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菜部第二十六卷 (2)
菜部第二十六卷 (2)
1. 菜之一
(葷菜類三十二種。)
白話文:
(葷菜類總共有三十二種。)
2. 韭
(《別錄》中品)
【釋名】草鍾乳(《拾遺》)、起陽草(侯氏《藥譜》)。
頌曰:案:許慎《說文》:韭字,象葉出地上形。一種而久生,故謂之韭。一歲三、四割,其根不傷,至冬壅培之,先春復生,信乎久生者也。
藏器曰:俗謂韭葉是草鍾乳,言其溫補也。
時珍曰:韭之莖名韭白,根名韭黃,花名韭菁。《禮記》謂韭為豐本,言其美在根也。薤之美在白,韭之美在黃,黃乃未出土者。
【集解】時珍曰:韭叢生豐本,長葉青翠。可以根分,可以子種。其性內生,不得外長。葉高三寸便剪,剪忌日中。一歲不過五剪,收子者只可一剪。八月開花成叢,收取醃藏供饌,謂之長生韭,言:剪而復生,久而不乏也。九月收子,其子黑色而扁,須風處陰乾,勿令浥郁。
北人至冬移根於土窖中,培以馬屎,暖則即長,高可尺許,不見風日,其葉黃嫩,謂之韭黃,豪貴皆珍之。韭之為菜,可生可熟,可菹可久,乃菜中最有益者也。羅願《爾雅翼》云:物久必變,故老韭為莧。
頌曰:鄭玄言:政道得則陰物變為陽,故蔥變為韭,可驗蔥冷而韭溫也。
【氣味】辛、微酸,溫,澀,無毒。時珍曰:生:辛、澀;熟:甘、酸。大明曰:熱。
宗奭曰:春食則香,夏食則臭,多食則能昏神暗目,酒後尤忌。
詵曰:熱病後十日食之,即發睏。五月多食,乏氣力。冬月多食,動宿飲,吐水。不可與蜜及牛肉同食。
【主治】歸心,安五臟,除胃中熱,利病人,可久食(《別錄》。時珍曰:案:《千金方》作可久食,不利病人。)葉:煮鯽魚酢食,斷卒下痢。根:入生髮膏用(弘景)。根、葉:煮食,溫中下氣,補虛益陽,調和臟腑,令人能食,止泄血膿,腹中冷痛。生搗汁服,主胸痹骨痛不可觸者,又解藥毒,療狂狗咬人數發者,亦塗諸蛇虺、蠍蠆、惡蟲毒(藏器)。煮食,充肺氣,除心腹痼冷痃癖。
搗汁服,治肥白人中風失音(《日華》)。煮食,歸腎壯陽,止泄精,暖腰膝(寧原)。炸熟,以鹽、醋空心吃十頓,治胸膈噎氣。搗汁服,治胸痹刺痛如錐,即吐出胸中惡血甚驗。又灌初生小兒,吐去惡水、惡血,永無諸病(詵)。主吐血唾血,衄血尿血,婦人經脈逆行,打撲傷損及膈噎病。
搗汁澄清,和童尿飲之,能消散胃脘瘀血,甚效(震亨)。飲生汁,主上氣喘息欲絕,解肉脯毒。煮汁飲,止消渴盜汗。熏產婦血運,洗腸痔脫肛(時珍)。
【發明】弘景曰:此菜殊辛臭,雖煮食之,便出猶熏灼,不如蔥、薤熟即無氣,最是養生所忌。
頌曰:菜中此物最溫而益人,宜常食之。昔人正月節食五辛以闢癘氣,謂韭、薤、蔥、蒜、姜也。
宗奭曰:韭黃未出糞土,最不益人,食之滯氣,蓋含抑鬱未申之氣故也。
白話文:
韭
韭,又名草鍾乳、起陽草。
古人認為韭字形似其葉從地中抽出之狀,一年可收割三到四次,根部不傷,冬天覆土培育,春天又能生長,故名「韭」。民間稱韭葉為草鍾乳,因其溫補之效。韭的莖稱韭白,根稱韭黃,花稱韭菁。《禮記》中稱韭為豐本,指其根部最為珍貴,薤白美在莖,韭黃美在未出土的根部。
韭叢生,葉青翠,可分根或播種繁殖。韭葉內生,不向外生長,葉高三寸時即可收割,忌諱在正午收割。一年最多收割五次,如果要採收種子,則只能收割一次。八月開花成叢,可醃製保存食用,稱為長生韭,因其割後再生,久而不衰。九月收取種子,種子黑色扁平,需在通風處陰乾,避免受潮。
北方人在冬天將韭根移至地窖,用馬糞覆蓋保暖,韭便會快速生長,高度可達一尺左右,因不見風日,葉子黃嫩,稱為韭黃,為達官貴人所珍視。韭可生食、熟食、醃漬或久藏,是蔬菜中最有益的。古人認為久藏的韭會變成莧菜。
古人認為政道清明則陰物可轉為陽物,蔥變為韭便是例子,可見蔥性寒而韭性溫。
韭味辛微酸,性溫,澀,無毒。生韭辛澀,熟韭甘酸。也有人認為韭性熱。
春韭香,夏韭臭,多吃會昏神目暗,尤其忌酒後食用。熱病後十天內食用,會感到疲倦。五月多吃會乏力,冬天多吃會導致宿疾發作,嘔吐清水。韭不可與蜂蜜和牛肉同食。
韭能歸心,安五臟,除胃熱,利於病人,可久食(但也有不同意見,認為久食不利病人)。韭葉煮熟加醋食用,可治療暴瀉痢疾。韭根可入生髮膏。韭根葉煮熟食用,溫中下氣,補虛益陽,調和臟腑,增進食慾,止瀉血膿,治腹中冷痛。生韭搗汁服用,可治胸痹骨痛,解毒,治狂犬咬傷,也可外敷蛇、蠍、蟲咬傷。韭煮熟食用,可充肺氣,除心腹痼冷痃癖。
韭搗汁服用,可治肥胖之人中風失音。韭煮熟食用,能補腎壯陽,止遺精,暖腰膝。炸熟的韭加鹽醋空腹食用十頓,可治胸膈噎氣。韭搗汁服用,可治胸痹刺痛,能吐出胸中惡血,效果顯著。也可用於灌新生兒,吐出惡水惡血,預防疾病。韭可治吐血、唾血、鼻出血、尿血、婦女經血逆流、外傷損傷及膈噎病。
韭搗汁澄清,與童尿混合飲用,可有效消散胃脘瘀血。生韭汁可治上氣喘息,解肉脯毒。韭煮汁飲用,可止消渴盜汗。韭可熏治產後血運,洗滌腸痔脫肛。
古人認為韭辛臭,即使煮熟,氣味仍很濃烈,不像蔥、薤熟後無氣味,因此認為韭非養生佳品。
但也有古人認為韭是蔬菜中最溫補益人的,宜常食。古代正月節日食用五辛(韭、薤、蔥、蒜、姜)以辟邪。
韭黃未出土,性滯氣,因其含抑鬱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