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明廣

《子午流注針經》~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針經井滎歌訣

足少陽膽之經,陽干注腑,陰乾注臟

甲日,甲與己合,膽引氣行

木原在寅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陽性經脈連接腑,陰性經脈連接臟。

甲日,甲與己相合,膽經引導氣血運行。

木的本源在寅。

甲日甲戌時膽為井(金)。丙子時小腸為滎(水)。戊寅時胃為俞(木)。迸過本原丘墟穴。木原在寅。庚辰時大腸為經(火)。壬午時膀胱為合(土)。甲申時氣納三焦。謂諸甲合還原化本。

白話文:

  1. 甲日甲戌時,膽經為「井穴」(五行屬金)

  2. 丙子時,小腸經為「滎穴」(五行屬水)

  3. 戊寅時,胃經為「俞穴」(五行屬木)

  4. 這些穴位都經過「本原丘墟穴」。木的本原在寅時

  5. 庚辰時,大腸經為「經穴」(五行屬火)

  6. 壬午時,膀胱經為「合穴」(五行屬土)

  7. 甲申時,氣血匯聚於三焦經,稱為「諸甲合還原化本」。

【膽】

竅陰為井膽中行,脅痛煩熱又頭痛,

喉痹舌乾並臂痛,一針難步卻須行。

【小腸】

前谷為滎屬小腸,喉痹頷腫嗌咽乾,

頸項臂痛汗不出,目生翳膜併除痊。

【胃】

陷谷胃俞節後邊,腹痛腸鳴痎瘧纏,

面目浮腫汗不出,三分針入得復痊。

【膽(原)】

丘墟為膽是為原,胸脅滿痛瘧安纏,

腋腫髀樞腿痠痛,目生翳膜併除痊。

【大腸】

陽谿為經表腕邊,顛狂喜笑鬼神言,

心煩目赤頭風痛,熱病心驚針下痊。

【膀胱】

委中合穴膕紋中,腰脊沉沉溺失頻,

髀樞痛及膝難屈,取其經血使能平。

足厥陰肝之經

乙日,乙與庚合,肝引血行

白話文:

膽經的井穴在足竅陰,膽經循行經過膽囊,如果出現脅痛、煩熱、頭痛、喉嚨痛、舌頭乾燥、手臂痛等症狀,可以考慮針灸治療。

小腸經的滎穴在前谷,小腸經循行經過小腸,如果出現喉嚨痛、下巴腫痛、咽喉乾燥、頸項、手臂疼痛、不出汗、眼睛長翳膜等症狀,可以考慮針灸治療。

胃經的俞穴在陷谷,胃經循行經過胃部,如果出現腹部疼痛、腸鳴、瘧疾、面部浮腫、不出汗等症狀,可以考慮針灸治療。

膽經的原穴在丘墟,膽經循行經過膽囊,如果出現胸脅部脹痛、瘧疾、腋窩腫痛、髖關節疼痛、腿部酸痛、眼睛長翳膜等症狀,可以考慮針灸治療。

大腸經的經穴在陽谿,大腸經循行經過大腸,如果出現精神恍惚、喜怒無常、胡言亂語、心煩、眼睛紅腫、頭痛、熱病、心慌等症狀,可以考慮針灸治療。

膀胱經的合穴在委中,膀胱經循行經過膀胱,如果出現腰脊沉重、小便失禁、髖關節疼痛、膝蓋難以彎曲等症狀,可以考慮針灸治療。

肝經的循行經過肝臟,乙日是肝經的旺日,乙與庚相合,肝經負責運血。

乙日乙酉時肝為井(木)。丁亥時心為滎(火)。己丑時脾為俞(土)。辛卯時肺為經(金)。癸巳時腎為合(水)。乙未血納包絡。

白話文:

乙日的乙酉時辰,肝臟是井穴(五行屬木)。丁亥時辰,心臟是滎穴(五行屬火)。己丑時辰,脾臟是俞穴(五行屬土)。辛卯時辰,肺臟是經穴(五行屬金)。癸巳時辰,腎臟是合穴(五行屬水)。乙未時辰,血液流入包絡。

