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菜部第二十六卷 (10)

回本書目錄

菜部第二十六卷 (10)

1.

火焰丹毒,從頭起者:生蔥汁塗之。

痔瘻作痛:蔥涎、白蜜和塗之,先以木鱉子煎湯熏洗,其冷如冰即效。一人苦此,早間用之,午刻即安也。(《唐仲舉方》)。

解鉤吻毒,面青口噤欲死:以蔥涕啖之,即解。(《千金》)。

【主治】通氣(孟詵)。療飽食房勞,血滲入大腸,便血腸澼成痔,曬乾,研末,每服二錢,溫酒下(時珍)。

【附方】舊一。

喉中腫塞,氣不通者:蔥須陰乾為末,每用二錢,入蒲州膽礬末一錢,和勻。每用一字,吹之。(杜壬方)

【主治】心脾痛如錐刀刺,腹脹。用一升,同吳茱萸一升,水一大升八合,煎七合,去滓,分三服,立效(頌,出崔元亮方)。

實,

【氣味】辛,大溫,無毒。

【主治】明目,補中氣不足(《本經》)。溫中益精(《日華》)。宜肺,歸頭(思邈)。

【附方】舊一。

眼暗補中:蔥子半斤、為末,每取一匙,水二升,煎湯一升半,去滓,入米煮粥食之。

亦可為末,蜜丸梧子大,食後米湯服一、二十丸,日三服。(《食醫心鏡》)

白話文:

蔥:

治療丹毒,從頭部開始的:用生蔥汁塗抹。

治療痔瘡疼痛:用蔥白汁和蜂蜜混合塗抹,先用木鱉子煎水熏洗,待其冷卻如冰即可見效。有人受此病痛折磨,早晨使用,中午就舒服了。(出自《唐仲舉方》)

解鉤吻毒,臉色青紫,口緊閉,快要死了:用蔥涕喂服,即可解毒。(出自《千金方》)

蔥須:

功效:通氣(孟詵)。治療飽食、房事過度導致血液滲入大腸,便血、腸道阻塞形成痔瘡,曬乾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李時珍)

方劑:舊方一則。

治療喉嚨腫塞,氣息不通:將蔥須陰乾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加入蒲州膽礬末一錢,混合均勻。每次用少許吹入喉嚨。(杜壬方)

蔥花:

功效:治療心脾疼痛如錐刀刺般,腹部脹痛。用蔥花一升,與吳茱萸一升,水一大升八合,煎煮至七合,去渣,分三次服用,很快見效。(出自崔元亮方,引自宋·寇宗奭《本草衍義》)

蔥實(蔥頭):

性味:辛,溫,無毒。

功效:明目,補益中氣不足(《本經》)。溫中益精(《日華子本草》)。益肺,入足厥陰肝經(巢元方)。

方劑:舊方一則。

治療眼睛昏暗,補益中氣:蔥頭半斤,研磨成粉,每次取一匙,加水二升,煎煮至一升半,去渣,加入米煮粥食用。

也可以研磨成粉,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飯後用米湯送服一二十丸,每天三次。(《食醫心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