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主治第四卷 (23)

回本書目錄

主治第四卷 (23)

1. 外傷諸瘡

(漆瘡,凍瘡,皴瘡,灸瘡,湯火瘡),

白話文:

漆瘡

漆樹汁液所致的皮膚紅腫發炎。

凍瘡

因寒冷導致皮膚局部壞死,出現紅腫、水泡、潰瘍等症狀。

皴瘡

皮膚因乾燥而破裂,形成裂紋。

灸瘡

艾灸治療後,皮膚局部出現的灼傷。

湯火瘡

因熱水、熱油等燙傷引起的皮膚損傷。

【漆瘡】蜀椒(洗。塗鼻孔,近漆亦不生瘡。),芥,莧,薄荷山楂,茱萸,荷葉杉材黃櫨柳葉鐵漿,新汲水(並洗。),韭(汁。),白菘(汁。),雞腸草(汁。),蜀羊泉(汁。),井中苔、萍、藍(汁。),貫眾(末。),苦芺(末。),秫米(末。),無名異(末。

白話文:

漆瘡藥方

  1. 花椒(洗淨。塗抹在鼻孔內,即使靠近漆樹也不會患上漆瘡。)

  2. 芥末、莧菜、薄荷、山楂、茱萸、荷葉、杉木、黃櫨、柳葉、鐵漿、新汲取的井水(以上均洗淨。)。

  3. 韭汁、白菘汁、雞腸草汁、蜀羊泉水汁、井中的苔蘚、浮萍、藍草汁。

  4. 貫眾末、苦芺末、秫米末、無名異末。

),白礬(化湯。),石蟹(磨汁。),芒硝(化。),蟹黃(化。),豬脂,羊乳(並塗。),豬肉(內食肉,外嚼穄米塗。),

白話文:

白礬(溶於水中),石蟹(研磨成汁液),芒硝(融化),蟹黃(融化),豬油,羊奶(一起塗抹),豬肉(內服豬肉,外敷嚼碎的穄米)。

【凍瘡】甘草(煎水洗,塗以三黃末。),麥苗(煮汁。),茄根、莖、葉(煮汁。),馬屎(煮汁。),酒糟(浸水。),米醋,熱湯(並浸洗。),薑汁(熬膏。),桐油(熬發。),鼠(熬豬脂。),附子(面調。),大黃(水調。),黃柏(乳調,或加白蘞。),藕(蒸杵。

白話文:

【凍瘡】

甘草:煎水洗滌,塗上三黃末。

麥苗:煮汁。

茄根、莖、葉:煮汁。

馬屎:煮汁。

酒糟:浸水。

米醋:浸洗。

薑汁:熬成膏狀。

桐油:熬發。

鼠:熬豬脂。

附子:用麵粉調和。

大黃:用水調和。

黃柏:用乳汁調和,或加入白蘞。

藕:蒸煮後搗碎。

),柏葉(炙研。),松葉(炙研。),橄欖(燒。),老絲瓜(灰。),蟹殼(灰。),鵝掌黃皮(灰。),原蠶蛾蜜蠟(化。),鴨腦,雞腦,雀腦,蒿雀腦,豚腦(並塗抹皴裂。),臘酒糟(同豬脂、薑汁、鹽,炒熱摻之。),五倍子(同牛髓,或同牛鼻繩灰,填之。

白話文:

柏樹葉(焙炒研磨),松樹葉(焙炒研磨),橄欖(燒焦),老絲瓜(灰),蟹殼(灰),鵝掌黃皮(灰),原蠶蛾,蜜蠟(融化),鴨腦,雞腦,雀腦,蒿雀腦,豬腦(用來塗抹皸裂),臘酒糟(與豬油、薑汁、鹽混合,炒熱後摻入),五倍子(與牛骨髓混合,或與牛鼻繩灰混合,填入)。

),銀杏(嚼。),白芨(嚼。),鐵爇,獺足(灰。),白鵝膏,豬膏,牛腦馬鬐膏狼膏鷓鴣膏(並塗。),牛皮膠(塗屍腳裂。),雞屎(煮汁,浸屍腳裂。),蜀椒(煮洗。),含水藤(汁洗。),酒(化豬腦,或膏洗。)

白話文:

銀杏(嚼碎後服用)。

白芨(嚼碎後服用)。

鐵刀。

獺足(燒成灰)。

白鵝膏。

豬膏。

牛腦。

馬鬐膏。

狼膏。

鷓鴣膏(以上幾種膏藥混合後塗抹)。

牛皮膠(塗在屍體腳部裂開的地方)。

雞屎(煮成汁液,浸泡屍體腳部裂開的地方)。

蜀椒(煮沸後清洗)。

含水藤(用汁液清洗)。

酒(將豬腦或膏藥化開,塗抹清洗)。

【灸瘡】黃芩(灸瘡血出不止,酒服二錢即止。),白魚(灸瘡不發,作膾食。),青布(灰。),鱧腸(並貼灸瘡。),薤白(煎豬脂塗。),菾菜,茅花,漆瘡,木芙蓉,楸根皮、葉,車脂,海螵蛸,牛屎(灰。),兔皮及毛(並塗灸瘡不瘥。),鷹屎白(灸瘡腫痛,和人精塗。),灶中黃土(煮汁淋洗。)

白話文:

【灸瘡】

黃芩(灸瘡血流不止,以酒服二錢即可止血。)

白魚(灸瘡不發作,做成膾食。)

青布(燒成灰。)

鱧腸(與青布一起貼在灸瘡上。)

薤白(用豬脂煎炒後塗抹。)

菾菜、茅花、漆瘡、木芙蓉、楸根皮、楸葉、車脂、海螵蛸、牛屎(燒成灰。)

兔皮及兔毛(一起塗抹在灸瘡上,可以治療灸瘡不癒。)

鷹屎白(灸瘡腫痛,與人精一起塗抹。)

竈中黃土(煮成汁液清洗患處。)

【湯火傷瘡】柳葉(湯火毒,入腹熱悶,煎服。皮,燒敷。),人尿(火燒,不識人,發熱,頓飲一、二升。),生蘿蔔(煙燻欲死,嚼汁咽。又嚼,塗火瘡。),當歸(煎麻油、黃蠟。),丹參(同羊脂。),地黃(同油、蠟熬膏。),甘草(蜜煎。),大黃(蜜調。),蓖麻仁(同蛤粉。

白話文:

湯火傷瘡

  1. 柳葉:(湯火中毒,腹中熱悶,煎服。柳葉皮,燒成灰敷在傷口上。)

  2. 人尿:(火燒傷,神志不清,發熱,頓時喝一到兩升人尿。)

  3. 生蘿蔔:(煙燻欲死,嚼碎蘿蔔汁吞下。再嚼碎蘿蔔,塗在火傷處。)

  4. 當歸:(與麻油、黃蠟一起煎熬。)

  5. 丹參:(與羊脂一起熬製。)

  6. 地黃:(與油、蠟一起熬成膏狀。)

  7. 甘草:(與蜂蜜一起煎熬。)

  8. 大黃:(與蜂蜜調和。)

  9. 蓖麻仁:(與蛤粉一起服用。)

),苦參(油調。),白芨(油調。),黃葵花(浸油。),赤地利(滅痕。),蛇莓(止痛。),大麥(炒黑。),小麥(炒黑。),麥面(同梔子研。),蕎麥(炒研。),胡麻(生研。),綠豆粉黍米(炒。),粟米(炒。),蒸餅(燒。)白餳(燒。),胡桃(燒。

白話文:

  • 苦參(用油調製)。

  • 白芨(用油調製)。

  • 黃葵花(浸泡在油中)。

  • 赤地利(用來消除疤痕)。

  • 蛇莓(用來止痛)。

  • 大麥(炒至變黑)。

  • 小麥(炒至變黑)。

  • 麥面(與梔子一起研磨)。

  • 蕎麥(炒熟後研磨)。

  • 胡麻(生研磨)。

  • 綠豆粉。

  • 黍米(炒熟)。

  • 粟米(炒熟)。

  • 蒸餅(燒焦)。

  • 白餳(燒焦)。

  • 胡桃(燒焦)。

),楊梅樹皮(燒,和油。),烏柿木皮(灰。),榆白皮(嚼。),黃櫨木(燒。),杉皮(燒。),松皮(燒。),柏根白皮(煎豬脂。),柏葉(止痛,滅痕。),梔子(雞子白調。),木芙蓉(油調。),山茶花(油調。),經霜桑葉(燒。),木炭(磨汁。),坩鍋(入輕粉。

白話文:

楊梅樹皮(燒成灰,與油混合)。

烏柿木皮(燒成灰)。

榆白皮(嚼服)。

黃櫨木(燒成灰)。

杉皮(燒成灰)。

松皮(燒成灰)。

柏根白皮(煎煮豬油)。

柏葉(止痛,消除疤痕)。

梔子(與雞蛋清調勻)。

木芙蓉花(與油調勻)。

山茶花(與油調勻)。

經霜的桑葉(燒成灰)。

木炭(磨成汁)。

坩鍋(放入輕粉)。

),餅爐灰(油調。),鐵鏽(竹油調。),銀硃(菜油調。),赤石脂(同寒水石、大黃,水調。),雲母石(同羊髓。),金剛石(磨水。),赤土(磨水。),蚯蚓泥(菜油調。),井底泥,烏古瓦,胡粉,青琅玕,寒水石(燒。),石膏,古石灰(炒。),甘焦油,劉寄奴蜀葵花,葵菜,白蘞,浮萍景天龍舌草佛甲草,垣衣(灰。