【肝】

大敦為井注肝家,心疼腹脹陰汗多,

中熱屍厥如死狀,血崩臍痛用針加。

【心】

少府心滎木節中,少氣悲憂虛在心,

心痛狂顛實譫語,寒熱胸中便下針。

【脾】

太白脾俞骨下分,身熱腹脹血便膿,

吐逆霍亂胸中痛,下針一刺得安寧。

【肺】

經渠肺經熱在胸,掌後寸口脈陷中,

熱病喘疼心吐逆,禁灸神針有大功。

【腎】

陰谷腎合膝後分,腳痛難移好用針,

小腹急痛並漏下,小便黃赤建時尋。

手太陽小腸之經

丙日,丙與辛合,小腸引氣行

火原在子,火入水鄉

白話文:

腳趾大拇指上的大敦穴,是肝經的井穴,如果心痛、肚子脹、出很多汗,像是虛寒的症狀,可以用大敦穴來治療。如果出現像死人一樣的僵硬狀態,或是血崩、臍部疼痛,也可以用大敦穴針灸。

手掌小指側的少府穴,是心經的滎穴,如果氣虛、悲傷憂愁、心神虛弱,可以用少府穴來治療。如果心痛、神志不清、說胡話,像是心火旺盛的症狀,也可以用少府穴針灸。

腳趾第二趾上的太白穴,是脾經的俞穴,如果身體發熱、肚子脹、大便帶血或膿,或是吐逆、霍亂、胸痛,可以用太白穴來治療。

手腕內側的經渠穴,是肺經的經穴,如果胸部有熱感、手心發熱、脈搏沉陷,像是肺熱的症狀,可以用經渠穴來治療。如果熱病、喘不過氣、心痛、嘔吐,可以用經渠穴針灸。

膝蓋後方的陰谷穴,是腎經的合穴,如果腳痛難以移動,可以用陰谷穴來治療。如果小腹劇烈疼痛、小便失禁、小便顏色黃赤,可以用陰谷穴針灸。

小腸經屬於手太陽經,屬火,火氣由子宮(子)而起,向下進入膀胱(水鄉)。丙日(每月的初三、十三、二十三)是與小腸經相合的吉日,可以幫助小腸經氣血運行順暢。

丙日丙申時小腸為井(金)。戊戌時胃為滎(水)。庚子時大腸為俞(木)。並過本原腕骨穴。故火原在子。壬寅時膀胱為經(火)。甲辰時膽為合土。丙午時氣納三焦。

白話文:

丙日丙申時,小腸為井穴(屬金)。戊戌時,胃為滎穴(屬水)。庚子時,大腸為俞穴(屬木)。這三穴都經過手少陽三焦經的本原穴-腕骨穴。所以,火原在子穴。壬寅時,膀胱為經穴(屬火)。甲辰時,膽為合穴(屬土)。丙午時,氣納三焦。

【小腸】

少澤元本手太陽,井注喉痹舌生瘡,

臂痛咳嗽連項急,目生翳膜一針康。

【胃】

內庭胃滎本陷中,四肢厥逆滿腹疼,

口渴牙痛依穴用,使下神針便去根。

【大腸】

三間為俞本節後,喉痹咽哽齒齲痛,

胸滿腸鳴洞泄頻,唇焦氣喘針時定。

【小腸(原)】

腕骨為原手踝中,熱病相連汁出頻,

目中淚出兼生翳,偏枯臂舉只神針。

【膀胱】

崑崙為經外後跟,腰疼腳重更難行,

頭疼吐逆並腹脹,小兒癇搐一齊針。

【膽】

陽陵泉穴膽合間,腰伸不舉臂風癇,

半身不遂依針刺,膝勞冷痹下針安。

手少陰心之經

丁日,丁與壬合,心引血行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的少澤穴位於手拇指側,能治喉嚨痛、舌頭生瘡、手臂痛、咳嗽、脖子僵硬、眼睛生翳膜等病症。

