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灸心法要訣》~ 卷四 (2)
卷四 (2)
1. 小腸經循行經文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到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白話文:
小腸經是手太陽經的脈絡,起始於小指的指尖,沿著手的外側向上,通過手腕,在腕骨突出處的中央浮出,然後向上直行,沿著手臂骨頭下方的邊緣,從手肘內側的兩塊骨頭之間出來,向上沿著上臂外後方的邊緣,到達肩關節,環繞肩胛骨,在肩部交會,進入鎖骨上窩,聯絡心臟,沿著咽喉下行,穿過橫膈膜,抵達胃部,歸屬於小腸。它的一個分支,從鎖骨上窩沿著頸部向上到臉頰,到達眼睛外側的眼角,然後折回進入耳朵。另一個分支,從臉頰分出,向上到下巴,到達鼻子旁,再到眼睛內側的眼角,斜行聯絡顴骨。
2. 小腸經循行歌
手太陽經小腸脈,小指之端起少澤,循手外側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內側,上循臑外出後廉,直過肩解繞肩胛,交肩下入缺盆內,向腋絡心循咽嗌,下膈抵胃屬小腸。一支缺盆貫頸頰,至目銳眥卻入耳,復從耳前仍上頰,抵鼻升至目內眥,斜絡於顴別絡接。
【注】,手太陽小腸之脈,從小指內側少陰之脈少衝穴循小指之端少澤穴起,循手外側前谷後谿穴,從後谿上腕至腕骨穴,從腕骨出踝中,入陽谷、養老穴也。從養老直上,循臂骨下廉,支正穴也。從支正出肘內側兩筋間,小海穴也。從小海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肩貞穴,繞肩胛臑俞穴上肩,天宗穴也。從天宗循行秉風、曲垣等穴,從肩中俞入缺盆穴,散而內行,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之分。其支者,從缺盆循頸入天窗、天容穴,上頰顴穴,至目銳眥,卻入耳中聚於聽宮穴也,其別支從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以交於足太陽經。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的脈絡,從小指末端的少澤穴開始,沿著手的外側向上,經過手腕骨突起處,再沿著手臂骨頭的後緣,到達手肘內側,接著沿著手臂外側後緣向上,直達肩部,再繞過肩胛骨,在肩部下方進入鎖骨上窩,進入體內後,聯繫心臟、沿著咽喉向下,穿過橫膈膜,抵達胃部,歸屬於小腸。
另外一條分支,從鎖骨上窩向上貫穿頸部,到達面頰,然後至眼睛外側的眼角,再折回進入耳朵,之後從耳朵前側出來,再度向上到達面頰,抵達鼻旁,然後向上到達眼睛內側的眼角,斜著聯繫到顴骨,與其他脈絡相連接。
[註解]:手太陽小腸經的脈絡,從手小指內側,也就是手少陰心經的少衝穴,接著循行到小指末端的少澤穴開始,沿著手的外側,經過前谷、後谿穴,從後谿穴向上到達手腕,經過腕骨穴,從腕骨穴出來後,到達手腕骨突起處,也就是陽谷穴、養老穴的地方。從養老穴直接向上,沿著手臂骨頭的下緣,經過支正穴。從支正穴出來,到達手肘內側兩條筋之間,也就是小海穴。從小海穴向上,沿著手臂外側後緣,經過肩關節,到達肩貞穴,然後繞過肩胛骨,經過臑俞穴,向上到肩部,也就是天宗穴的地方。從天宗穴開始,沿著秉風穴、曲垣穴等穴位,從肩中俞穴進入鎖骨上窩,然後散開進入體內,聯繫心臟,沿著咽喉向下,穿過橫膈膜,抵達胃部,歸屬於小腸。它的一個分支,從鎖骨上窩沿著頸部,經過天窗穴、天容穴,向上到達面頰,經過顴骨穴,到達眼睛外側的眼角,然後折回進入耳朵,匯聚到聽宮穴。它還有一個分支,從面頰向上到達鼻旁,然後到達眼睛內側的眼角,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連。
3. 小腸經穴歌
手太陽經小腸穴,少澤先於小指設,前谷後谿腕骨間,陽谷須同養老列,支正小海上肩貞,臑俞大宗秉風合,曲垣肩外復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此經穴數一十九,還有顴髎入聽宮。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首先從小指末端的少澤穴開始,接著是前谷穴、後谿穴,然後是手腕上的腕骨穴,陽谷穴和養老穴也排列在附近,再來是支正穴、小海穴、肩貞穴,接著是臑俞穴、大杼穴、秉風穴相合,再往上是曲垣穴、肩外俞穴,然後是肩中俞穴,天窗穴接著往上,最後到天容穴,這條經絡共有十九個穴位,還有顴髎穴通往聽宮穴。
