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醫院編

《刺灸心法要訣》~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胃經分寸歌

胃之經兮足陽明,承泣目下七分尋,再下三分名四白,巨髎鼻孔旁八分。地倉俠吻四分近,大迎頷下寸三中,頰車耳下八分陷,下關耳前動脈行。頭維神庭旁四五,人迎喉旁寸五真,水突筋前人迎下,氣舍喉下一寸乘。缺盆舍下橫骨陷,氣戶下行一寸明,庫房下行一寸六,屋翳膺窗乳中根。

不容巨闕旁二寸,一寸承滿與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臍旁二寸尋。樞下一寸外陵穴,陵下一寸大巨陳,巨下三寸水道穴,水下二寸歸來存。氣街歸來下一寸,共去中行二寸勻,髀關膝上尺二許,伏兔髀下六寸是。陰市伏兔下三寸,梁丘市下一寸記,犢鼻膝臏陷中取,膝眼三寸下三里。

里下三寸上廉穴,廉下二寸條口舉,再下二寸下廉穴,復上外踝上八寸,卻是豐隆穴當記。解谿則從豐隆下,內循足腕上陷中,衝陽解下高骨動,陷谷衝下二寸名,內庭次指外岐骨,厲兌大次指端中。

【注】,承泣穴,在目下七分,目下胞陷中,上直瞳子正視取之,是其穴也,從承泣直下三分,顴空骨內,亦直瞳子取之,四白穴也。從四白下行,俠鼻孔旁八分,亦直瞳子取之,巨髎穴也。從巨髎下行,俠口吻旁四分外許,近下微有動脈,地倉穴也。從地倉行腮頷下前一寸三分,骨陷中動脈,大迎穴也。從大迎行耳下曲頰端,近前八分陷中,側臥開口取之,頰車穴也。從頰車上行,耳前動脈,側臥合口有空取之,下關穴也。從下關上行額角,入髮際以督脈中行神庭穴旁開四寸半,頭維穴也。

從頭維下行,頸下俠結喉旁一寸五分,大動脈應手,伸頭取之,人迎穴也。從人迎下直行,頸大筋前內貼氣候,水突穴也。從水突下直行,頸大筋前結喉下一寸許陷中,貼骨尖上有缺處,氣舍穴也。從氣舍下行,肩上橫骨陷中,缺盆穴也。

從缺盆下行,巨骨下一寸,旁開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氣戶穴也。從氣戶下行一寸六分,亦旁開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庫房穴也。從庫房下行一寸六分,亦旁開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屋翳穴也。從屋翳下行一寸六分,亦旁開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膺窗穴也。從膺窗下行,當乳頭之中,乳中穴也。

從乳中下行一寸六分,亦旁開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乳根穴也。從乳根行在第四肋端,旁開中行二寸,不容穴也。從不容穴下一寸,亦旁開中行二寸,承滿穴也。從承滿下一寸,亦旁開中行二寸,梁門穴也。從梁門下一寸,亦旁開中行二寸,關門穴也。從關門下一寸,旁開中行二寸,太乙穴也。

從太乙下一寸,亦旁開中行二寸,滑肉門穴也。從滑肉門下一寸,俠臍旁二寸許陷中,天樞穴也。從天樞下一寸,亦旁開中行二寸,外陵穴也。從外陵下一寸,亦旁開中行二寸,大巨穴也,從大巨下三寸,亦旁開中行二寸,即水道穴也。從水道下二寸,亦旁開中行二寸,即歸來穴也。

白話文:

胃經分寸歌

胃經循行於足陽明,承泣穴位於眼眶下緣七分處。再往下三分是四白穴。巨髎穴位於鼻翼外側旁開八分處。地倉穴位於口角旁四分處。大迎穴位於下頜下緣一寸三分處。頰車穴位於耳垂下方八分處的凹陷處。下關穴位於耳前動脈搏動處。頭維穴位於神庭穴旁開四寸五分處。人迎穴位於喉嚨旁一寸五分處。水突穴位於喉結下方,頸部大筋前方。氣舍穴位於喉結下一寸處。缺盆穴位於鎖骨上窩處。氣戶穴位於鎖骨下緣下一寸處。庫房穴位於氣戶穴下行一寸六分處。屋翳穴位於庫房穴下行一寸六分處。膺窗穴位於屋翳穴下行一寸六分處。乳中穴位於乳頭中央。不容穴位於乳中穴下行一寸六分處。承滿穴位於不容穴下行一寸處。梁門穴位於承滿穴下行一寸處。關門穴位於梁門穴下行一寸處。太乙穴位於關門穴下行一寸處。滑肉門穴位於太乙穴下行一寸處。天樞穴位於肚臍旁開二寸處。外陵穴位於天樞穴下行一寸處。大巨穴位於外陵穴下行一寸處。水道穴位於大巨穴下三寸處。歸來穴位於水道穴下二寸處。氣街穴位於歸來穴下行一寸處。髀關穴位於膝蓋骨上方一尺二寸處。伏兔穴位於髀關穴下六寸處。陰市穴位於伏兔穴下三寸處。梁丘穴位於陰市穴下行一寸處。犢鼻穴位於膝蓋骨下緣凹陷處。下巨虛穴位於犢鼻穴下三寸處。上廉穴位於下巨虛穴下三寸處。條口穴位於上廉穴下二寸處。下廉穴位於條口穴下二寸處。豐隆穴位於外踝上八寸處。解谿穴位於豐隆穴下方。衝陽穴位於足背最高點處。陷谷穴位於衝陽穴下二寸處。內庭穴位於第二、三趾間縫隙處。厲兌穴位於小趾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