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醫院編

《刺灸心法要訣》~ 卷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

1. 頭部主病針灸要穴歌

百會主治卒中風,兼治癲癇兒病驚,大腸下氣脫肛病,提補諸陽氣上升。

白話文:

百會穴主要治療中風,也可以治療兒童的癲癇和驚風,還能治療大腸下垂和脫肛,有助於提升全身的陽氣。

【注】,百會穴,提補陽氣上升。主治大人中風,痰火癲癇,小兒急慢驚風,大腸下氣,脫肛等證。針二分,灸五壯。

神庭主灸羊癇風,目眩頭痛灸腦空,翳風專刺耳聾病,兼刺瘰癧項下生。

白話文:

百會穴,可以提升陽氣,治療大人中風、痰火癲癇、小兒急慢驚風、大腸下垂、脫肛等疾病。針灸深度二分,灸五壯。

【注】,神庭穴,主治風癇,羊癲。灸三壯,禁針刺。腦空穴,主治偏正頭疼,目眩。刺四分,灸五壯。翳風穴,主治耳聾及瘰癧。《針經》云:先將銅錢約二十文,令患者咬之,尋取穴中。針三分,禁灸。

上星通天主鼻淵,瘜肉痔塞灸能痊,兼治頭風目諸疾,炷如小麥灼相安。

白話文:

神庭穴:主治癲癇、羊癲瘋。用艾灸治療三次,但禁止針灸。

腦空穴:主治偏頭疼、頭痛,以及頭暈目眩。用針刺入四分,並用艾灸治療五次。

翳風穴:主治耳聾和淋巴結腫大。《針經》中記載,治療時先讓患者用牙齒輕輕咬住約二十枚銅錢,然後尋找穴位。將針刺入三分,但禁止用艾灸治療。

【注】,上星、通天二穴,主治鼻淵,鼻塞,瘜肉,鼻痔。左鼻灸右,右鼻灸左,左右鼻俱病者,左右俱灸。灸後鼻中當去一塊,形如朽骨狀,其病自愈。兼治頭風目疾等證也。上星穴宜刺三分,留六呼,灸五壯。一云宜三稜針出血,以瀉諸陽之熱氣。通天穴宜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其壯如小麥大,始相宜也。

啞門風府只宜刺,中風舌緩不能言,頸項強急及瘈瘲,頭風百病與傷寒。

白話文:

上星穴和通天穴,主治鼻炎、鼻塞、鼻息肉、鼻痔。左鼻灸右,右鼻灸左,左右鼻孔都患病的,左右都要灸。灸後,鼻孔中會掉出一塊東西,形狀像腐朽的骨頭,病就會自動痊癒。此外,上星穴和通天穴,還可以治療頭痛、眼睛疾病等症狀。

上星穴應該刺入三分,留針六次呼吸的時間,灸五壯。另外一說是用三稜針刺血,以瀉清諸陽的熱氣。通天穴應該刺入三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灸三壯。所用的艾灸炷應該像小麥粒一樣大,這樣才合適。

【注】,啞門、風府二穴,主治中風舌緩,暴喑不語,傷風傷寒,頭痛項急不得回顧及抽搐等病。啞門穴針二分,不可深入,禁灸。風府穴針三分,留三呼,禁灸。

頭維主刺頭風疼,目痛如脫淚不明,禁灸隨皮三分刺,兼刺攢竹更有功。

白話文:

【註解】啞門穴、風府穴兩個穴位,主治中風、舌頭不能正常活動、突然不能說話、傷風、傷寒、頭痛、脖子僵硬,不能回頭和抽搐等疾病。針灸啞門穴的深度為二分,不可針得太深,禁止灸。針灸風府穴的深度為三分,留針三口氣的時間,禁止灸。

【注】,頭維、攢竹二穴,主治頭風疼痛如破,目痛如脫,淚出不明。頭維穴隨皮針三分,禁灸。攢竹穴刺一分,留六呼,禁灸。隨皮者,針入即眠,針隨皮刺去也。

率谷酒傷吐痰眩,風池主治肺中寒,兼治偏正頭疼痛,頰車落頰風自痊。

白話文:

【註解】:頭維穴、攢竹穴這兩個穴位,主治頭風疼痛像被劈開一樣,眼睛疼痛像要掉出來,流淚不止而看不清楚。頭維穴針刺皮下三分,禁止灸。攢竹穴針刺一分,留針六呼,禁止灸。皮下刺法:針刺入即取,隨著皮膚刺入刺出。