4. 小腸經分寸歌
小指端外為少澤,前谷本節前外側,節後橫紋取後谿,腕骨腕前骨陷側。陽谷銳骨下陷肘,腕上一寸名養老,支正外側上四寸,小海肘端五分好,肩貞肩端後陷中,臑俞肩臑骨陷考(肩臑骨陷者,下胛骨上舉臂陷中取之也)。天宗肩骨下陷中,秉風肩上小髃空,(肩上髃骨後,舉肩有空),曲垣肩中曲𩨹陷,外俞上𩨹一寸從(即外肩俞,肩胛上廉,去脊三寸)。
中俞大椎二寸旁,天窗曲頰動陷詳,天容耳下曲頰後,顴髎面頄銳骨量(面頄骨下廉銳骨端陷中),聽宮耳中珠子上(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此為小腸手太陽。
【注】,少澤穴,在手小指外側端,去爪甲角一分陷中,是其穴也。從少澤上行,手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前谷穴也。從前谷上行,手小指本節後,外側橫紋尖上陷中,仰手握拳取之,後谿穴也。從後谿上行,手掌外側,腕前起骨下罅縫陷中,腕骨穴也。從腕骨上行,手掌外側,腕下銳骨下陷中,陽谷穴也。從陽谷上行,手下銳骨上,一空腕後一寸許陷中,陽谷穴也。從陽谷上行,手下銳骨上,一空腕後一寸許陷中,養老穴也。從養老上行外廉四寸,支正穴也。從支正上行,肘外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屈手向頭取之,小海穴也。
從小海上行,肩曲𩨹骨下,大骨傍兩骨解間,肩端後陷中,肩貞穴也。從肩貞上行肩端,臑上肩骨下,𩨹骨上廉陷中,舉臂取之,臑俞穴也。從臑俞上行,肩骨下陷中,天宗穴也。從天宗上行,肩上小髃骨,舉臂有空,秉風穴也。從秉風上行肩中央,曲𩨹陷中,按之應手痛,曲垣穴也。
從曲垣上行,肩𩨹上廉,去脊傍開三寸陷中,肩外俞穴也。從肩外俞上行,肩𩨹內廉,去脊督脈之大椎穴傍開二寸陷中,肩中俞穴也。從肩中俞上行,頸大筋前曲,頰下動脈應手陷中,天窗穴也。從天窗上行,耳下曲頰後,天容穴也。從天容上行,面頄骨下廉,銳骨端陷中,顴髎穴也。
從顴髎上行耳中之珠,聽宮穴也。
白話文:
小指外側指甲角旁是少澤穴,小指根部關節前外側凹陷處是前谷穴,關節後方的橫紋處是後谿穴,手腕骨前方的凹陷處是腕骨穴。手腕外側突出的骨頭下方凹陷處是陽谷穴,手腕上一寸的地方是養老穴,手腕外側四寸處是支正穴,手肘外側骨頭邊緣凹陷五分處是小海穴。肩關節後方凹陷處是肩貞穴,肩關節和上臂骨頭交接的凹陷處是臑俞穴(這個穴位在舉起手臂時,肩胛骨上緣和上臂之間凹陷處)。肩胛骨下方凹陷處是天宗穴,肩上骨頭舉起手臂有空隙的地方是秉風穴,肩中央凹陷處是曲垣穴,肩胛骨上緣外側,距離背部中線三寸處是外俞穴。
肩胛骨上緣內側,距離脊椎大椎穴旁開二寸處是中俞穴,頸部大筋前緣,面頰下方動脈搏動處是天窗穴,耳朵下方,面頰後方是天容穴,面頰骨下方,骨頭尖端凹陷處是顴髎穴,耳朵中間,像珠子一樣的部位是聽宮穴,這些穴位都是手太陽小腸經上的穴位。
[註解]
少澤穴在小指外側指甲角旁一分的凹陷處。從少澤穴往上,小指根部關節前方的凹陷處是前谷穴。從前谷穴往上,小指根部關節後方外側橫紋尖端的凹陷處,握拳時取穴,是後谿穴。從後谿穴往上,手掌外側,手腕前突出的骨頭下方縫隙凹陷處是腕骨穴。從腕骨穴往上,手掌外側,手腕下方突出的骨頭下方凹陷處是陽谷穴。從陽谷穴往上,手腕突出的骨頭上方,手腕後方一寸左右的凹陷處是養老穴。從養老穴往上,手臂外側四寸處是支正穴。從支正穴往上,手肘外側突出的骨頭外側,距離肘端五分的凹陷處,彎曲手臂向頭取穴,是小海穴。
從小海穴往上,肩部彎曲的骨頭下方,在肩膀大骨的旁邊,兩骨頭間的縫隙,肩端後方的凹陷處,是肩貞穴。從肩貞穴往上,肩膀的末端,上臂骨頭下方,肩胛骨上緣的凹陷處,舉起手臂時取穴,是臑俞穴。從臑俞穴往上,肩胛骨下方凹陷處是天宗穴。從天宗穴往上,肩膀上方小骨頭處,舉起手臂時有空隙的地方是秉風穴。從秉風穴往上,肩膀中央凹陷處,按壓時會有痠痛感,是曲垣穴。
從曲垣穴往上,肩胛骨上緣,距離背部中線三寸的凹陷處是肩外俞穴。從肩外俞穴往上,肩胛骨內緣,距離脊椎督脈上的大椎穴旁開二寸的凹陷處是肩中俞穴。從肩中俞穴往上,頸部大筋的前方彎曲處,面頰下方動脈搏動處是天窗穴。從天窗穴往上,耳朵下方,面頰後方是天容穴。從天容穴往上,面頰骨下方,骨頭尖端的凹陷處是顴髎穴。
從顴髎穴往上,耳朵中間像珠子一樣的部位是聽宮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