,去除火毒,加入少許麝香一起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用溫水送服。(出自《聖濟總錄》)
治療刀斧金屬外傷:用獨殼大栗子研磨後敷在患處,或是緊急時嚼爛敷上也可以。(出自《集簡方》)
栗荴(音同孚),指的是栗子內層薄皮。
【氣味】味道甘甜,性平,味澀,無毒。
【主治】將栗子薄皮搗成散狀,與蜂蜜調和後塗在臉上,能使皮膚光澤緊緻,去除皺紋。(出自蘇恭)
【附方】新增加二種。
治療魚骨哽在喉嚨:將栗子內層薄皮燒成炭,研磨成末,吹入咽喉中就能將魚骨帶下。《聖濟總錄》記載:用栗子肉上的薄皮半兩(研磨成末),鮎魚肝一個,乳香二錢半,一起搗爛,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根據魚骨卡住的遠近,用線繫住棉花裹著藥丸,用水浸潤後吞下,然後將線拉出來。(將魚骨帶出)
栗殼(栗子的黑殼)
【氣味】與栗荴相同。
【主治】治療反胃、口渴,煮汁飲用(出自孟詵)。煮汁飲用,能止血瀉(出自《大明本草》)。
【附方】新增加一種。
治療流鼻血不止,多次治療無效:將栗子殼燒成炭,研磨成末,用粥送服二錢。(出自《聖惠方》)
毛球(栗子外層帶刺的包殼)
【主治】煮汁,用來清洗火丹毒腫。(出自蘇恭)
花
【主治】治療瘰癧。(出自吳瑞)
樹皮
【主治】煮汁,用來清洗沙蝨、溪毒。(出自蘇恭)治療瘡毒。(出自蘇頌)治療丹毒,使皮膚顏色不正常。剝下有刺的樹皮,煎水清洗患處。(出自孟詵,出自《肘後備急方》)
根
【主治】治療偏腎氣,用酒煎服。(出自汪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