陷中穴是胃經的滎穴,位於腳第二趾末端,能治四肢厥冷、肚子痛、口渴、牙痛等病症。

大腸經的三間穴位於手食指末端,能治喉嚨痛、吞咽困難、牙齒疼痛、胸悶、腸鳴、腹瀉、嘴唇乾燥、氣喘等病症。

手踝中部的腕骨穴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能治發熱、汗液流失、眼睛流淚、眼生翳膜、半身不遂、手臂抬舉困難等病症。

膀胱經的崑崙穴位於腳外踝後方,能治腰痛、腿沉重、走路困難、頭痛、嘔吐、肚子脹、小兒抽搐等病症。

膽經的陽陵泉穴位於膝蓋外側,能治腰伸展困難、手臂風濕、半身不遂、膝蓋酸痛、腿冷等病症。

手少陰心經,丁日與壬日相合,心臟主血脈運行。

丁日丁未時心為井(木)。己酉時脾為滎(火)。辛亥時肺為俞(土)。癸丑時腎為經(金)。乙卯時肝為合(水),丁巳時血納包絡。

白話文:

丁日丁未時,心所對應的輸注穴是井穴(五行屬木)。

己酉時,脾所對應的輸注穴是滎穴(五行屬火)。

辛亥時,肺所對應的輸注穴是俞穴(五行屬土)。

癸丑時,腎所對應的輸注穴是經穴(五行屬金)。

乙卯時,肝所對應的輸注穴是合穴(五行屬水)。

丁巳時,血流歸於包絡。

【心】

少衝為井是心家,熱病煩滿上氣多,

虛則悲驚實喜笑,手攣臂痛用針加。

【脾】

大都脾滎本書中,熱病相連是逆行,

腹滿煩悶並吐逆,神針一刺即時寧。

【肺】

太淵肺俞掌後尋,嘔吐咳嗽腹膨膨,

眼目赤筋白翳膜,心疼氣上一般針。

【腎】

復溜腎經魚肚中,面目䀮䀮喜怒停,

腹內雷鳴並脹滿,四肢腫痛刺時靈。

【肝】

曲泉肝合跗骨中,女人血瘕腹腫疼,

身熱喘中氣勞病,足疼泄利又便膿。

足陽明胃之經

戊日,戊與癸合,胃引氣行

土原在戊

白話文:

心經的少衝穴,是心經的井穴,當人患熱病,煩躁滿悶,上氣喘不過氣時,可用少衝穴。心經虛則容易悲傷驚恐,實則喜笑無度,手攣臂痛也可用少衝穴針灸治療。

脾經的大都穴,是脾經的滎穴,當人患熱病,病情相連,逆行不止時,可用大都穴。脾經實則腹滿煩悶,並伴有嘔吐,此時用大都穴針灸能快速止住。

肺經的太淵穴,位於手掌後,是肺經的俞穴,當人患有嘔吐、咳嗽、腹部膨脹、眼目赤紅、白翳膜等症狀,並且胸口疼痛,氣上不順時,可用太淵穴針灸治療。

腎經的復溜穴,位於足內踝後方,是腎經的經穴,當人面容憔悴,喜怒不形於色,腹部雷鳴,腹脹,四肢腫痛時,可用復溜穴針灸治療。

肝經的曲泉穴,位於膝蓋下方,是肝經的合穴,當婦女患有血瘕,腹部腫痛,身體發熱,呼吸喘不過氣,勞累過度,足部疼痛,腹瀉或便血時,可用曲泉穴針灸治療。

胃經的經絡屬於足陽明經,與戊日相應,戊與癸相合,胃經引導氣血運行。土氣原本就屬戊。

戊日戊午時胃為井(金)。庚申時大腸為滎(水)。壬戌時膀胱為俞(木)。井過本原衝陽穴,故土原在戊。甲子時膽為經(火)。丙寅時小腸為合(土)。戊辰時氣納三焦。

白話文:

戊日戊午時,胃經的井穴是衝陽穴(金)。庚申時,大腸經的滎穴是天樞穴(水)。壬戌時,膀胱經的俞穴是委中穴(木)。井穴是經脈的發源穴,衝陽穴是胃經的原穴,所以土的原穴在戊日。甲子時,膽經的經穴是陽陵泉穴(火)。丙寅時,小腸經的合穴是地倉穴(土)。戊辰時,氣血歸納於三焦。

