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菜部第二十六卷 (41)
菜部第二十六卷 (41)
1. 生薑
疔瘡腫毒:方見白芷下。
諸瘡痔漏,久不結痂:用生薑連皮切大片,塗白礬末,炙焦研細,貼之勿動,良。(《普濟》)。
產後血滯,衝心不下:生薑五兩,水八升,煮三升,分三服。(楊氏《產乳》)。
產後肉線:一婦產後用力,垂出肉線長三、四尺,觸之痛引心腹欲絕。一道人令買老薑連皮三斤,搗爛,入麻油二斤拌勻炒乾。先以熟絹五尺,折作方結。令人輕輕盛起肉線,使之屈曲作三團,納入產戶。乃以絹袋盛姜,就近熏之,冷則更換。熏一日夜縮入大半,二日盡入也。
云此乃魏夫人秘傳怪病方也。但不可使線斷,斷則不可治之矣。脈溢怪症:有人毛竅節次血出不止,皮脹如鼓,須臾目、鼻、口被氣脹合,此名脈溢。生薑自然汁和水各半盞服,即安。(夏子益《奇疾方》)。
姜皮
【氣味】辛,涼,無毒。
【主治】消浮腫腹脹痞滿,和脾胃,去翳(時珍)。
【附方】舊一。
拔白換黑:刮老生薑皮一大升,於久用油膩鍋內,不須洗刷,固濟勿令通氣。令精細人守之,文武火煎之,不得火急,自旦至夕即成矣,研為末。拔白後,先以小物點麻子大入孔中。或先點須下,然後拔之,以指捻入。三日後當生黑者,神效。李卿用之有驗。(蘇頌《圖經本草》)
葉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食鱠成症,搗汁飲,即消(張機)。
【附方】新一。
打傷瘀血:姜葉一升,當歸三兩,為末。溫酒服方寸匕,日三。(《範汪東陽方》)
白話文:
生薑
疔瘡腫毒:治療方法參見白芷條目下的說明。
各種瘡、痔瘡、漏管,長期不結痂:用帶皮生薑切成大片,塗上白礬末,烤焦後磨成細粉,貼在患處不要移動,效果很好。(出自《普濟方》)
產後血瘀,血衝心胸難以下降:用生薑五兩,加水八升煮到剩三升,分三次服用。(出自楊氏《產乳》)
產後肉線脫垂:一位婦女產後用力,導致子宮脫垂,垂出的肉線長三、四尺,觸摸時疼痛難忍,痛得心腹好像要斷裂一樣。一位道人教她買老薑帶皮三斤,搗爛,加入麻油二斤拌勻炒乾。先用熟絹五尺,摺疊成方形結。讓人輕輕捧起脫垂的肉線,使其彎曲成三團,放入陰道。然後用絹袋裝著薑,在附近熏蒸,冷了就更換。熏蒸一日一夜,肉線縮回大半,兩天就完全回去了。
據說是魏夫人的祕傳治療怪病的方法。但要注意不要讓肉線斷裂,一旦斷裂就無法治癒了。
脈溢怪症:有人毛孔不停出血,皮膚腫脹如鼓,很快眼睛、鼻子、嘴巴都被氣脹閉合,這叫做脈溢。用生薑自然榨取的汁液和水各半碗服用,即可痊癒。(出自夏子益《奇疾方》)
薑皮
【氣味】辛辣,性涼,無毒。
【主治】消除浮腫、腹部脹滿、消化不良,調和脾胃,去除眼翳。(李時珍所言)
【附方】舊方一則。
白髮變黑:刮取老生薑皮一大升,放在長期使用且油膩的鍋內,不用清洗,密封好不讓漏氣。讓心思細膩的人看守著,用文火和武火交替煎煮,不能太急,從早到晚就能完成,磨成粉末。長出白髮後,先用小物件沾取像麻子大小的粉末塞入毛孔中。或者先點在鬍鬚下,然後拔掉鬍鬚,再將粉末用手指捻入。三天後就會長出黑髮,效果神奇。李卿使用後有效驗。(出自蘇頌《圖經本草》)
葉
【氣味】辛辣,性溫,無毒。
【主治】吃了生魚片等食物造成的疾病,將薑葉搗爛取汁飲用,即可消除。(出自張仲景所言)
【附方】新增方一則。
跌打損傷、瘀血:用薑葉一升,當歸三兩,磨成粉末。用溫酒送服一小勺,每天三次。(出自《範汪東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