【注】,率谷穴,主治傷酒嘔吐痰眩。刺三分,灸三壯。風池穴,治肺受風寒及偏正頭風。刺四分,灸三壯,七壯。炷宜小。頰車穴,治落頰風,落頰風者,下頦脫落也。刺三分,灸三壯。炷如小麥。

臨泣主治鼻不通,眵䁾冷淚雲翳生,驚癇反視卒暴厥,目晡發瘧脅下疼。

白話文:

率谷穴:主治酒後嘔吐、痰飲眩暈。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三炷。

風池穴:主治肺部受風寒以及偏正頭痛。針刺深度四分,艾灸三炷或七炷,艾炷宜小。

頰車穴:主治面癱,面癱即下顎脫落。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三炷,艾炷如小麥般大小。

【注】,臨泣穴,主治鼻塞目眩,生翳眵䁾眼目諸疾,及驚癇反視,卒暴痰厥,瘧疾晚發等病。刺三分,留七呼,禁灸。

水溝中風口不開,中惡癲癇口眼歪,刺治風水頭面腫,灸治兒風急慢災。

白話文:

臨泣穴,主治鼻塞目眩,各種眼目疾病(包括翳障、眵目、䁾目等),以及驚風癇病、反視、卒暴痰厥、瘧疾晚發等疾病。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禁止灸。

【注】,水溝穴,主治中風口噤,牙關不開,卒中惡邪鬼擊,不省人事,癲癇卒倒,口眼歪邪,風水面腫,及小兒急慢驚風等病。刺三分,留六呼,灸三壯至七壯,炷如小麥。然灸不及針。

承漿主治男七疝,女子瘕聚兒緊唇,偏風不遂刺之效,消渴牙疳灸功深。

白話文:

【注】水溝穴,主要用來治療中風導致嘴不能說話,牙關緊閉,突然受到邪惡鬼怪攻擊,昏迷不醒,癲癇症,突然倒地,嘴和眼睛歪斜,風水引起的面部腫脹,以及小兒急慢驚風等疾病。針灸深度三分,留針六次呼吸的時間,艾灸三到七壯,艾炷像小麥那麼大。雖然艾灸的效果不如針灸。

【注】,承漿穴,主治男子諸疝,女子瘕聚,小兒撮口,及偏風半身不遂,口眼喎邪,口噤不開,消渴飲水不休,口齒疳蝕生瘡等證。刺二分,留五呼,灸三壯。

白話文:

承漿穴,主要治療男性的各種疝氣,女性的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小兒口角歪斜,以及中風半身不遂,面部神經麻痺,口不能張,喝水過多,口齒腐爛生瘡等疾病。針刺深度二分,留針五次呼吸的時間,艾灸三壯。

迎香主刺鼻失臭,兼刺面癢若蟲行,先補後瀉三分刺,此穴須知禁火攻。

【注】,迎香穴,主治鼻塞不聞香臭,浮腫風動,面癢狀如蟲行等證。針三分,禁灸。

口眼歪邪灸地倉,頰腫唇弛牙噤強,失音不語目不閉,瞤動視物目䀮䀮。

白話文:

迎香穴主要用来治疗鼻子不通、闻不到香味、鼻子发臭,以及脸部发痒像是虫子爬的感觉。针刺时先补后泻,针刺深度三分,但不可灸。

如果出现口眼歪斜,可以用灸法治疗地仓穴,也能缓解脸部肿胀、嘴唇松弛、牙齿紧闭、失声、不能说话、眼睛无法闭合、眼球跳动以及看不清东西等症状。

【注】,地倉穴,主偏風口眼歪邪,牙關不開,齒痛頰腫,目不能閉,唇緩不收,飲食難進,失音不語,眼目瞤動,視物䀮䀮,昏夜無見等證。刺三分,留五呼,灸七壯,或二七壯,重者七七壯俱可。

聽會主治耳聾鳴,兼刺迎香功最靈,中風瘈瘲喎斜病,牙車脫臼齒根疼。

白話文:

地倉穴,位於人體面部,主要治療偏頭痛、口眼歪斜、牙關緊閉、牙痛、臉頰腫脹、眼睛不能閉合、嘴脣鬆弛不能收縮、飲食困難、失音不語、眼睛眨眼、視物模糊、晚上看不見等症狀。針刺地倉穴,深度為三分,留針五呼,艾灸七壯,或者二七壯,病情嚴重的可以灸七七壯。

