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醫院編

《刺灸心法要訣》~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膀胱經文

經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又云:膀胱當十九椎,居腎之下,大腸之前。有下口,無上口。當臍上一寸水分穴處,為小腸下口,乃膀胱上際,水液由此別迴腸隨氣泌滲而入。其出入皆由氣化,入氣不化,則水歸大腸,而為泄瀉。出氣不化,則閉塞下竅,而為癃腫也。是經多血少氣。

白話文:

《靈樞經》中說:膀胱是主宰全身水液輸布的器官,水液在膀胱中氣化後才能排出體外。又說:膀胱位於第十九椎,在腎臟下方,大腸前方。膀胱有下開口,沒有上開口。在臍上方一寸的地方,有一個穴位叫「水分穴」,是小腸的下出口,也是膀胱的上界。水液從小腸下口別出,沿著大腸隨氣泌滲而進入膀胱。膀胱的水液出入都依靠氣化,如果氣化不暢,水液就會流入大腸,導致腹瀉。如果氣化不通,就會閉塞下竅,導致癃腫。所以,膀胱經多血少氣。

《難經》曰: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尿九升九合,口廣二寸半。

2. 膀胱循行經文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顛。其支者,從顛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到小趾外側。

白話文:

膀胱足太陽經脈起於眼睛內眥,向上在額頭經過顛頂。它的支脈分出一支從巔部進入腦部,然後又從腦部出來,向下經過頸項,沿着肩部和大椎穴向內斜行於脊柱旁,到達腰部,然後沿脊柱向下到達腎臟,最後連接到膀胱。它的支脈分出一支從腰部向下沿脊柱兩旁走行,貫穿臀部進入股骨後方部位。它的支脈分出一支從後枕部左右兩側向下貫穿肩胛骨,沿脊柱內側向下經過髀樞穴,然後沿大腿外側後緣向下交匯於股骨後方部位,再向下貫通小腿內側,最後從外踝後面出來,沿跟骨的後方到小趾的外側。

3. 膀胱經循行歌

足太陽經膀胱脈,目內眥上起額尖。支者顛上至耳角,直者從顛腦後懸,絡腦還出別下項,仍循肩膊俠脊邊,抵腰膂腎膀胱內,一支下與後陰連。貫臀斜入委中穴,一支膊內左右別,貫胛俠脊過髀樞,臂內後廉膕中合,下貫腨內外踝後,京骨骨下趾外側。

白話文:

足太陽經膀胱脈絡,從眼睛內眼角上方額頭尖端起始。分支從頭頂至耳角,正脈從頭頂後腦處懸垂,絡於腦內,再分支從項部出來,沿著肩、膊、脊椎旁,抵達腰、背、腎、膀胱內部。一支分支向下與後陰相連。貫穿臀部,斜行進入委中穴,另一支分支從兩側肩胛骨內側分出,貫穿胛骨,沿著脊椎旁,經過髀樞穴,在手臂內側後緣、小腿後側中間會合,向下貫穿小腿內外踝後方、腳跟骨下側、腳趾外側。

【注】,足太陽之脈,起目內眥睛明穴,從睛明循行攢竹、曲差、五處,上額交顛,入承光穴,從承光循行通天穴。其支者,從顛至耳上角,交於足少陽之經。其直者,從通天入絡於大杼穴,從大杼循行肩髆內風門穴,從風門循行肺俞穴,挾脊抵腰中厥陰俞穴,從厥陰俞穴循行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入循膂絡腎,從腎俞穴循行氣海俞,從腰中下挾脊大腸俞穴,從大腸俞循行關元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等穴,別行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等穴。其支者,又復上肩膊內,從附分穴循行貫胛魄戶穴,從魄戶循行挾脊內膏肓、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等穴,過髀樞秩邊穴,從秩邊穴循髀外從後廉、承扶、浮郄、委陽穴,下合膕中委中穴,從委中循行合陽穴,從合陽下貫內承筋穴,從承筋循行承山、飛揚、附陽等穴,從附陽穴循行出外踝之後崑崙穴,從崑崙穴循行僕參、伸脈、金門等穴,循京骨即本經之京骨穴也。從京骨循行束骨、通谷穴,至小趾外側至陰穴而終,以交於足之少陰經也。

白話文:

足太陽經脈,從眼睛內角的「睛明穴」開始,沿著前額眉骨上行,經過「攢竹穴」、「曲差穴」、「五處穴」,到達額頭正中與督脈相交,進入「承光穴」。從「承光穴」繼續沿著督脈上行,到達「通天穴」。從「通天穴」分出一支,沿著頭頂至耳上角,與足少陽經相交。正脈從「通天穴」進入督脈,沿著脊柱下行,經過「大杼穴」、「肩髆穴」、「風門穴」、「肺俞穴」,到達「厥陰俞穴」。從「厥陰俞穴」繼續沿著脊柱下行,經過「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進入腰部與督脈相交,再沿著督脈下行,經過「腎俞穴」、「氣海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環俞穴」。從「白環俞穴」分出一支,沿著肩胛骨內側上行,經過「附分穴」、「貫胛穴」、「魄戶穴」,進入背部,經過「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關穴」、「魂門穴」、「陽綱穴」、「意舍穴」、「胃倉穴」、「肓門穴」、「志室穴」、「胞肓穴」。從「胞肓穴」繼續沿著大腿後側下行,經過「髀樞秩邊穴」、「秩邊穴」、「承扶穴」、「浮郄穴」、「委陽穴」,到達膝蓋後方的「委中穴」。從「委中穴」繼續沿著小腿後側下行,經過「合陽穴」,再向下貫穿「承筋穴」。從「承筋穴」沿著小腿外側下行,經過「承山穴」、「飛揚穴」、「附陽穴」。從「附陽穴」繼續沿著腳踝外側下行,到達「崑崙穴」。從「崑崙穴」沿著足外側下行,經過「僕參穴」、「伸脈穴」、「金門穴」,到達小趾外側的「至陰穴」與足少陰經相交,足太陽經脈結束。

4. 膀胱經穴歌

足太陽經六十三,睛明攢竹曲差參,五處承光接通天,絡卻玉枕天柱邊。大杼風門引肺俞,厥陰心膈肝膽居,脾胃三焦腎俞次,大腸小腸膀胱如,中膂白環皆二行,去脊中間二寸許,上髎次髎中後下,會陽須下尻旁取。

白話文:

足太陽經有六十三個穴位,分別是睛明、攢竹、曲差、參、承光、接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心膈、肝膽、脾胃、三焦、腎俞、大腸、小腸、膀胱、中膂、白環這十四個穴位,皆成兩行,離開脊椎中間約兩寸,上髎、次髎、中髎、會陽,須在臀部下方、靠近臀部的兩側尋找。

還有附分在三行,二椎三寸半相當,魄戶膏肓與神堂,譩譆膈關魂門旁,陽綱意舍及胃倉,肓門志室連胞肓,秩邊承扶殷門穴,浮郄相鄰是委陽,委中再下合陽去,承筋承山相次長。飛揚附陽達崑崙,僕參申脈過金門,京骨束骨近通谷,小趾外側尋至陰。

白話文:

二椎三寸半相當,魄戶膏肓與神堂。

譩譆膈關魂門旁,陽綱意舍及胃倉。

肓門志室連胞肓,秩邊承扶殷門穴。

浮郄相鄰是委陽,委中再下合陽去。

承筋承山相次長,飛揚附陽達崑崙。

僕參申脈過金門,京骨束骨近通谷。

小趾外側尋至陰,精明分部各有所。

從第二椎骨往下三寸半的地方,是魄戶、膏肓和神堂。

譩譆、膈關、魂門在旁邊。陽綱、意舍、胃倉也在附近。

肓門、志室連著胞肓。秩邊、承扶、殷門也是附近的穴位。

浮郄穴與委陽穴相鄰。委中穴再往下,就是合陽穴。

承筋穴、承山穴相繼排開。飛揚穴附著在陽側,直達崑崙穴。

僕參穴、申脈穴經過金門穴。京骨穴、束骨穴,靠近通谷穴。

在小趾的外側,可以找到至陰穴。

這些穴位各有不同的功能,分佈在不同的部位。

5. 膀胱經分寸歌

足太陽兮膀胱經,目內眥角始睛明,眉頭陷中攢竹取,曲差神庭傍寸五,五處直行後五分,承通絡卻玉枕穴,後循俱是寸五行。天柱項後髮際內,大筋外廉之陷中,自此脊中開二寸,第一大杼二風門,三椎肺俞厥陰四,心五督六膈七論,肝九膽十脾十一,胃俞十二椎下尋,十三三焦十四腎,氣海俞在十五椎,大腸十六小十八,膀胱俞穴十九椎,中膂內俞二十下,白環俞穴甘一椎,小腸俞至白環內,腰空上次中下髎,會陽陰微尻骨旁,背開二寸二行了,別從脊中三寸半,第二椎下為附分,三椎魄戶四膏肓,第五椎下神堂尊,第六譩譆膈關七,第九魂門陽綱十,十一意舍之穴存,十二會倉穴已分,十三肓門端正在,十四志室不須論,十九胞肓甘秩邊,背部三行下行循。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從眼睛內角開始,經過睛明穴、眉頭陷中、攢竹穴、曲差穴、神庭穴旁邊一寸五分,五個穴位一直向下行五分,到承通絡穴,再沿著玉枕穴之後,再循著每一個穴位都是一寸五分。

天柱穴在項部後髮際內,大筋外側凹陷中,從這裡開始向背部脊樑兩側分開二寸,第一個是「大杼穴」、第二個是「風門穴」、第三個是「肺俞穴」、第四個是「厥陰俞穴」、第五個是「心俞穴」、第六個是「督俞穴」、第七個是「膈俞穴」、第八個是「肝俞穴」、第九個是「膽俞穴」、第十個是「脾俞穴」、第十一個是「胃俞穴」、第十二個是「椎下俞穴」、第十三個是「三焦俞穴」、第十四個是「腎俞穴」,第十五個是「氣海俞穴」、第十六個是「大腸俞穴」、第十七個是「小腸俞穴」、第十八個是「膀胱俞穴」、第十九個是「中膂俞穴」、第二十個是「白環俞穴」。

白環俞穴再向下一個椎骨是「小腸俞穴」,從小腸俞穴一直到白環俞穴,都是在腰部空隙的上、中、下髎穴,會陰穴和隠し骨旁的陽輔穴,開二寸二行。

另外從脊樑骨中間分出三寸半,第二個椎骨是「附分穴」、第三個椎骨是「魄戶穴」、第四個椎骨是「膏肓穴」、第五個椎骨是「神堂穴」、第六個是「譩譆穴」、第七個是「膈關穴」、第九個是「魂門穴」、第十個是「陽綱穴」、第十一個是「意舍穴」、第十二個是「會倉穴」、第十三個是「肓門穴」、第十四個是「志室穴」、第十九個是「胞肓穴」,背部三行向下行循。

承扶臀下股上約,下行六寸是殷門,從殷外斜上一寸,曲膝得之浮郄尋,委陽承扶下六寸,從郄內斜並殷門。委中膝膕約紋里,此下三寸尋合陽,承筋腳跟上七寸,穴在腨腸之中央,承山腿肚分肉間,外踝七寸上飛揚,附陽外踝上三寸,崑崙外跟陷中央,僕參亦在踝骨下,申脈踝下五分張,金門申脈下一寸,京骨外側大骨當,束骨本節後陷中,通谷節前限中量,至陰小趾外側端,去爪甲之韭葉方。

白話文:

承扶穴:在臀部下方,股部上方,約六寸。

殷門穴:從承扶穴下行六寸,在殷門外斜上一寸,屈膝可以找到。

浮郄穴:在委陽穴承扶穴下方六寸,從郄穴內側斜向殷門穴。

委中穴:在膝蓋後側,膕窩中央,此下三寸尋合陽穴。

承筋穴:在腳跟上方七寸,穴位在腓腸肌的中央。

承山穴:在小腿肚肌肉分開的地方,外踝上方七寸。

附陽穴:在外踝上方三寸。

崑崙穴:在外跟骨的中央凹陷處。

僕參穴:也位於外踝骨下方。

申脈穴:在踝骨下方五分。

金門穴:在申脈穴下方一寸。

京骨穴:在外側大骨的當中間。

束骨穴:在本節後面的凹陷處。

通谷穴:在節前限中。

至陰穴:在小趾外側端,距離指甲的韭葉寬度。

【注】,睛明穴,在目內眥外一分宛宛中,是其穴也。從睛明上行眉頭陷者中,攢竹穴也。從攢竹上行髮際間,俠督脈之神庭穴傍開一寸五分,正頭取之,曲差穴也。從曲差後行五分,俠督脈之上星,傍開一寸五分,五處穴也。從五處後行一寸五分,承光穴也。從承光後行一寸五分,俠督脈之百會穴,傍開一寸五分,通天穴也。從通天後行一寸五分,絡卻穴也。從絡卻穴後行一寸五分,玉枕穴也。從玉枕俠項後大筋外廉,下行髮際陷中,天柱穴也。

