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明廣

《子午流注說難》~ 上卷 (2)

回本書目錄

上卷 (2)

1. 足陽明胃經六腧穴

一、厲兌(井穴)

部位,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

證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腹脹滿。汗不出。寒瘧不嗜食麵腫。足胻寒。喉痹。齒齲。惡風。鼻不利。多驚。好臥。

針灸,針入一分。可灸一壯。

按:厲兌乃足陽明所出之井金穴。屍厥或胃家實。皆可用鋒針淺刺之。厲不美也。兌通也。足次指受大指之排擠。其形惡厲。其經脈斜通於次指外間。故名厲兌。

二、內庭(滎穴)

部位,在足大指次指外間陷中。

證治,四肢厥逆。腹脹滿。數欠。惡聞人聲。振寒。咽中引痛。口喎。齒齲痛。瘧不嗜食。

針灸,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按:內庭乃陽滎水穴。在足次指外間。中指內間。跗上半寸。兩指之正中。如一庭豎於內。故名內庭。

三、陷谷(俞穴)

部位,在足中指內間。本節後陷中。去內庭二寸。

證治,面目浮腫。及水病。善噫。腸鳴腹痛。熱病汗不出。振寒瘧疾。

針灸,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壯。

按:陷谷乃陽俞木穴。病重者可針五分。穴位下陷如深谷。故名陷谷。

四、衝陽(原穴)

部位,在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二寸半。

證治,偏風口眼喎斜。跗腫。齒齲痛。發寒熱。腹堅大。不嗜食。傷寒病振寒而欠。久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足緩履不收。身前痛。

針灸,針入五分。可灸三壯。

按:衝陽在足背高起處。有動脈應手。名趺陽脈。久病欲知府氣之強弱者。必診此脈。其穴類似中封。使逆則宛。和則通。搖足而得之水穀精華大會於此。陽明多氣多血。有此一沖衢。故名衝陽。

五、解谿(經穴)

部位,在衝陽後一寸五分。腕上陷中。

證治,治風面浮腫。顏黑。厥氣上衝。腹脹。大便下重。瘈驚。膝股胻腫。轉筋目眩。頭痛癲疾。煩心悲泣。霍亂。頭風。面目赤。眉攢疼。

針灸,針入五分。可灸三壯。

按:解谿乃陽經火穴。上為胻骨。下為跗屬。分解於此穴陷中。故名解谿。俗稱鞋帶穴。以束縛鞋帶。正在此穴間也。

六、足三里(合穴)

部位,在膝下三寸胻骨外廉。大筋內宛宛中。兩筋肉分間。當低跗取之。

證治,胃中寒。心腹脹滿。胃氣不足。聞食殠。腸鳴腹痛。食不化。秦丕祖云。諸病皆治。食氣水氣。蠱毒痃癖。四肢腫滿。膝胻痠痛。目不明。華佗云。療五勞羸瘦。七傷虛乏。胸中瘀血。乳癰。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氣上衝目。

針灸,針入五分。可灸三壯。

按:三里穴名。手足陽明皆有。名同穴異。繼起針灸家增一足字以別之。蓋陽明行氣於三陽。里者。寬廣之義。古(井田制)。九百畝為方里。蓋胃為水穀之海。大腸小腸。三焦。無處不到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陽。上合於手。故本輸篇稱之曰下陵三里。為高必因丘陵。大阜曰陵。

高於丘也。陵冠一下字。蓋足三里穴不如手陽明三里之高上。手三里又不如足三里之敦阜。且也足太陰脾合於膝內陰之陵泉。足少陽膽。合於膝外陽之陵泉。皆高於足陽明胻骨外之三里。故正其名曰下陵三里。其穴可針一寸。肥人可針一寸二分。如足下病風毒。可儘量多灸。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六個重要穴位

一、厲兌(井穴)

