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川

《針灸逢源》~ 卷五 (2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4)

1. 徐氏八法證治

人中,關衝,脾俞,中脘,足三里,公孫(治食不充飢)照海(治飲不止渴),太谿(治房勞不稱心)

(以上諸症。俱手太陰經列缺為主。)

一凡治病先取照海為主。次取各穴應之。

小便淋澀不通。關衝,合谷,陰陵泉,三陰交

小腹冷痛小便頻數。腎俞,氣海,關元,三陰交

膀胱七疝。奔豚等症。太陵,章門,丹田,闌門,三陰交,大敦,湧泉

偏墜木腎。腫大如升。闌門,歸來,曲泉,大敦,膀胱俞,三陰交,然谷,腎囊(橫紋可灸七壯)。

乳弦疝氣衝心痛,帶脈,大敦,湧泉,太谿

小便淋血不止。陰器痛,陰谷,三陰交,湧泉

遺精白濁小便頻數。白環俞,關元,太谿,三陰交

夜夢鬼交。遺精不禁。心俞,腎俞,膏肓俞,中極,然谷

老人虛損。手足轉筋不能舉動。

尺澤,合谷,陽陵泉,承山,臨泣,太衝

霍亂吐瀉。手足轉筋。尺澤,曲池,腕骨,三里,陽陵泉,承山,京骨

寒濕腳氣。發熱大痛。委中,三陰交,太衝

腎虛腳氣紅腫大熱不退。

血海,三陰交,氣衝,委中,太谿,公孫

乾腳氣。膝頭及內踝五指疼痛。

陰陵泉,三陰交,膝關,委中,絕骨

渾身脹滿。浮腫生水。合谷,曲池,氣海,三里,三陰交,內庭,行間

單腹蠱脹。氣喘不息。膻中,氣海,水分,三里,三陰交,行間

胸腹脹大如盆。膻中,中脘,水分,三陰交

面目四肢。浮腫不退。人中,合谷,曲池,三里,三陰交,臨泣

婦人脾氣。水血氣石蠱病。膻中,氣海,支溝,三里,三陰交,水分(水),行間(血)公孫(氣),內庭(石)

女人血分單腹氣喘。

膻中,下脘,氣海,三里,行間

女人血氣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皆痛。頭目昏沉。

百會,膏肓俞,腎俞,曲池,合谷,絕骨

婦人虛損形瘦。赤白帶下。

百勞,腎俞,關元,三陰交

女人子宮。久冷。不受胎孕。中極,子宮,三陰交

經水正行。頭暈小腹痛。合谷,陽交,內庭

室女月水不調。臍腹疼痛。腎俞,關元,三陰交

婦人產難。合谷,三陰交,獨陰

難產胎衣不下

合谷,三陰交,巨闕,獨陰

產後臍腹痛惡露不已。

膏肓俞,水分,關元,三陰交

大便不通。

陰陵泉,三陰交,申脈,太谿

(以上諸症俱足少陰經照海為主)

白話文:

徐氏八法證治

食慾不振:人中、關衝、脾俞、中脘、足三里、公孫;口渴不止:照海;性生活不滿意:太溪。以上諸症,皆以手太陰經的列缺穴為主穴,但治療時,先以照海為主穴,再配合其他穴位。

小便澀痛不通:關衝、合谷、陰陵泉、三陰交。

小腹冷痛、小便頻數:腎俞、氣海、關元、三陰交。

膀胱疾病、疝氣、奔豚等症:太陵、章門、丹田、闌門、三陰交、大敦、湧泉。

腎臟腫大:闌門、歸來、曲泉、大敦、膀胱俞、三陰交、然谷、腎囊(腎囊橫紋處可灸七壯)。

乳房疝氣、心痛:帶脈、大敦、湧泉、太溪。

小便帶血不止、外陰疼痛:陰谷、三陰交、湧泉。

遺精、白帶、小便頻數:白環俞、關元、太溪、三陰交。

夢遺:心俞、腎俞、膏肓俞、中極、然谷。

老年人體虛、手足抽筋:尺澤、合谷、陽陵泉、承山、臨泣、太衝。

霍亂、嘔吐腹瀉、手足抽筋:尺澤、曲池、腕骨、足三里、陽陵泉、承山、京骨。

寒濕腳氣、發熱疼痛:委中、三陰交、太衝。

腎虛腳氣、紅腫發熱:血海、三陰交、氣衝、委中、太溪、公孫。

乾性腳氣、膝蓋及內踝、腳趾疼痛:陰陵泉、三陰交、膝關、委中、絕骨。

全身浮腫:合谷、曲池、氣海、足三里、三陰交、內庭、行間。

單側腹部脹滿、氣喘:膻中、氣海、水分、足三里、三陰交、行間。

胸腹脹大:膻中、中脘、水分、三陰交。

全身浮腫:人中、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陰交、臨泣。

婦女脾胃虛弱、水腫、血瘀、石症:膻中、氣海、支溝、足三里、三陰交、水分(水腫)、行間(血瘀)、公孫(氣滯)、內庭(石症)。

婦女血虛、單側腹部氣喘:膻中、下脘、氣海、足三里、行間。

婦女血虛勞累、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暈:百會、膏肓俞、腎俞、曲池、合谷、絕骨。

婦女體虛消瘦、白帶:百勞、腎俞、關元、三陰交。

婦女子宮虛寒、不孕:中極、子宮、三陰交。

月經期頭暈、小腹痛:合谷、陽交、內庭。

未婚女性月經不調、腹痛:腎俞、關元、三陰交。

難產:合谷、三陰交、獨陰。

難產、胎盤不下:合谷、三陰交、巨闕、獨陰。

產後腹痛、惡露不止:膏肓俞、水分、關元、三陰交。

便秘:陰陵泉、三陰交、申脈、太溪。以上諸症,皆以足少陰經的照海為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