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醫院編

《刺灸心法要訣》~ 卷八 (6)

回本書目錄

卷八 (6)

1. 灸瘡膏藥歌

芩連白芷金星草,乳香淡竹當歸好,薄荷川芎與蔥白,香油煎藥粉成膏。

【注】,以上藥味各等分,用香油煎藥去滓,再下鉛粉熬成膏,專貼灸瘡。

白話文:

黃芩、黃連、白芷、金星草,加上乳香、淡竹葉、當歸這些藥材都很好,再配上薄荷、川芎和蔥白,用香油煎煮這些藥材,去渣後把藥液熬成膏狀。

【注意】以上這些藥材都使用相同的份量,用香油煎煮藥材並濾掉藥渣,接著加入鉛粉一起熬煮成膏狀,專門用來貼敷灸瘡。

2. 行針避忌歌

行針避忌雨大風,飢飽醉怒渴勞驚,男內女外猶堅守,更看人神不可逢。行針避忌雖如此,還推病之緩急行,緩病欲針擇吉日,急病行針莫稍停。

【注】,按行針避忌,於未刺之先,如風雨晦冥,人之氣血,即凝滯而不調。大飢者氣虛,新飽者氣盛,大醉者氣亂,大怒者氣逆,大渴者液少,大勞者氣乏,大驚者氣散,凡此者脈亂氣散,行針須當避忌,俟其必清必靜,聚精會神,方保無誤也。既刺之後,尤當戒慎。男子忌內,女子忌外,忌外者堅拒勿出,忌內者謹守勿內,則邪氣必去,正氣必復,是謂得氣,理固然矣。猶有達變之法存焉,緩病須擇神吉,急病豈可待時哉。

白話文:

下雨天、刮大風的時候不要扎針,還有肚子很餓、剛吃飽、喝醉酒、很生氣、很渴、過度疲勞、受到驚嚇的時候也不要扎針。給男人扎針要避開身體內部,給女人扎針要避開身體外部,這是要牢記的原則。另外,還要看看扎針的時間有沒有犯到「人神」,也要避開。

扎針的禁忌雖然是這樣,但還要考慮病情的輕重緩急來決定。如果是慢性病,可以選擇吉利的日子再扎針;如果是急病,就不能再等,要立刻扎針。

【說明】,關於扎針的禁忌,在還沒扎針之前,如果遇到颳風下雨、天氣陰暗的時候,人的氣血就會凝結不順暢。肚子很餓的人氣虛,剛吃飽的人氣盛,喝醉酒的人氣亂,很生氣的人氣逆,很渴的人體液不足,過度疲勞的人氣力不足,受到驚嚇的人氣會散亂。凡是遇到這些情況,脈象就會紊亂,氣會散掉,所以扎針要避開這些時候,等到身體平靜、心神安定,集中精神的時候再扎針,才能確保不出錯。扎完針之後,更要小心謹慎。給男人扎針要避開身體內部,給女人扎針要避開身體外部,要避免扎到不該扎的地方,這樣才能去除邪氣,恢復正氣,這就是所謂的「得氣」,是理所當然的道理。還有一些變通的方法:慢性病需要選擇吉利的時間,但是急病怎麼可以等待時機呢?

3. 四季人神所在禁忌針灸歌

四季人神所在處,禁忌針灸莫妄施,春在左脅秋在右,冬在於腰夏在臍。

【注】,四季人神所在之處,謂人之神氣初動之處,同乎天之流行也,禁針灸者恐傷生氣也。人神常在心,春在左脅者肝主升也,秋在右脅者肺主降也,冬在腰者神主藏也,夏在臍者脾主化也。

白話文:

人體的神氣在四季中有不同的所在位置,這些位置是禁止隨意針灸的,春天在左邊脅肋部,秋天在右邊脅肋部,冬天在腰部,夏天在肚臍。

【註解】:所謂四季人神所在之處,是指人體神氣初次發動的地方,和天體的運行相符應,禁止針灸是因為擔心傷害人體的生氣。人體的神氣通常在心臟,春天在左邊脅肋部是因為肝臟主升發的關係,秋天在右邊脅肋部是因為肺臟主肅降的關係,冬天在腰部是因為神氣主藏納的關係,夏天在肚臍是因為脾臟主運化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