【注】,聽會穴,主治耳聾耳鳴,牙車脫臼,齒痛,中風,瘈瘲,喎邪等證。針四分,灸三壯。兼瀉迎香,功效如神。迎香穴,針三分,禁灸。

聽宮主治耳聾鳴,睛明攢竹目昏蒙,迎風流淚眥癢痛,雀目攀睛白翳生。

白話文:

聽會穴,主要治療耳聾耳鳴、牙齒疼痛、中風、癲癇、痙攣等疾病。針灸四分,艾灸三壯。兼瀉迎香穴,效果神奇。迎香穴,針灸三分,禁止艾灸。

【注】,聽宮穴,主治耳內蟬鳴,耳聾。刺三分,灸三壯。睛明、攢竹二穴,主治目痛視不明,迎風淚,胬肉攀睛,白翳眥癢,雀目諸證。睛明穴針分半,留六呼,禁灸。攢竹穴治證同前,刺三分,留六呼,禁灸。

白話文:

【註解】:

  • 聽宮穴:位於耳後乳突的前下約半寸,後腦骨下緣,有局部壓痛。
  • 主治:耳內蟬鳴,耳聾。
  • 刺法:三分。
  • 灸法:三壯。
  • 睛明穴:位於眼眶內側上端,當眉頭與鼻根之間,有局部壓痛。
  • 攢竹穴:位於眉頭,有局部壓痛。
  • 主治:目痛視不明,迎風淚,胬肉攀睛,白翳眥癢,雀目諸證。
  • 刺法:半寸。
  • 留針時間:六呼。
  • 禁忌:灸法。

聽宮穴,主治耳內蟬鳴,耳聾。刺入皮膚三分,灸三壯。睛明、攢竹兩個穴位,主治眼痛視力不清,迎風流淚,胬肉攀附眼球,白翳眥癢,雀目等疾病。睛明穴針刺半寸,留針六次呼吸的時間,禁止灸法。攢竹穴治療的疾病與睛明穴相同,刺入皮膚三分,留針六次呼吸的時間,禁止灸法。

2. 胸腹部主病針灸要穴歌

膻中穴主灸肺癰,咳嗽哮喘及氣癭,巨闕九種心疼病,痰飲吐水息賁寧。

白話文:

羶中穴主要治療肺癰、咳嗽、哮喘以及氣腫,巨闕穴可以治療九種心痛病症,痰多、飲水後嘔吐、呼吸困難都能得到緩解。

【注】,膻中穴,主治哮喘,肺癰,咳嗽,氣癭等證。灸七壯,禁針。巨闕穴,主治九種心痛、痰飲吐水、腹痛息賁等證。針三分,留七呼,灸七壯。

上脘奔豚與伏梁,中脘主治脾胃傷,兼治脾痛瘧痰暈,痞滿翻胃盡安康。

白話文:

膻中穴:主治哮喘、肺癰、咳嗽、氣癭等疾病。灸七次,禁止針灸。巨闕穴:主治九種心痛、痰飲吐水、腹痛息賁等疾病。針刺三分,留針七次呼吸,灸七次。

【注】,上脘穴,主治腎積奔豚,心積伏梁之證。針八分,留七呼,灸五壯。《千金》云:每日灸二七壯至百壯。孕婦不可灸。中脘穴,主治內傷脾胃,心脾痛,瘧疾痰暈,痞滿翻胃等證。針八分,灸七壯。一云:二七壯至百壯。孕子不可灸。

水分脹滿臍突硬,水道不利灸之良,神闕百病老虛瀉,產脹溲難兒脫肛。

白話文:

【注】,上脘穴,主治腎積奔豚、心積伏梁等症。針灸八分深,留針七呼吸的時間,灸五壯。

《千金》裡說:每天灸二七壯,至百壯。孕婦不可灸。中脘穴,主治內傷脾胃、心脾痛、瘧疾痰暈、痞滿翻胃等症。針灸八分深,灸七壯。有另外一種說法:二七壯至百壯。孕婦不可灸。

【注】,水分穴,主治鼓脹堅硬,肚臍突出,小便不利。灸五壯,禁針。孕婦不可灸。神闕穴,主治百病及老人虛人泄瀉,又治產後腹脹,小便不通,小兒脫肛等證。灸三壯,禁針。一法:納炒乾淨鹽填滿臍上,加厚薑一片蓋定,上加艾炷,灸百壯,或以川椒代鹽亦妙。

