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菜部第二十六卷 (4)
菜部第二十六卷 (4)
1. 韭
小兒胎毒:初生時,以韭汁少許灌之,即吐出惡水惡血,永無諸疾。(《四聲本草》)。
小兒腹脹:韭根搗汁,和豬脂煎服一合。間日一服,取愈。(《秘錄》)。
小兒患黃:韭根搗汁,日滴鼻中,取黃水取效。(同上)。
痘瘡不發:韭根煎湯服之。(《海上方》)。
產後嘔水,產後因怒哭傷肝,嘔青綠水:用韭葉一斤取汁,入薑汁少許,和飲,遂愈。(《摘玄方》)。
產後血運:韭菜切,安瓶中,沃以熱醋,令氣入鼻中,即省。(《丹溪心法》)。
赤白帶下:韭根搗汁,和童尿露一夜,空心溫服取效。(《海上仙方》)。
鼻衄不止:韭根、蔥根同搗棗大,塞入鼻中,頻易,兩三度即止。(《千金方》)。
五般瘡癬:韭根炒存性,搗末,以豬脂和塗之。數度愈。(《經驗方》)。
金瘡出血:韭汁和風化石灰曬乾。每用為末敷之效。(《瀕湖集簡方》)。
刺傷中水腫痛:煮韭熱拓之。(《千金》)。
漆瘡作癢:韭葉杵敷。(《斗門方》)。
猘狗咬傷:七日一發。三七日不發,乃脫也。急於無風處,以冷水洗淨,即服韭汁一碗。隔七日又一碗,四十九日共服七碗。須百日忌食酸、咸,一年忌食魚腥,終身忌食狗肉,方得保全。否則十有九死。徐本齋云:此法出《肘後方》。有瘋犬一日咬三人,只一人用此得活,親見有效。(《簡便》)。
百蟲入耳:韭汁灌之即出。(《千金方》)。
聤耳出汁:韭汁日滴三次。(《聖惠方》)。
牙齒蟲䘌:韭菜連根洗搗,同人家地板上泥和,敷痛處腮上,以紙蓋住。一時取下,有細蟲在泥上,可除根。又方:韭根十個,川椒二十粒,香油少許,以水桶上泥同搗,敷病牙頰上。良久有蟲出,數次即愈也。
解肉脯毒:凡肉密器蓋過夜者為郁肉,屋漏沾著者為漏脯,皆有毒。搗韭汁飲之。(張文仲《備急方》)
食物中毒:生韭汁服數升良。(《千金》)。
韭子
【修治】大明曰:入藥揀淨,蒸熟曝乾,簸去黑皮,炒黃用。
【氣味】辛、甘,溫,無毒。
時珍曰:陽也。伏石鐘乳、乳香。
【主治】夢中泄精,溺白(《別錄》)。暖腰膝,治鬼交,甚效(《日華》)。補肝及命門,治小便頻數、遺尿,女人白淫、白帶(時珍)。
【發明】頌曰:韭子得龍骨、桑螵蛸,主漏精補中。葛洪、孫思邈諸方多用之。
弘景曰:韭子入棘刺諸丸,主漏精。
時珍曰:棘刺丸方見《外臺秘要》,治諸勞泄,小便數,藥多不錄。案:《梅師方》:治遺精。用韭子五合,白龍骨一兩,為末,空心酒服方寸匕。《千金方》:治夢遺,小便數。用韭子二兩,桑螵蛸一兩,微炒研末,每旦酒服二錢。《三因方》:治下元虛冷,小便不禁,或成白濁,有家韭子丸。
白話文:
韭
小兒胎毒:新生兒出生時,用少許韭菜汁灌服,就能吐出污水和惡血,之後就不會再有其他疾病。
小兒腹脹:將韭菜根搗爛取汁,與豬油一起煎煮服用一合(約200毫升)。隔一天服用一次,直到痊癒。
小兒黃疸:將韭菜根搗爛取汁,每天滴入鼻中,直到黃疸水排出,病情好轉。
痘瘡不發:用韭菜根煎湯服用。
產後嘔吐:產後因生氣哭泣傷肝,嘔吐青綠色液體:用一斤韭菜榨汁,加入少許薑汁,混合飲用,即可痊癒。
產後血崩:將韭菜切碎,放在瓶中,倒入熱醋,讓蒸汽吸入鼻中,就能緩解。
赤白帶下:將韭菜根搗爛取汁,與童尿混合,放置一夜,隔天清晨溫服,直到見效。
鼻出血不止:將韭菜根、蔥根一起搗成棗子大小,塞入鼻中,經常更換,兩三次就能止血。
各種瘡癬:將韭菜根炒至焦黃,研磨成粉末,與豬油混合塗抹。多次塗抹即可痊癒。
刀傷出血:將韭菜汁與熟石灰混合,曬乾研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就能止血。
刺傷導致水腫疼痛:將煮熟的韭菜熱敷在患處。
漆瘡瘙癢:將韭菜葉搗爛敷在患處。
狂犬咬傷:被咬後七天發病,三七天(二十一天)不發病就會痊癒。 緊急處理:在無風的地方用冷水清洗傷口,然後服用一碗韭菜汁。每隔七天服用一碗,共服用七碗(四十九天)。必須一百天忌食酸、鹹的食物,一年忌食魚腥,終身忌食狗肉,才能保全性命。否則十之八九會死亡。徐本齋說:此方法出自《肘後方》。曾有瘋狗一天咬了三個人,只有用此方法的人活了下來,親眼見證過其有效性。
蟲子進入耳朵:用韭菜汁灌入耳中,蟲子就會出來。
耳朵流膿:每天滴入三次韭菜汁。
牙齒蟲蛀:將韭菜連根洗淨搗爛,與家裡地板上的泥土混合,敷在疼痛的腮幫子上,用紙蓋住。一會兒取下,泥土上會有細小的蟲子,可以徹底清除蟲害。另一方法:取十個韭菜根,二十粒川椒,少許香油,與水桶上的泥土一起搗爛,敷在患牙的頰部。過一段時間蟲子就會出來,幾次就能痊癒。
解肉脯毒:凡是肉類密封器皿放置過夜的肉稱為「鬱肉」,屋簷漏水沾濕的肉稱為「漏脯」,這些都含有毒素。將韭菜搗爛取汁飲用。
食物中毒:服用幾升生的韭菜汁。
韭子
炮製:將韭菜子挑選乾淨,蒸熟後曬乾,篩去黑皮,炒黃後使用。
氣味:辛、甘,溫,無毒。
功效:補陽,可替代伏石鐘乳、乳香。
主治:夢遺,小便白濁。《本草綱目》記載:溫暖腰膝,治療遺精,效果顯著;補肝腎,治療小便頻數、遺尿,女性白帶。
發明:用韭菜子配伍龍骨、桑螵蛸,主治遺精、補益中氣。葛洪、孫思邈等人的醫方中經常使用。
韭菜子入棘刺丸,主治遺精。
棘刺丸的方劑見於《外臺秘要》,治療各種勞傷導致的遺精、小便頻數,藥物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梅師方》記載:治療遺精,用韭菜子五合,白龍骨一兩,研磨成粉末,空腹服用一錢(約3.75克)。《千金方》記載:治療夢遺、小便頻數,用韭菜子二兩,桑螵蛸一兩,微炒研磨成粉末,每天早晨服用二錢(約7.5克)。《三因方》記載:治療下元虛冷,小便失禁,或出現白濁,有家傳韭菜子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