白話文:

  1. 雄黃(研膏,作丸)。

雄黃研磨成膏狀,做成丸劑。

  1. 太乙膏(水調。)。

太乙膏以水調製。

  1. 辰砂(油調。)。

辰砂以油調製。

  1. 巴豆(油調。)。

巴豆以油調製。

  1. 牛膝(同水、酒。)。

牛膝可與水或酒同服。

  1. 燈心(燒灰存性。)。

燈芯燒成灰,保持其藥性。

  1. 餅爐灰(油調。)。

餅爐灰以油調製。

  1. 鐵鏽(竹油調。)。

鐵鏽以竹油調製。

  1. 銀硃(菜油調。)。

銀硃以菜油調製。

  1. 赤石脂(同寒水石、大黃,水調。)。

赤石脂與寒水石、大黃一起,以水調製。

  1. 雲母石(同羊髓。)。

雲母石與羊髓一起同服。

  1. 金剛石(磨水。)。

金剛石研磨成水。

  1. 赤土(磨水。)。

赤土研磨成水。

  1. 蚯蚓泥(菜油調。)。

蚯蚓泥以菜油調製。

  1. 井底泥,烏古瓦,胡粉,青琅玕,寒水石(燒。)。

井底泥、烏古瓦、胡粉、青琅玕、寒水石均需經過燒製。

  1. 石膏,古石灰(炒。)。

石膏、古石灰均需經過炒製。

  1. 甘焦油,劉寄奴,蜀葵花,葵菜,白蘞,浮萍,景天,龍舌草,佛甲草,垣衣(灰。)。

甘焦油、劉寄奴、蜀葵花、葵菜、白蘞、浮萍、景天、龍舌草、佛甲草、垣衣均需研磨成灰。

),石苔(灰。),井中苔、藍,菰根稻草(灰。),生薑,敗瓢(灰。),黃瓜(化水。),茄花,絲瓜葉(汁。),櫸葉,槐實,荊莖(灰。),桐油,雞子黃(熬油。),鰣魚(蒸油埋土中,七日收。),蜂蜜(同薤白杵。),豬膽(調黃柏。),牡鼠(煎油。),虎骨(炙研。

白話文:

石灰,苔蘚灰,井水中的苔蘚,藍草,菰根,稻草灰,生薑,敗瓢灰,黃瓜水,茄子花,絲瓜葉汁,櫸樹葉,槐實,荊莖灰,桐油,雞蛋黃油,鰣魚油(將鰣魚蒸熟,埋在土中七天後取出),蜂蜜(與薤白一起搗碎),豬膽(與黃柏混合),牡鼠油,虎骨(炙烤研磨)。

屎中骨同。),豬毛(尾同燒灰,和膠。),鹿角膠(化。),黃明膠,牛屎(濕塗。),烏氈(灰。),蜀水花,蠶蛾,海螵蛸,鯉魚,爛螺殼(燒。),蛤粉,人精(和鷹屎白,或女人精,塗。),人中白(並塗。),食鹽(但湯火傷,先以鹽摻護肉,乃用塗藥。),海蛇(貼。

白話文:

  1. 屎中骨(與泥一樣塗抹)。

  2. 豬毛(將鞭尾燒成灰,與膠混合使用)。

  3. 鹿角膠(化開使用)。

  4. 黃明膠。

  5. 牛屎(濕的塗抹)。

  6. 烏氈(燒成灰使用)。

  7. 蜀水花。

  8. 蠶蛾。

  9. 海螵蛸。

  10. 鯉魚。

  11. 爛螺殼(燒成灰使用)。

  12. 蛤粉。

  13. 人精(與鷹糞白或女人經血混合,塗抹)。

  14. 人中白(與其他藥物一起塗抹)。

  15. 食鹽(但如果皮膚被湯火灼傷,先用鹽保護肉的表面,再塗抹藥物)。

  16. 海蛇(貼敷)。

),梨(貼之,免爛。),皂礬(化水洗,疼即止。),醬汁,米醋(並洗,以滓敷。),薄荷(汁。),黃柏(末,並塗冬月向火,兩股生瘡濕癢。)

白話文:

),梨(敷在患處,以防止潰爛。),皁礬(溶於水中清洗,疼痛立止。),醬汁,米醋(都用來清洗,用渣敷患處。),薄荷(汁。),黃柏(研成細末,和著塗。冬天烤火時,雙股生出瘡濕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