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菜部二十八卷 (7)
菜部二十八卷 (7)
1. 苦瓠
風痰頭痛:苦瓠膜取汁,以葦管灌入鼻中,其氣上衝腦門,須臾惡涎流下,其病立愈除根,勿以昏運為疑。乾者浸汁亦效,其子為末吹入亦效。年久頭風皆愈。(《普濟方》)。
鼻窒氣塞:苦壺盧子為末,醇酒浸之,夏一日,冬七日。日日少少點之。(《聖惠方》)。
眼目昏暗:七月七日,取苦瓠白瓤絞汁一合,以酢二升,古錢七文,同以微火煎減半。每日取沫納眥中,神效。(《千金》)。
胬肉血翳:秋間取小柄壺盧,或小藥壺盧,陰乾,於緊小處鋸斷,內挖一小孔如眼孔大。遇有此病,將眼皮上下用手掙開,將壺盧孔合定。初雖甚痛苦,然瘀肉、血翳皆漸下,不傷睛也。(劉松石《經驗方》)。
齒䘌口臭:苦瓠子為末,蜜丸半棗大。每旦漱口了,含一丸,仍塗齒齦上,涎出,吐去妙。(《聖惠方》)。
風蟲牙痛:壺盧子半升。水五升,煎三升,含漱之。莖葉亦可。不過三度。(《聖惠方》)
惡瘡癬癩,十年不瘥者:苦瓠一枚,煮汁搽之,日三度。(《肘後方》)
九瘻有孔:苦瓠四枚,大如盞者,各穿一孔如指大,湯煮十數沸,取一竹筒長一尺,一頭插瓠孔中,一頭注瘡孔上,冷則易之,用遍乃止。(《千金方》)。
痔瘡腫痛:苦壺盧、苦蕒菜煎湯,先熏後洗,乃貼熊膽、密陀僧、膽礬、片腦末,良。(《摘玄方》)。
下部懸癰:擇人神不在日,空心用井華水調百藥煎末一碗服之。微利後,卻用秋壺盧(一名苦不老,生在架上而苦者)切片置瘡上,灸二七壯。肅端式病此連年,一灸遂愈。(《永類鈐方》)。
卒中蠱毒,或吐血,或下血,皆如爛肝者:苦瓠一枚。水二升,煮一升服,立吐即愈。又方:用苦酒一升,煮令消,服之取吐,神驗。(《肘後方》)。
死胎不下:苦壺盧燒存性,研末。每服一錢,空心熱酒下。(《海上名方》)。
聤耳出膿:干瓠子一分,黃連半錢,為末。以綿先繳淨,吹入半字,日二次。(《聖惠方》)。
鼻中息肉:苦壺盧子、苦丁香等分,入麝香少許,為末。紙捻點之。(《聖惠方》)。
花
【主治】一切瘻瘡,霜後收曝,研末敷之(時珍)。
蔓
【主治】麻瘡,煎湯浴之即愈(時珍。出仇遠《稗史》)。
【附方】新一。
小兒白禿:瓠藤同裹鹽,荷葉煎濃汁洗,三、五次愈。(《總錄》)
白話文:
[苦瓠]
**風寒引起的頭痛:**取苦瓠的內膜汁液,用蘆葦管灌入鼻孔中,藥氣會衝到頭頂,很快就會流出很多帶有痰的黏液,這樣病就能立刻痊癒,而且徹底根除,不要因為一時頭暈就懷疑這個方法。如果用的是乾的苦瓠膜,浸泡後取汁液使用也有效果。將苦瓠的種子磨成粉末吹入鼻孔,也有相同效果。長年的頭風都能治好。(《普濟方》)
**鼻塞不通:**將苦瓠的種子磨成粉末,用濃酒浸泡,夏天泡一天,冬天泡七天。每天少量滴入鼻中。(《聖惠方》)
**眼睛昏花不明:**在農曆七月初七,取苦瓠的白色內瓤絞汁約20毫升,加入醋約400毫升,和七枚古錢幣,用小火煮到剩下約一半的量。每天取泡沫滴入眼角,效果神奇。(《千金方》)
**眼翳和血絲:**秋天取小葫蘆或小藥葫蘆,陰乾後在最緊縮的地方鋸斷,在葫蘆內挖一個像眼孔大小的洞。如果有人有這種病,將眼皮上下撐開,將葫蘆的孔對準眼睛。剛開始可能會很痛,但瘀肉和血絲會逐漸消退,不會傷到眼睛。(劉松石《經驗方》)
**牙齦腫痛和口臭:**將苦瓠的種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半顆棗子大小的藥丸。每天早晨漱口後,含一顆藥丸,並塗抹在牙齦上,等唾液出來後吐掉,效果很好。(《聖惠方》)
**風蟲引起的牙痛:**將苦瓠的種子約100毫升,用水約1000毫升煎煮成約600毫升,用來漱口。苦瓠的莖和葉也可以用,但最多用三次。(《聖惠方》)
**各種難以痊癒的惡瘡、癬、癩:**取一個苦瓠,煮汁液塗抹患處,每天三次。(《肘後方》)
**瘻管有孔洞:**取四個像小碗一樣大的苦瓠,每個都鑽一個像手指頭大小的孔,用熱水煮沸十幾次,取一根一尺長的竹筒,一頭插在葫蘆孔中,另一頭對著瘡孔,等冷了就換新的,直到用完。(《千金方》)
**痔瘡腫痛:**將苦葫蘆和苦蕒菜煎煮成湯,先用熱氣熏蒸,再用來清洗,然後貼上熊膽、密陀僧、膽礬、冰片粉,效果很好。(《摘玄方》)
**下部生瘡,如懸掛的癰:**選擇不在人神當值的日子,空腹用井水調和一碗百藥煎的粉末服用。輕微腹瀉後,再將秋天的葫蘆(又名苦不老,生長在架上,味道苦)切片敷在瘡上,用艾灸二七壯(十四壯)。曾經有個叫肅端式的人患這種病多年,一灸就好。(《永類鈐方》)
**突然中毒,或者吐血,或者拉血,像爛肝一樣:**用一個苦瓠,加水約400毫升煮成約200毫升服用,立刻就能吐出來,病就會好。另一個方法:用苦酒約200毫升,煮到濃稠,服用後催吐,效果神奇。(《肘後方》)
**死胎無法產出:**將苦葫蘆燒成炭,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4克,用溫熱的酒送服。(《海上名方》)
**耳朵流膿:**將乾葫蘆的種子約4克,黃連約2克,磨成粉末。用棉花將耳朵擦乾淨,然後吹入少量藥粉,每天兩次。(《聖惠方》)
**鼻息肉:**將苦葫蘆的種子和苦丁香等分,加入少量麝香,磨成粉末。用紙捻沾上藥粉點在息肉上。(《聖惠方》)
[苦瓠花]
**主治:**各種瘻瘡,在霜降後採收曬乾,磨成粉末敷在患處。(時珍)
[苦瓠藤蔓]
**主治:**麻疹,用藤蔓煎煮成湯洗浴,很快就好。(時珍。出自仇遠《稗史》)
[附方]
**小兒頭部白癬:**用葫蘆藤裹上鹽,和荷葉一起煎煮成濃汁清洗患處,洗三五次就好。(《總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