  • 位置:在腳大拇指第二個腳趾的末端,靠近指甲角的地方,像韭菜葉一樣的位置。
  • 主治:昏厥、口緊閉、呼吸停止、像中邪的狀態、腹部脹滿、不出汗、寒性瘧疾、不喜歡吃東西、腳腫脹、腳脛寒冷、喉嚨痛、蛀牙、怕風、鼻塞、容易驚嚇、喜歡躺著。
  • 針灸:針刺入一分深,可以艾灸一壯。
  • 說明:厲兌是足陽明經脈起始的井穴,五行屬金。昏厥或胃部積滯,可以用鋒利的針淺刺。厲有不好的意思,兌有通的意思。腳第二個腳趾受到大拇指的擠壓,形狀不好看,經脈斜著通向第二個腳趾外側,所以稱為厲兌。

二、內庭(滎穴)

  • 位置:在腳大拇指和第二個腳趾之間凹陷處。
  • 主治:四肢冰冷、腹部脹滿、頻繁打哈欠、不喜歡聽到人聲、發冷、咽喉疼痛、口眼歪斜、蛀牙疼痛、瘧疾、不喜歡吃東西。
  • 針灸:針刺入三分深,可以艾灸三壯。
  • 說明:內庭是足陽明經脈的滎穴,五行屬水。在腳第二個腳趾外側,中指內側,腳背上半寸,兩腳趾中間,像一個庭院豎立在裡面,所以稱為內庭。

三、陷谷(俞穴)

  • 位置:在腳中趾內側,本節後面凹陷處,距離內庭兩寸。
  • 主治:面部和眼睛浮腫,以及水腫病、喜歡打嗝、腸鳴腹痛、發熱不出汗、發冷瘧疾。
  • 針灸:針刺入三分深,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可以艾灸三壯。
  • 說明:陷谷是足陽明經脈的俞穴,五行屬木。病情嚴重可以針刺五分深。穴位凹陷像深谷,所以稱為陷谷。

四、衝陽(原穴)

  • 位置:在腳背上五寸,距離陷谷二寸半。
  • 主治:中風導致的口眼歪斜、腳背腫脹、蛀牙疼痛、發冷發熱、腹部堅硬脹大、不喜歡吃東西、傷寒病導致的發冷和打哈欠、精神失常很久、喜歡登高唱歌、丟棄衣服亂走、腳無力走路不穩、身體前面疼痛。
  • 針灸:針刺入五分深,可以艾灸三壯。
  • 說明:衝陽在腳背高起的地方,可以摸到動脈跳動,又名趺陽脈。長期生病的人想知道身體氣血強弱,必須診斷這個脈。這個穴位類似中封穴,不順暢就會堵塞,順暢就會通暢。搖動腳踝可以感覺到從水穀中獲得的精華匯集在這裡。陽明經脈氣血旺盛,這裡就像一個交通要道,所以稱為衝陽。

五、解谿(經穴)

  • 位置:在衝陽穴後面一寸五分,腳腕凹陷處。
  • 主治:治療風邪導致的面部浮腫、臉色發黑、氣往上衝、腹部脹滿、大便困難、驚厥、膝蓋小腿腫脹、抽筋、頭暈、頭痛、癲癇、心煩悲傷、霍亂、偏頭痛、臉色發紅、眉頭疼痛。
  • 針灸:針刺入五分深,可以艾灸三壯。
  • 說明:解谿是足陽明經脈的經穴,五行屬火。上面是小腿骨,下面是腳踝,在這個穴位凹陷處分開,所以稱為解谿。俗稱鞋帶穴,因為綁鞋帶正好在這個穴位之間。

六、足三里(合穴)