白話文:

眼睛內眥外一分,宛宛的陷中,是睛明穴。

從睛明穴往上到眉毛頭陷中的地方,是攢竹穴。

從攢竹穴往上到髮際之間,督脈的神庭穴外開一寸五分,正頭找到的地方,是曲差穴。

從曲差穴往後走五分,督脈的上星穴外開一寸五分,是五處穴。

從五處穴往後走一寸五分,是承光穴。

從承光穴往後走一寸五分,督脈的百會穴外開一寸五分,是通天穴。

從通天穴往後走一寸五分,是絡卻穴。

從絡卻穴往後走一寸五分,是玉枕穴。

從玉枕穴外開項後的筋外緣,往下到髮際陷中,是天柱穴。

從天柱下行,以項後第一椎下,兩旁相去脊中各二寸陷中,正坐取之,大杼穴也。從大杼下行,二椎下兩旁,各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風門穴也。從風門行三椎下,去脊中各二寸,又以手搭背,左取右,右取左,當中指末是穴之處,正坐取之,肺俞穴也。從肺俞行四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厥陰俞穴也。

白話文:

從天柱穴往下走,在項後的第一塊椎骨下面,左右兩側,各與脊柱中間相距二寸的凹陷處。正坐時取穴,是「大杼穴」。

從「大杼穴」往下走,在第二塊椎骨下面,左右兩側,各與脊柱中間相距二寸。正坐時取穴,是「風門穴」。

從「風門穴」走三塊椎骨下面,左右兩側,各與脊柱中間相距二寸。用手摸著背部,左手取穴在右側,右手取穴在左側,當中指末端到達的位置,就是穴位所在。正坐時取穴,是「肺俞穴」。

從「肺俞穴」往下走四塊椎骨下面,與脊柱中間相距二寸。正坐時取穴,是「厥陰俞穴」。

從厥陰俞行五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心俞穴也。從心俞行六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督俞穴也。從督俞行七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以之,膈俞穴也。從膈俞行九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膽俞穴也。從膽俞行十一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脾俞穴也。

白話文:

從厥陰俞穴沿五塊椎骨循行,在背脊正中旁開二寸處取穴,這是心俞穴。

從心俞穴沿六塊椎骨循行,在背脊正中旁開二寸處取穴,這是督俞穴。

從督俞穴沿七塊椎骨循行,在背脊正中旁開二寸處取穴,這是膈俞穴。

從膈俞穴沿九塊椎骨循行,在背脊正中旁開二寸處取穴,這是膽俞穴。

從膽俞穴沿十一塊椎骨循行,在背脊正中旁開二寸處取穴,這是脾俞穴。

從脾俞行十二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胃俞穴也。從胃俞行十三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三焦俞穴也。從三焦俞行十四椎下,與臍平,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腎俞穴也。從腎俞行十五椎下,去脊中二寸,正坐取之,氣海俞穴也。從氣海俞行十六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大腸俞穴也。

白話文:

從脾俞穴沿著脊椎往下數十二個椎骨,向脊椎中間偏離二寸,正坐著取穴,這個穴位就是胃俞穴。從胃俞穴沿著脊椎往下數十三個椎骨,向脊椎中間偏離二寸,正坐著取穴,這個穴位就是三焦俞穴。從三焦俞穴沿著脊椎往下數十四個椎骨,與肚臍在同一水平線上,向脊椎中間偏離二寸,正坐著取穴,這個穴位就是腎俞穴。從腎俞穴沿著脊椎往下數十五個椎骨,向脊椎中間偏離二寸,正坐著取穴,這個穴位就是氣海俞穴。從氣海俞穴沿著脊椎往下數十六個椎骨,向脊椎中間偏離二寸,俯臥著取穴,這個穴位就是大腸俞穴。

