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灸心法要訣》~ 卷八 (4)
卷八 (4)
1. 太衝穴歌
太衝足大趾,節後二寸中,動脈知生死,能醫驚癇風,咽喉並心腋,兩足不能動,七疝偏墜腫,眼目似云朦,亦能療腰痛,針下有神功。
【注】,太衝穴,其穴在足大趾本節後二寸陷中。動脈應手,病者有此脈生,無此脈者死。主治急慢驚風,羊癇風證,及咽喉疼痛,心腋脹滿,寒濕腳氣痛,行步難,小腹疝氣,偏墜疼痛,兩目昏暗,腰背疼痛等證。針三分,留十呼,灸三壯。
白話文:
太衝穴位於腳的大拇趾關節後方兩寸的位置,按下去會有動脈跳動,可以藉此判斷生死。這個穴道可以治療驚風、癲癇等疾病,以及咽喉腫痛、心胸脅肋脹滿、雙腳麻木不能動彈,還有七種疝氣、睪丸腫痛、眼睛昏花等問題,也能治療腰痛,針刺效果非常神奇。
【註解】 太衝穴的位置在腳的大拇趾關節後方兩寸的凹陷處。動脈會在按壓時感覺到跳動,有這個脈象代表病人還活著,沒有則表示已經死亡。這個穴道主要治療急性和慢性的驚風、癲癇,以及咽喉疼痛、心胸脅肋脹滿、寒濕引起的腳氣疼痛、走路困難、小腹疝氣、睪丸腫痛、眼睛昏暗、腰背疼痛等各種病症。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約為十次呼吸,艾灸可以使用三壯。
2. 崑崙穴歌
崑崙足外踝,跟骨上邊尋,轉筋腰尻痛,膊重更連陰,頭疼脊背急,暴喘滿衝心,舉步行不得,動足即伸吟,若欲求安樂,須將此穴針。
【注】,崑崙穴,在足外踝後五分跟骨上陷中。主治腰尻疼痛,膊重不能舉,及前陰腫痛,偏正頭痛,脊背拘急,暴咳喘仲,足腨腫不得履地等證。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崑崙穴位於腳踝外側,腳跟骨上方邊緣的地方。這個穴位可以治療轉筋、腰部和臀部疼痛,肩膀沉重無法舉起,甚至連陰部都會感到不適。它還能處理頭痛、脊背僵硬緊繃、突然氣喘和胸悶等問題。如果痛到沒辦法走路,一動腳就會哀號,想要舒服一點,就應該針這個穴位。
【註解】崑崙穴的位置在腳踝外側後方五分處,腳跟骨上方的凹陷處。主要治療腰部和臀部疼痛、肩膀沉重不能舉起、前陰腫痛、偏頭痛、正頭痛、脊背拘攣、突然咳嗽喘息、腳踝腫脹不能踩地等症狀。針刺深度約三分,留針時間大約七個呼吸,也可以用艾灸,灸三壯。
3. 環跳穴歌
環跳在髀樞,側臥屈足取。能針偏廢軀,折腰返顧難,冷風並濕痹,身體似繩牽,腿胯連痛,屈轉重吁嘆,若人能針灸,頃刻病消痊。
【注】,環跳穴,其穴在髀樞中,側臥伸下足屈上足取之。主治半身不遂,閃挫腰痛不能回顧,冷風濕痹,周身拘急,腿胯腿肚疼痛不能動轉等證。針一寸,留十呼,灸三壯。
白話文:
環跳穴位於髖關節,取穴時要側躺,將下面的腿伸直,上面的腿彎曲。這個穴位能治療半身不遂的毛病,也能治療因扭傷導致的腰痛,讓人無法回頭看,還能治療受寒受濕引起的麻痺,以及身體像被繩子牽拉一樣的僵硬感,還有大腿、髖部連帶疼痛,彎曲轉動都令人痛苦呻吟的情況。如果能用針或灸治療這個穴位,很快就能消除這些病痛。
【註解】環跳穴,這個穴位在髖關節的中間,取穴時要側躺,下面的腿伸直,上面的腿彎曲。主要治療半身不遂、因扭傷導致的腰痛而不能回頭、受寒受濕引起的麻痺、全身緊繃、以及大腿、髖部、小腿肚疼痛不能動彈等症狀。針刺一寸深,留針約十個呼吸的時間,艾灸三壯。
4. 陽陵泉穴歌
陽陵居膝下,外廉一寸中。膝腫並麻木,冷痹及偏風,起坐腰背重,面腫滿胸中,舉足不能起,坐臥似衰翁,針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注】,陽陵泉穴,其穴在膝下一尺,外廉陷中,尖骨前筋骨間。主治兩膝腫痛,及冷痹不仁,半身不遂,腰背重痛,起坐艱難,面目浮腫,胸中脹滿,兩足疼痛難移,起坐不能支持等證。針六分,留十呼,灸七壯。
白話文:
陽陵泉穴位於膝蓋下方,外側一寸的地方。這個穴道可以治療膝蓋腫脹、麻木,以及寒冷引起的麻痺和半身不遂,還有起坐時腰背沉重、臉部腫脹、胸悶等症狀。甚至連抬腳都困難,坐著或躺著時,就像老態龍鍾的老人一樣。針刺入六分深,效果非常神奇。
【註解】陽陵泉穴的位置在膝蓋下方一尺處,外側凹陷處,在腓骨小頭前方的筋骨之間。主要治療兩膝腫痛、寒冷引起的麻痺、半身不遂、腰背沉重疼痛、起坐困難、臉部浮腫、胸悶脹滿、雙腳疼痛難以移動,以及無法支持身體站立等症狀。針刺入六分深,留針約十個呼吸的時間,灸七壯。
5. 通里穴歌
通里腕側後,去腕一寸中。欲言聲不出,懊憹及怔忡,實則四肢重,頭腮面頰紅,聲平仍數欠,喉痹氣難通,虛則不能食,暴喑面無容,毫針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注】,通里穴,其穴在腕側後一寸陷中。主治聲啞,心煩極甚,怔忡不寧,四肢重痛,頭腮面頰紅腫,倦言,數欠,喉咽疼痛,氣息不通,虛損不思食,暴喑面無潤澤。針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通里穴位於手腕內側後方,距離腕橫紋一寸的地方。這個穴位主要治療以下這些狀況:當想說話卻說不出來時、心中煩悶焦躁不安、以及心悸怔忡。如果是實證體質,會感到四肢沉重、頭部和兩頰紅腫;聲音低弱且頻頻打呵欠、喉嚨阻塞難以呼吸。如果是虛證體質,則會食慾不振、突然失聲且臉色枯槁沒有光澤。用毫針輕微的針刺,就能感受到這個穴位的神奇功效。
【註解】通里穴的位置,在手腕內側後方一寸的凹陷處。主要治療的症狀有:聲音沙啞、心煩意亂、心悸不安、四肢沉重疼痛、頭部和臉頰紅腫、倦怠不想說話、頻頻打呵欠、喉嚨疼痛、呼吸不順暢、虛弱導致食慾不佳、突然失聲且臉色沒有光澤。針刺深度約為三分,艾灸則為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