氣海主治臍下氣,關元諸虛瀉濁遺,中極下元虛寒病,一切痼冷總皆宜。

白話文:

水分穴

主治:鼓脹堅硬、肚臍突出、小便不利。

治療方法:灸五壯,禁止針灸。孕婦不可灸。

神闕穴

主治:百病、老人虛人泄瀉、產後腹脹、小便不通、小兒脫肛等症狀。

治療方法:灸三壯,禁止針灸。

另一種方法:將炒過的乾淨鹽填滿肚臍,再加一片厚薑片蓋住,最後放上艾炷,灸百壯。或以川椒代替鹽灸,效果也很好。

【注】,氣海穴,主治一切氣疾,陰證痼冷及風寒暑溫,水腫,心腹鼓脹,諸虛,癥瘕等證。針八分,灸五壯。關元穴,主治諸虛腎積,及虛老人泄瀉,遺精,白濁等證。針八分,留七呼,灸七壯。《千金》云:婦人針之則無子。中極穴,主治下元寒冷虛損,及婦人月事不調,赤白帶下。針八分,留十呼,灸三壯。孕婦不可灸。

膺腫乳癰灸乳根,小兒龜胸灸亦同,嘔吐吞酸灸日月,大赫專治病遺精。

白話文:

【註】氣海穴,可以治療一切氣疾,陰證中的老寒症和太陽病、少陽病、陽明病、少陰病、太陰病,水腫,心腹脹滿,各種虛症,癥瘕等症。針灸八分,灸五壯。關元穴,可以治療各種虛症、腎積,以及虛弱老人泄瀉、遺精、白濁等症。針灸八分,停留七次呼吸,灸七壯。《千金》說:婦人針灸這穴位則無子。中極穴,可以治療下元虛寒和虛損,以及婦女月經不調,赤帶、白帶下。針灸八分,停留十次呼吸,灸三壯。孕婦不可灸。

【注】,乳根穴,主治胸前腫,乳癰,小兒龜胸等證,針三分,灸三壯。日月穴,主治嘔吐吞酸。針七分,灸五壯。大赫穴,主治遺精。針三分,灸五壯。

天樞主灸脾胃傷,脾瀉痢疾甚相當,兼灸鼓脹癥瘕病,艾火多加病必康。

白話文:

乳根穴:

主治:胸前腫脹、乳癰、小兒龜胸等症狀。

針灸方法:針刺三分,灸三壯。

日月穴:

主治:嘔吐、吞酸等症狀。

針灸方法:針刺七分,灸五壯。

大赫穴:

主治:遺精等症狀。

針灸方法:針刺三分,灸五壯。

【注】,天樞穴,主治內傷脾胃,赤白痢疾,脾瀉及臍腹鼓脹,癥瘕等證。針五分,留七呼,灸五壯。《千金》云:魂魄之舍不可針,孕婦不可灸。

白話文:

天樞穴可以治療內傷脾胃、赤白痢疾、脾瀉、臍腹鼓脹、癥瘕等症狀。針灸深度為五分,保留七次呼吸的時間,灸五壯。

《千金要方》說,魂魄的居所不能針灸,孕婦不能灸。

章門主治痞塊病,但灸左邊可拔根,若灸腎積臍下氣,兩邊齊灸自然平。

【注】,章門穴,主治痞塊,多灸左邊,腎積灸兩邊。針六分,留六呼,灸三壯。一云百壯。

期門主治奔豚病,上氣咳逆胸背疼,兼治傷寒脅硬痛,熱入血室刺有功。

【注】,期門穴,主治奔豚上氣,咳逆胸滿,胸背徹痛,胸痛腹硬,及傷寒熱入血室。針四分,灸五壯。

帶脈主灸一切疝,偏墜木腎盡成功,兼灸婦人濁帶下,丹田溫暖自然停。

【注】,帶脈穴,主治疝氣偏墜木腎,及婦人赤白帶下等證。針六分,灸五壯。

白話文:

章門穴可以治療痞塊病,但如果想徹底根治,就要灸左邊。如果是要灸腎積,就應該灸在臍下,而且要兩邊同時灸,這樣才能平衡。

期門穴可以治療奔豚病、上氣咳嗽、胸背疼痛,也可以治療傷寒引起的脅部疼痛,如果熱氣入侵血室,針灸也可以起到治療效果。

帶脈穴可以治療各種疝氣,以及因腎虛引起的偏墜和腰痛,還可以治療婦女的白帶異常,灸這個穴位能溫暖丹田,自然就能止住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