從大腸俞行十七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關元俞穴也。從關元俞行十八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小腸俞穴也。從小腸俞行十九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膀胱俞穴也。從膀胱俞行二十椎下,去脊中二寸,俠脊胛起肉間,伏而取之,中膂俞穴也。從中膂俞行二十椎下,去脊中二寸,伏而取之,白環俞穴也。

白話文:

從大腸俞穴下走十七個椎骨,離開脊椎中央二寸,俯伏取穴,就是關元俞穴。從關元俞穴下走十八個椎骨,離開脊椎中央二寸,俯伏取穴,就是小腸俞穴。從小腸俞穴下走十九個椎骨,離開脊椎中央二寸,俯伏取穴,就是膀胱俞穴。從膀胱俞穴下走二十個椎骨,離開脊椎中央二寸,沿着肩膀胛骨的肉間,俯伏取穴,就是中膂俞穴。從中膂俞穴下走二十個椎骨,離開脊椎中央二寸,俯伏取穴,就是白環俞穴。

從白環俞行腰髁骨下一寸,俠脊兩旁第一空陷中,上髎穴也。從上髎行俠脊旁第二空陷中,次髎穴也。從次髎行俠脊旁第三空陷中,中髎穴也。從中髎行俠脊旁第四空陷中,下髎穴也。從下髎行陰尾尻骨兩旁五分許,會陽穴也。

白話文:

從白環俞穴旁開一寸,脊柱兩側第一個凹陷處,就是上髎穴。從上髎穴再旁開一寸,脊柱旁第二個凹陷處,就是次髎穴。從次髎穴旁開一寸,脊柱旁第三個凹陷處,就是中髎穴。從中髎穴旁開一寸,脊柱旁第四個凹陷處,就是下髎穴。從下髎穴再旁開五分,尾骨兩側,就是會陽穴。

自大杼別脈,其支者從肩膊內循行第二椎下,附項內廉兩旁相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附分穴也。從附分下行第三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魄戶穴也。從魄戶下行第四椎下,五椎上,此穴居中,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膏肓穴也。

白話文:

大杼(穴)旁側生出分支,沿著肩胛骨內面走行到第二椎骨下部,緊貼著頸項內側兩側,相距背脊中線各三寸半,病人端正坐直取之,此穴位名為「附分」。從「附分」穴往下走行到第三椎骨下部,相距背脊中線各三寸半,病人端正坐直取之,此穴位名為「魄戶」。從「魄戶」穴往下走行到第四椎骨下部,毗鄰第五椎骨上端,此穴居於背脊中線正中,相距背脊中線各三寸半,病人端正坐直,而稍稍屈曲背脊取之,此穴位名為「膏肓」。

如取其穴,先令病人正坐曲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勿令臂動,乃從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依胛骨之際,相去骨際如容側指許,按其中一間空處,自覺牽引肩,是其穴也。從膏肓下行第五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神堂穴也。

白話文:

要找到這些穴位,首先讓病人端坐起來,背部彎曲,雙手伸直,用手臂放在膝蓋前面以保持正確姿勢,直手大拇指與膝蓋頭齊平,用東西支撐肘部,不要讓手臂移動。然後從肩胛骨上角開始,一直摸索到肩胛骨下端,其間應該有四根肋骨和三個間隔。依據肩胛骨的邊緣,相距骨頭邊緣約可容納一個側放的手指的寬度,按壓其中一個間隔的空隙,自覺牽引肩部,這就是這個穴位。從肩胛骨下緣往下,第五節椎骨下方,距離脊柱中間各三寸半,陷下去的地方,端坐著取穴,這就是神堂穴。

從神堂下行第六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譩譆穴也,以手重按,病人呼:「譩譆」,是其穴處,蓋因其痛也。從譩譆下行第七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開肩取之,膈關穴也。從膈關下行第九椎下,相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魂門穴也。從魂門下行第十椎下,去脊中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陽綱穴也。

白話文:

從垂頭骨下的第六椎下,離開脊椎正中各三寸半,端正的坐下取之,就是譩譆穴,用手用力按壓,病人會喊:「譩譆」,就是那個穴位,這是因為那裏很痛的緣故。從譩譆穴下行到第七椎下,離開脊椎正中各三寸半的凹陷處,端正的坐下、張開肩膀取之,就是膈關穴。從膈關穴下行到第九椎下,相隔脊椎正中各三寸半的凹陷處,端正的坐下取之,就是魂門穴。從魂門穴下行到第十椎下,離開脊椎正中三寸半的凹陷處,端正的坐下取之,就是陽綱穴。

