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逢源》~ 卷三 (6)
卷三 (6)
1. 十二經病井滎腧經合補瀉
(針灸聚英今較正)
手太陰肺屬辛金(辛日乙未時血行本原太淵)
補虛(又丁日辛亥時)太淵為腧土(土生金為母經曰虛則補其母)
瀉實(用甲日辛未時)尺澤為合水(金生水為子。經曰實則瀉其子)
手陽明大腸屬庚金(庚日甲申時。氣行木原合谷)
補(用壬日庚戌時)曲池為合土,瀉(用戊日庚申時)二間為滎水
足陽明胃屬戊土(戊日壬戌時。氣行本原衝陽)
補(用壬日戊申時)解谿為經火,瀉(用戊日戊午時)厲兌為井金
足太陰脾屬巳土(己日癸酉時血行本原太白)
補(用丁日己酉時)大都為滎火,瀉(用甲日己巳時)商丘為經金
手少陰心屬丁火(丁日辛亥時血行本原神門)
補(用丁日丁未時)少衝為井木,瀉(又甲日丁卯時)神門為腧土
手太陽小腸屬丙火(丁日庚子時。氣行本原宛骨)
補(用壬日丙午時)後谿為腧木,瀉(用己日丙寅時)小海為合土
足太陽膀胱屬壬水(壬日丙午時。氣行本原京骨)
補(用壬日壬寅時)至陰為井金,瀉(用戊日壬戌時)束骨為腧土
足少陰腎屬癸水(甲日丁卯時。血行本原太谿)
補(用戊日癸丑時)復溜為經金,瀉(用癸日癸亥時)湧泉為井木
手厥陰心包絡(寄丁)屬相火(丁日辛亥時。血行本原太陵)
補(用甲日癸酉時)中衝為井木,瀉(又戊日丁巳時)太陵為腧土
手少陽三焦(寄丙)屬相火(丁日庚子時。氣行本原陽池)
補(用丁日丙午時)中渚為腧木,瀉(用辛日庚寅時)天井為合土
足少陽膽屬甲木(乙日戊寅時。氣行本原丘墟)
補(用壬日甲辰時)俠谿為滎水,瀉(用己日甲子時)陽輔為經火
足厥陰肝屬乙木(丙日乙丑時。血行木原太衝)
補(用戊日乙卯時)曲泉為合水,瀉(用甲日乙丑時)行間為滎火
(按臟腑各有五行生合之義。並滎俞經合各有氣血流注日時。今合為一法。則學者易曉也。又如。心病虛者補其肝木。實者瀉。其脾土。是亦補母瀉子之謂。又如心虛者。取少海之水。所以伐其勝也。心實者。取少府之火。所以泄其實也。余藏皆同論治者。當於此會而通之)
白話文:
手太陰肺經,五行屬性為辛金。在辛日乙未時,氣血運行到它的根本源頭太淵穴。
- 虛弱時,可在丁日辛亥時,補其母穴太淵(屬於土),因為土生金,所以稱為補母。
- 實證時,可在甲日辛未時,瀉其子穴尺澤(屬於水),因為金生水,所以稱為瀉子。
手陽明大腸經,五行屬性為庚金。在庚日甲申時,氣運行到它的木源合谷穴。
- 虛弱時,可在壬日庚戌時,補其母穴曲池(屬於土)。
- 實證時,可在戊日庚申時,瀉其子穴二間(屬於水)。
足陽明胃經,五行屬性為戊土。在戊日壬戌時,氣運行到它的根本源頭衝陽穴。
- 虛弱時,可在壬日戊申時,補其母穴解谿(屬於火)。
- 實證時,可在戊日戊午時,瀉其子穴厲兌(屬於金)。
足太陰脾經,五行屬性為己土。在己日癸酉時,氣血運行到它的根本源頭太白穴。
- 虛弱時,可在丁日己酉時,補其母穴大都(屬於火)。
- 實證時,可在甲日己巳時,瀉其子穴商丘(屬於金)。
手少陰心經,五行屬性為丁火。在丁日辛亥時,氣血運行到它的根本源頭神門穴。
- 虛弱時,可在丁日丁未時,補其母穴少衝(屬於木)。
- 實證時,可在甲日丁卯時,瀉其子穴神門(屬於土)。
手太陽小腸經,五行屬性為丙火。在丁日庚子時,氣運行到它的根本源頭腕骨穴。
- 虛弱時,可在壬日丙午時,補其母穴後谿(屬於木)。
- 實證時,可在己日丙寅時,瀉其子穴小海(屬於土)。
足太陽膀胱經,五行屬性為壬水。在壬日丙午時,氣運行到它的根本源頭京骨穴。
- 虛弱時,可在壬日壬寅時,補其母穴至陰(屬於金)。
- 實證時,可在戊日壬戌時,瀉其子穴束骨(屬於土)。
足少陰腎經,五行屬性為癸水。在甲日丁卯時,氣血運行到它的根本源頭太谿穴。
- 虛弱時,可在戊日癸丑時,補其母穴復溜(屬於金)。
- 實證時,可在癸日癸亥時,瀉其子穴湧泉(屬於木)。
手厥陰心包絡經,寄於丁火,五行屬性為相火。在丁日辛亥時,氣血運行到它的根本源頭大陵穴。
- 虛弱時,可在甲日癸酉時,補其母穴中衝(屬於木)。
- 實證時,可在戊日丁巳時,瀉其子穴大陵(屬於土)。
手少陽三焦經,寄於丙火,五行屬性為相火。在丁日庚子時,氣運行到它的根本源頭陽池穴。
- 虛弱時,可在丁日丙午時,補其母穴中渚(屬於木)。
- 實證時,可在辛日庚寅時,瀉其子穴天井(屬於土)。
足少陽膽經,五行屬性為甲木。在乙日戊寅時,氣運行到它的根本源頭丘墟穴。
- 虛弱時,可在壬日甲辰時,補其母穴俠谿(屬於水)。
- 實證時,可在己日甲子時,瀉其子穴陽輔(屬於火)。
足厥陰肝經,五行屬性為乙木。在丙日乙丑時,氣血運行到它的根本源頭太衝穴。
- 虛弱時,可在戊日乙卯時,補其母穴曲泉(屬於水)。
- 實證時,可在甲日乙丑時,瀉其子穴行間(屬於火)。
**總結:**各個臟腑都有其五行生剋關係。井穴、滎穴、俞穴、經穴、合穴各有氣血流注的時間。將它們整合為一套方法,可以使學者更容易理解。例如,心臟虛弱,可以補益肝木(因為木生火),實證則可瀉脾土(因為火生土),這就是所謂的「補母瀉子」。又如,心臟虛弱可以取少海穴(屬於水),以抑制過旺的心火,心臟實證可以取少府穴(屬於火)以洩其盛。其他臟腑的治療方法,都可按照這個原則來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