  • 位置:在膝蓋下方三寸,小腿骨外側,大筋內側凹陷處,兩塊肌肉之間,低頭彎腳踝時取穴。
  • 主治:胃中寒冷、心腹脹滿、胃氣不足、聞到食物就想吐、腸鳴腹痛、消化不良。秦丕祖說這個穴位可以治療各種疾病,包括飲食、氣、水引起的疾病,蠱毒痃癖,四肢腫脹,膝蓋小腿痠痛,視力模糊。華佗說這個穴位可以治療五勞羸瘦,七傷虛乏,胸中瘀血,乳癰。人到三十歲以上,如果不艾灸足三里,會導致氣往上衝眼睛。
  • 針灸:針刺入五分深,可以艾灸三壯。
  • 說明:三里這個穴位名稱,在手陽明經和足陽明經都有,名稱相同但位置不同。後來的針灸家為了區分,在足三里前面加了一個“足”字。陽明經的氣運行在三陽經,里有寬廣的意思。古代井田制,九百畝為一里,胃就像水穀的海洋,大腸小腸,三焦,無處不到。六腑都出自足三陽,向上與手相合,所以《本輸篇》稱之為下陵三里。高處必因丘陵,大土丘稱為陵,高於丘。陵字冠於下,說明足三里穴不如手陽明三里穴高。而且足太陰脾經的合穴在膝內側的陰陵泉,足少陽膽經的合穴在膝外側的陽陵泉,都高於足陽明經小腿骨外側的三里。所以稱為下陵三里。這個穴位可以針刺一寸深,肥胖的人可以針刺一寸二分深。如果腳部有風毒,可以盡量多灸。

2. 足太陰脾經五腧穴

一、隱白(井穴)

部位,在足大指端內側白肉際。(側當作折。傳寫之訛已久。)

證治,腹脹喘滿。不得安臥。嘔吐。食不下。暴泄。衄血。卒屍厥。不識人。足寒不能溫。

針灸,針入三分。灸三壯。若婦人月事過時不止。刺之立愈。

按:先師許公直礽傳授有云。足大指端內側。乃大敦穴。非隱白穴。隱白。在足大指下折紋中。其穴常隱而肉色白。故名隱白。

二、大都(滎穴)

部位,在足大指本節之後。內側陷中。骨罅中。赤白肉際。

證治,熱病汗不出。傷寒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

針灸,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按:大都乃脾所溜之滎穴。古者。邑有先廟曰都。周禮地官。四縣曰都。脾為土藏。乃四象之母。滎為火穴。又土之母。合乎先廟之義。經脈十二之次序。脾居四位。又合乎四縣曰都之義。其穴在足大指本節高起之後。赤白肉皆豐滿。故名大都。

三、太白(俞穴)

部位,在足內側核骨下陷中。

證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

針灸,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按:太白乃陰俞土穴。土能生金。西方金。其色白。足內側肉色較足跗足底特白。望其色而名之。故稱太白。穴在足內側核骨下。核骨一作覈骨。一名腕骨。本輸篇云。太白腕骨之下也。俗名孤拐骨。

四、商丘(經穴)

部位,在足內踝下微前陷中。

證治,腹脹腸鳴不便。脾虛人不樂。身寒。太息心悲氣逆。痔疾。骨疽蝕。婦人絕子。小兒慢風。

針灸,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按:商丘。乃陰經金穴。四方高。中央下。曰丘。登高初步之小阜也。商乃西金之高音。脾井滎俞經四穴。皆居卑位。由此穴而上內踝。乃與三陰交會而入合於陰之陵泉。登高必自卑。故名商丘。

五、陰陵泉(合穴)

部位,在膝下內側輔骨下陷中。伸足取之。與陽陵泉斜對。稍高一寸。

證治,腹中寒。不嗜食。膈下滿。水脹腹。堅喘逆不得臥。腰痛不得俯仰。霍亂疝瘕。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節。

針灸,針入五分。不言灸。

按:陰陵泉乃脾合水穴。脾為陰中之至陰。陵高於丘也。泉高處之水源也。故靈樞經曰。疾高而內者。取之陰之陵泉。蓋五俞合穴。下達於上。內通於外之要點。治病當求其源也。其穴不言灸者。以脾為土臟。土中含濕。則萬物育焉。如灸之。灼其泉源。則土燥而不能育物也。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五腧穴