從陽綱下行第十一椎下,去脊中三寸半,正坐取之,意舍穴也。從意舍下行第十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胃倉穴也。從胃倉下行第十三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肓門穴也。從肓門下行第十四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正坐取之,志室穴也。從志室下行第十九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伏而取之,胞肓穴也。

白話文:

從督脈的陽綱下行到第十一椎的下面,離開脊柱中間三寸半,端正坐著來取這個穴位,叫做意舍穴。從意舍穴下行到第十椎的下面,離開脊柱中間各三寸半,端正坐著來取這個穴位,叫做胃倉穴。從胃倉穴下行到第十三椎的下面,離開脊柱中間各三寸半,端正坐著來取這個穴位,叫做肓門穴。從肓門穴下行到第十四椎的下面,離開脊柱中間各三寸半,陷在中間,端正坐著來取這個穴位,叫做志室穴。從志室穴下行到第十九椎的下面,離開脊柱中間各三寸半,俯伏著來取這個穴位,叫做胞肓穴。

從胞肓下行第二十一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伏而取之,秩邊穴也。

從秩邊下行在尻臀下,陰股上約紋中,承扶穴也。從殷門外循斜上一寸,屈膝得之,浮郄穴也,故在委陽穴上一寸也。從浮郄下行,仍在承扶穴下六寸,屈伸取之,委陽穴也,而與會陽下合膕中也。從委陽下行,膕中央約紋動脈陷中,令人仰頦至地,伏臥取之,委中穴也。從委中下行,膝膕約紋下三寸,合陽穴也。

白話文:

從秩邊往下在臀部和尻部的下面,在陰股上大約在紋路的中央,就是承扶穴。從殷門的外側,沿著斜線往上約一寸,屈膝就可以找到,這個穴位就是浮郄穴,因此它在委陽穴上面一寸。從浮郄穴往下,仍在承扶穴的下面六寸,屈伸,就能找到委陽穴,委陽穴與會陽穴都在小腿肚的中央。從委陽穴往下,小腿肚的中央,約在紋路動脈陷下去的地方,讓人仰頭到地,俯臥找到這個穴位,這個穴位就是委中穴。從委中穴往下,在膝蓋後面大約三寸,這個穴位就是合陽穴。

從合陽下行,腸中央陷中,腳跟上七寸,承筋穴也。從承筋下行,腿肚下尖分肉間陷中,承山穴也。從承山斜行,足外踝後上七寸陷中,飛揚穴也。從飛揚下行,足外踝上三寸筋骨之間,附陽穴也。從附陽下行,足外踝後五分,跟骨上陷中,細動脈應手,崑崙穴也。從崑崙下行,足跟骨下陷中,拱足取之,僕參穴也。

白話文:

1、從合陽穴下行,在大腿前側的中央,腳後跟著地面七寸處,是承筋穴。

2、從承筋穴下行,在小腿後側的肌肉中央,是承山穴。

3、從承山穴斜行,在足外踝的後上方七寸處,是飛揚穴。

4、從飛揚穴下行,在足外踝的上方三寸處,是附陽穴。

5、從附陽穴下行,在足外踝的後方五分處,是崑崙穴。

6、從崑崙穴下行,在足後跟著地面的中央,拱足取之,是僕參穴。

從僕參行足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許白肉際,申脈穴也。從申脈下行一寸,金門穴也。從金門行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京骨穴也。按而得之,小指本節後大骨,名京骨,其穴在骨下。從京骨行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赤白肉際,束骨穴也。從束骨行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通谷穴也。

白話文:

從腳踝外側下方五分凹陷處,可以容納指甲大小的白色肉,就是申脈穴。從申脈穴往下行一寸,就是金門穴。從金門穴沿着腳的側面往下走,在大骨下,赤白肉相接的凹陷處,就是京骨穴。按壓這個穴位,小指第一節後的大骨,叫做京骨,穴位就在骨頭下面。從京骨穴沿着小指的側面往下走,第一節後凹陷處,赤白肉相接的部位,就是束骨穴。從束骨穴沿着小指的側面往下走,第一節前凹陷處,就是通谷穴。

從通谷行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至陰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