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明廣

《子午流注說難》~ 下卷 (9)

回本書目錄

下卷 (9)

1. 針害

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辨其虛實。五臟之氣已絕內外者。針之即死。邪正俱虛。其脈小。不可用針而應調以甘藥。均詳於上。其有邪正俱實。當用純瀉法、如邪實正虛。當先瀉而後補之。補瀉反。則病益篤。男內女外。男外女內。亦詳於前。其補瀉有太過不及者。亦能為害。

例如邪氣實而正氣虛。邪氣至針下。緊而急。穀氣至針下。徐而和。如醫者針下不善分析。穀氣已至而仍用瀉針。則耗損精專之營(一)。營者水穀之精氣。此所謂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精泄則病益甚而恇也。反言之。邪正俱實。邪氣未盡。穀氣未至而針下緊急。當續用瀉法。

盡除其邪氣。如指下針下不明。驟然出針。則餘邪蘊於中。或生癰瘍。此所謂害中而去則致氣。致氣則生癰瘍。用針者。不可不慎也。此針害之概要。

白話文:

凡是準備用針灸治病,必須先診斷脈象,分辨身體的虛弱或強壯。如果五臟的氣已經衰竭,內外都已沒有生機,這時用針灸就會導致死亡。如果邪氣和正氣都虛弱,脈象微弱,就不適合用針灸,應該用甘甜的藥物來調理。這些情況在前面都已經詳細說明了。

如果邪氣和正氣都很強盛,應該用純粹的瀉法;如果邪氣強盛而正氣虛弱,應該先瀉邪氣再補正氣。如果補瀉的方法用反了,病情就會更加嚴重。男性的內側和女性的外側,男性的外側和女性的內側,這些陰陽的區別,前面也已經詳細說明了。補瀉的方法如果過頭或不足,也都會造成傷害。

舉例來說,如果邪氣強盛而正氣虛弱,邪氣到達針下時,感覺會緊繃而急促;而正氣到達針下時,感覺會緩慢而平和。如果醫生在針下沒有仔細分辨,正氣已經來了卻仍然用瀉針,就會耗損精專的營氣。營氣是水穀的精華,這就是所謂的「扎針傷害到身體內部,卻沒有將針拔出,導致精氣外洩。精氣外洩,病情就會更加嚴重而衰弱」。反過來說,如果邪氣和正氣都很強盛,邪氣還沒有完全清除,正氣還沒到來,但針下感覺到緊繃急迫,應該繼續用瀉法。

要完全清除邪氣。如果醫生指下或針下感覺不明確,就貿然拔針,那麼殘餘的邪氣就會積聚在體內,可能會導致癰瘡腫瘍。這就是所謂的「傷害到身體內部就拔出針,導致氣滯,氣滯就會產生癰瘡腫瘍」。所以,用針灸的人,不可不謹慎小心。以上就是針灸傷害的重點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