一、隱白(井穴)

  • **位置:**在腳大拇趾內側,趾甲根部邊緣的皮膚交界處。
  • **主治:**腹脹、喘氣急促、躺臥不安、嘔吐、吃不下東西、突然腹瀉、流鼻血、突然昏厥、意識不清、腳冰冷無法溫熱。
  • **針灸:**針刺入約0.3公分深,可灸3個艾炷。如果婦女月經來潮過久不止,針刺此穴可以立刻見效。
  • **說明:**我的老師許公直礽先生曾教導說,腳大拇趾內側指甲邊緣,其實是大敦穴,不是隱白穴。隱白穴是在腳大拇趾的指節彎曲處,此穴平時較隱蔽,且皮膚顏色較白,故名隱白。

二、大都(滎穴)

  • **位置:**在腳大拇趾第一指節後方,內側凹陷處,骨頭縫隙中,紅肉和白肉交界的地方。
  • **主治:**熱病不出汗、傷寒引起手腳冰冷、腹脹想吐、煩躁發熱、頭暈目眩。
  • **針灸:**針刺入約0.3公分深,可灸3個艾炷。
  • **說明:**大都是脾經氣血流注的滎穴。古代,都城有祭祀先祖的宗廟,稱為「都」。古代官制中,四個縣稱為「都」。脾屬土,是孕育萬物的母體。滎穴屬火,又是土的母親,這符合宗廟祭祀的含義。脾經在十二經脈中排行第四,也符合四縣為都的意義。此穴位於腳大拇趾第一指節隆起後的紅肉和白肉豐滿處,所以稱為大都。

三、太白(俞穴)

  • **位置:**在腳內側,舟狀骨下方凹陷處。
  • **主治:**身體發熱煩躁、腹脹消化不良、嘔吐膿血、腰痛、大便困難、氣逆、霍亂腹痛。
  • **針灸:**針刺入約0.3公分深,可灸3個艾炷。
  • **說明:**太白是脾經的俞穴,屬土。土能生金,西方屬金,其色白。腳內側的皮膚顏色比腳背和腳底明顯偏白,因此取名太白。此穴位於腳內側舟狀骨下方。舟狀骨,又稱腕骨。古代醫書說,太白穴位於腕骨之下,俗稱孤拐骨。

四、商丘(經穴)

  • **位置:**在腳內踝下方稍微靠前凹陷處。
  • **主治:**腹脹、腸鳴、大便不通暢、脾虛不快樂、身體怕冷、嘆氣、悲傷、氣逆、痔瘡、骨疽腐蝕、婦女不孕、小兒慢驚風。
  • **針灸:**針刺入約0.3公分深,可灸3個艾炷。
  • **說明:**商丘是脾經的經穴,屬金。地勢四方高,中央低的地方稱為丘。商在五音中屬西方金,音調高亢。脾經的井、滎、俞、經四個穴位都位於較低的位置,由此穴往上到內踝,與三陰經交會,再進入陰之陵泉。登高必自低處開始,所以命名為商丘。

五、陰陵泉(合穴)

  • **位置:**在膝蓋內側下方,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伸直腿取穴,與陽陵泉穴斜對,稍高約一寸。
  • **主治:**腹中寒冷、不想吃東西、膈下脹滿、水腫腹脹、喘氣急促無法躺臥、腰痛不能彎腰、霍亂、疝氣、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正常。
  • **針灸:**針刺入約0.5公分深,書中沒有提到是否可灸。
  • **說明:**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屬水。脾是陰經中至陰的臟腑。陵比丘高,泉是高處的水源。古書說:「病在較高部位且內在深處,就取陰之陵泉穴。」 合穴是五腧穴中氣血由下往上,由內向外的重要樞紐,治病應當尋求疾病的根源。此穴不宜灸,因為脾屬土,土中含有濕氣,萬物才能生長。如果灸灼此穴,會使泉源乾涸,導致土壤乾燥無法生長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