【胃】

厲兌為開主胃家,屍厥口噤腹腸滑,

汗病不出如瘧狀,齒痛喉痹針刺佳。

【大腸】

二間庚滎本節中,喉痹鼻衄在心驚,

肩背疼時依此用,下針牙痛更無根。

【膀胱】

束骨壬俞本節中,耳聾項急本穴尋,

惡風目眩並背痛,針之必定有神功。

【胃(原)】

衝陽為原動脈中,偏風口眼注牙痛,

寒熱往來如瘧狀,建時取效有同神。

【膽】

陽輔膽經四寸間,筋攣骨痛足腫寒,

風痹不仁依此用,神針一刺不須難。

【小腸】

少海為合肘上中,寒熱風腫頂頭疼,

四肢無力難舉步,建時針刺有神靈。

足太陰脾之經

己日,甲與己合,脾引血行

白話文:

胃經的厲兌穴位於胃經的起始點,主治口噤、腹瀉、汗不出、齒痛、喉痹等症。大腸經的二間穴位於大腸經的起始點,主治喉痹、鼻衄、心驚、肩背痛、牙痛等症。膀胱經的束骨穴位於膀胱經的起始點,主治耳聾、項強、惡風、目眩、背痛等症。胃經的衝陽穴位於胃經的原穴,主治偏風、口眼歪斜、牙痛、寒熱往來等症。膽經的陽輔穴位於膽經的四寸處,主治筋攣、骨痛、足腫寒、風痹、麻木等症。小腸經的少海穴位於小腸經的合穴,主治寒熱、風腫、頭痛、四肢無力等症。脾經的己日為脾經的五行屬性,脾經主運化血液。

己日己巳時脾為井(木)。辛未時肺為滎(火)。癸酉時腎為俞(土)。乙亥時肝為經(金)。丁丑時心為合(水)。巳卯時血納包絡。

白話文:

己日己巳時脾臟為井穴(屬木)。辛未時肺臟為滎穴(屬火)。癸酉時腎臟為俞穴(屬土)。乙亥時肝臟為經穴(屬金)。丁丑時心臟為合穴(屬水)。巳卯時血液流入心包。

【脾】

隱白為井足太陰,腹脹喘滿吐交橫,

鼻衄滑腸食不化,月經不止血山崩。

【肺】

魚際為滎熱汗風,咳嗽頭痛痹主胸,

目眩少氣咽乾燥,嘔吐同針有大功。

【腎】

太谿腎俞內踝下,足厥心疼嘔吐涎,

咳嗽上氣並脈短,神針到後病伏潛。

【肝】

中封為經內踝前,振寒痎瘧色蒼蒼,

臍腹痛時兼足冷,寒疝相纏針下康。

【心】

少海心合曲節間,齒疼嘔逆滿胸心,

頭項痛時涕與笑,用針一刺管驚人。

手陽明大腸之經

庚日,庚與乙合,大腸引氣行

金原在申

白話文:

脾經的隱白穴位於足大陰經的井穴,主治腹脹、喘滿、嘔吐、交替發作、鼻衄、滑腸、食積不化、月經不止、血崩等病症。

肺經的魚際穴位於手陽明經的滎穴,主治發熱、出汗、風邪、咳嗽、頭痛、痹痛、胸痛、目眩、氣短、咽喉乾燥、嘔吐,對於針灸治療有很好的效果。

腎經的太谿穴和腎俞穴位於足少陰經,主治足厥陰、心痛、嘔吐、涎液增多、咳嗽、氣喘、脈短等病症。

肝經的中封穴位於足厥陰經,主治振寒、痎瘧、面色蒼白、臍腹疼痛、足部冰冷、寒疝等病症。

心經的少海穴位於手少陰經的合穴,主治齒痛、嘔吐、胸悶、心痛、頭痛、流涕、愛笑等病症。

大腸經在庚日與乙日相合,引氣運行,金原在申時。

庚日庚辰時大腸為井(金)。壬午時膀胱為滎(水)。甲申時膽為俞(木)。井過本原合谷穴,金原在申也。丙戌時小腸為經(火)。戊子時胃為合(土)。庚寅時氣納三焦。

白話文:

庚日庚辰時,大腸為井穴(五行屬金)。壬午時,膀胱為滎穴(五行屬水)。甲申時,膽為俞穴(五行屬木)。井穴超過本源,與合谷穴相合,金的本源在申時。丙戌時,小腸為經穴(五行屬火)。戊子時,胃為合穴(五行屬土)。庚寅時,三焦納氣。

【大腸】

商陽為井大腸中,次指指上氣注胸,

喘逆熱病並牙痛,耳聾寒熱目赤紅。

【膀胱】

通谷為滎本節遊,頭重鼻衄項筋收,

目視䀮䀮胸脹滿,食飲不化即時休。

【膽】

臨泣膽前節後邊,中滿缺盆腫項咽,

月事不調依此用,氣噎如瘧當時安。

【大腸(原)】

合谷為原歧骨中,痹痿漏下熱生風,

目視不明並齒痛,牙關口噤一針功。

【小腸】

陽谷為經側腕中,癲疾狂走妄言驚,

熱病過時汗不出,耳聾齒痛目眩針。

【胃】

三里胃合膝下分,諸般疾病一般針,

須去日上加時下,方知世上有名人。

手太陰肺之經

辛日,丙與辛合,肺引血行

白話文:

大腸經的商陽穴位於大拇指指尖,與大腸相連,針刺此穴可以治療胸悶、喘息、發熱、牙痛、耳聾、眼睛發紅等症狀。

膀胱經的通谷穴位於足小趾外側,與膀胱相連,針刺此穴可以治療頭重、鼻出血、頸項僵硬、眼睛模糊、胸悶、消化不良等症狀。

膽經的臨泣穴位於足第四趾外側,與膽囊相連,針刺此穴可以治療腹脹、胸悶、頸項腫痛、月經不調、氣喘、瘧疾等症狀。

大腸經的合谷穴位於手拇指和食指之間,與大腸相連,針刺此穴可以治療麻痺、痿弱、漏泄、發熱、眼睛看不清、牙痛、牙關緊閉等症狀。

小腸經的陽谷穴位於手腕外側,與小腸相連,針刺此穴可以治療癲癇、狂躁、胡言亂語、發熱不退、耳聾、牙痛、頭暈等症狀。

胃經的三里穴位於膝蓋下三寸,與胃相連,針刺此穴可以治療各種疾病,但需要在太陽升起後才能針刺,方能見效。

肺經,五行屬金,與辛日相合,可以引血運行。

辛日辛卯時肺為井(木)。癸巳時腎為滎(火)。乙未時肝為俞(土)。丁酉時心為經(金)。己亥時脾為合(水)。辛丑時血納包絡。

白話文:

辛日辛卯時:肺為井(木)

癸巳時:腎為滎(火)

乙未時:肝為俞(土)

丁酉時:心為經(金)

己亥時:脾為合(水)

辛丑時:血納包絡

【肺】

少商肺井注心中,寒熱咳逆喘脹沖,

飲食不下咽喉痛,三稜針刺血為功。

【腎】

然谷腎滎內踝尋,喘呼少氣足難行,

小兒臍風並口噤,神針並灸得安寧。

【肝】

太衝肝俞本節後,腰引少腹小便膿,

淋瀝足寒並嘔血,漏下女子本中疼。

【心】

靈道為經掌後真,心痛肘攣悲恐驚,

暴喑即使難言語,建時到後即宜針。

【脾】

陰陵泉穴脾之合,腹堅喘逆身難臥,

霍亂疝瘕及腰疼,小便不利針時過。

足太陽膀胱之經

壬日,丁與壬合,膀胱引氣行

水原在午,水入火鄉

白話文:

肺經的少商穴,位於大拇指指甲角,可以治療心胸鬱結、寒熱咳嗽、氣喘、胸悶等症狀,以及飲食不思、咽喉疼痛等。可以用三稜針刺血來治療。

腎經的然谷穴,位於足內踝前下方,可以治療呼吸困難、氣短、行走困難、小兒臍風、口噤等症狀。可以用神針和灸法來治療。

肝經的太衝穴,位於足背第一、二蹠骨結合部後方,可以治療腰痛、小腹疼痛、尿中有膿、尿頻、足寒、嘔血、女子月經不調等症狀。

心經的靈道穴,位於手掌後側,中指末節橈側,可以治療心痛、肘部攣縮、恐懼不安、失音、語言困難等症狀。可以在建時穴附近針灸治療。

脾經的陰陵泉穴,位於脛骨內髁下緣凹陷處,可以治療腹脹、喘逆、難以平躺、霍亂、疝氣、瘕積、腰痛、小便不利等症狀。針灸治療時要把握時機。

足太陽膀胱經的氣血運行规律:

壬日,丁火與壬水相合,膀胱經的氣血循行。

水原穴在午時,水氣進入火鄉。

壬日壬寅時膀胱為井(金)。甲辰時膽為滎(水)。丙午時小腸為俞(木)。並過本原京骨穴,水原在午,水入火鄉,故壬,子午相交也。

白話文:

壬日壬寅時,膀胱經為井穴(五行屬金)。甲辰時,膽經為滎穴(五行屬水)。丙午時,小腸經為俞穴(五行屬木)。並經過本原京骨穴,水位在午時,水進入火域,所以壬,子午相交。

戊申時胃為經(火),庚戌時大腸合(土)。壬子時氣納三焦,還原化本。

【膀胱】

至陰為井是膀胱,目生翳膜頭風狂,

胸脅痛時依法用,小便不利熱中傷。

【膽】

俠谿膽滎小節中,胸脅脹滿足難行,

寒熱目赤頸項痛,耳聾一刺便聞聲。

【小腸】

後谿為俞節陷中,寒熱氣瘧目生筋,

耳聾鼻衄並喉痹,肘臂筋攣同用針。

【膀胱(原)】

京骨為原肉際間,䯒酸膝痛屈伸難,

目眥內赤頭頸強,寒瘧腰疼針下安。

【胃】

解谿穴是胃之經,腹脹䯒腫腳轉筋,

頭痛霍亂面浮腫,大便下重也同針。

【大腸】

曲池為合肘外陷,半身不遂語難言,

肘中痛急伸無力,喉痹針下也痊然。

手少陽三焦之經

三焦與包絡合為表裡

白話文:

戊申時,胃經當令(五行屬火);庚戌時,大腸經當令(五行屬土)。壬子時,氣息歸於三焦,恢復本源。

膀胱經的井穴是至陰穴,主治目生翳膜、頭風、胸脅痛、小便不利等症,多因熱邪傷及膀胱所致。

膽經的滎穴是俠谿穴,主治胸脅脹滿、行走困難、寒熱、目赤、頸項痛、耳聾等症。

小腸經的俞穴是後谿穴,主治寒熱、瘧疾、目生筋、耳聾、鼻衄、喉痹、肘臂筋攣等症。

膀胱經的原穴是京骨穴,主治腰酸膝痛、屈伸困難、目眥內赤、頭頸強直、寒瘧、腰痛等症。

胃經的經穴是解谿穴,主治腹脹、腫脹、腳轉筋、頭痛、霍亂、面浮腫、大便下重等症。

大腸經的合穴是曲池穴,主治半身不遂、言語不利、肘中痛、伸展无力、喉痹等症。

手少陽三焦經與足陽明包絡經互為表裡。

壬子時三焦關衝為井(金)。甲寅時為滎(水)。丙辰時為俞(木)。並過本原陽池。戊午時為經(火)。庚申時為合(土)。壬戌時氣入行。

白話文:

三焦經是人體三大經脈之一。

它主管人體的氣化功能。

壬子時表示半夜十一點到一點之間。

三焦經的關衝穴為井穴(屬金)。

甲寅時表示凌晨三點到五點之間。

三焦經的滎穴(屬水)。

丙辰時表示早上七點到九點之間。

三焦經的俞穴(屬木)。

並過本原陽池(陽池穴)。

戊午時表示上午九點到十一點之間。

三焦經的經穴(屬火)。

庚申時表示下午一點到三點之間。

三焦經的合穴(屬土)。

壬戌時表示下午五點到七點之間。

氣入行(表示三焦經的氣血流動開始)。

【金】

三焦之井號關衝,目生翳膜注頭痛,

臂肘痛攻不能舉,喉痹針刺取其靈。

【水】

液門為滎次陷中,驚悸癇熱共頭痛,

目赤齒血出不定,三稜針刺即時靈。

【木】

中渚為俞節後尋,熱病頭疼耳不聞,

目生翳膜咽喉痛,針入三分時下明。

【三焦(原)】

陽池為原腕表中,寒熱如瘧積心胸,

臂痛身沉難舉步,一針當面有神功。

【火】

支溝為經腕後真,熱病臂肘腫兼疼,

霍亂吐時並口噤,下針得氣使醒醒。

【土】

天井為合肘外尋,風痹筋攣及骨疼,

咳嗽不食並驚悸,心胸氣上即時針。

手厥陰心主包絡之經

心主與三焦為表裡

癸丑時包絡為井(木)。乙卯時為滎(火)。丁巳時為俞(土)。己未時為經(金)。辛酉時為合(水)。

【木】

中衝為井厥陰心,掌中煩熱及頭疼,

熱病煩悶汗不出,舌強針時得自平。

【火】

勞宮心滎手掌中,中氣攣痹口中腥,

狂笑顛疾同日用,氣粗喘逆也須寧。

【土】

大陵心俞腕後尋,喜笑悲哀氣上衝,

目赤小便如赤色,狂言頭痛建時中。

【金】

間使心經掌後間,心痛嘔逆惡風寒,

熱時咽痛並驚悸,神針和忤也須安。

【水】

曲澤為合肘里存,心疼煩悶口乾頻,

肘臂筋攣多嘔血,呼吸陰陽去病根。

足少陰腎之經

癸日,戊與癸合,腎引血行

白話文:

關衝穴是三焦經的井穴,可以治療眼睛生翳膜、頭痛、手臂肘部疼痛無法舉起、喉嚨阻塞等病症。

液門穴是腎經的滎穴,可以治療驚悸、發熱、頭痛、眼睛紅腫、牙齒出血等病症。

中渚穴是心包經的俞穴,可以治療熱病、頭痛、耳聾、眼睛生翳膜、咽喉痛等病症。

陽池穴是三焦經的原穴,可以治療寒熱、瘧疾、心胸積滯、手臂疼痛、身體沉重無法行走等病症。

支溝穴是膽經的經穴,可以治療熱病、手臂肘部腫痛、霍亂嘔吐、口噤等病症。

天井穴是小腸經的合穴,可以治療風痺、筋攣、骨痛、咳嗽、不思飲食、驚悸、心胸氣上等病症。

中衝穴是心經的井穴,可以治療手掌發熱、頭痛、熱病煩悶、汗不出、舌強等病症。

勞宮穴是心經的滎穴,可以治療中氣不足、筋攣、口中有腥味、狂笑、癲癇、氣粗、喘逆等病症。

大陵穴是心經的俞穴,可以治療喜怒哀樂氣上衝、眼睛紅腫、小便赤色、狂言、頭痛等病症。

間使穴是心經的經穴,可以治療心痛、嘔吐、惡風寒、咽喉痛、驚悸等病症。

曲澤穴是心經的合穴,可以治療心痛、煩悶、口乾、肘臂筋攣、嘔血、呼吸困難等病症。

癸日癸亥時腎為井(木。),乙丑時肝為滎(火)。丁卯時心為俞(土)。己巳時脾為經(金)。辛未時肺為合(水)。癸酉時血納包絡。

白話文:

癸日癸亥時,腎臟是井穴(木行)。

乙丑時,肝臟是滎穴(火行)。

丁卯時,心臟是俞穴(土行)。

己巳時,脾臟是經穴(金行)。

辛未時,肺臟是合穴(水行)。

癸酉時,血液進入包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