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逢源》~ 卷五 (6)
卷五 (6)
1. 虛勞門
(有補遺)
骨蒸寒熱,蒸上則見喘咳痰血。唇焦面紅。耳鳴目眩。肺痿肺癰。蒸中則見腹肋脹痛。體倦肉瘦。多食而飢。蒸下則見遺精淋濁。瀉泄燥急。腰疼腳瘦。陰莖自強。
肺俞,膏肓俞,足三里
四花穴,令病人平身正立用草一條納長三四尺。一頭與足中指端(一作大指)比齊。順腳心至後跟貼肉直上。比至曲瞅大紋截斷。次令病人正坐。解發分頂。卻將此草自鼻尖量從頭正中。循項背貼肉垂下。至草盡處用墨點記。又取短草一條雙摺。按定鼻柱根左右分開至兩口角截斷如人字樣。
展直取中。橫加於背脊墨點上。兩邊草盡處為第一次應灸二穴。即五椎心俞。心主血故灸之。隨年紀多灸一壯。累效(如人三十歲灸三十一壯)又取前所量足之草中折。正按結喉上。其草兩頭垂脊間。至盡處以墨點記。次以前所量短草亦如前法橫加於墨點上。兩邊草盡處為第二次應灸二穴。
即七椎膈俞。靳曰血會膈俞。蓋骨蒸勞熱。血虛火旺故灸之崔知悌立四花穴法。而不指穴名。為粗工吉也。如婦人纏足者。以草自右膊肩髃穴起。伸手貼肉量至中指頭截斷。以代量足之法,凡男婦五五勞七傷肌肉削瘦。盜汗潮熱。煩躁咳嗽吐血等證。初灸七壯或二七壯。三七壯。
再灸膏肓二穴。
(按類經圖翼云四花上二穴。近五椎心俞。下二穴近九椎肝俞。而依其法度之。未合大成云。上二穴膈俞下二穴膽俞。依其法度之亦不合。今與資生灸勞穴等法較正如上)
骨熱不可治。前板齒乾燥。
灸骨會大椎
真氣不足
灸氣海,足三里
注夏羸瘦,凡在夏初。而患頭疼足軟。體熱食少者。名曰注夏(一作疰夏)
大椎,肺俞,膈俞,胃俞,中脘,傳屍勞(有補遺)
第一代蟲傷心,灸心俞。並上下如四花樣。
(按四花穴。又有上下二穴之法。取心俞當點記五椎下。次用草一條雙摺按定鼻柱。根分開。比至兩口角截斷如人字樣。展直取中。橫放點處其左右草盡處即心俞二穴。又以此草取中。點貼直放點處。上下草盡處亦為二穴合心俞共灸四穴如灸肺俞點記三椎下為法余仿此)
第二代,灸肺俞。四穴如前
第三代,灸肝俞。四穴如前
第四代,灸厥陰俞。四穴如前
第五代,灸腎俞。四穴如前
第六代,灸三焦俞。四穴如前
此症五日輕。五日重。輕日其蟲大醉方可灸又須請普庵咒鎮念之。
一凡取癆蟲。可於三椎骨上一穴。並膏肓俞二穴。各灸七壯然後以飲食調理。方下取蟲藥。
一灸腰眼穴法。於癸亥日二更後。將交夜半。乃六神皆聚之時。令病人解衣。舉手向上。略轉後些。則腰間有微陷是穴。正身直立。用墨點記。然後上床合面而臥。各灸七壯。或九壯十一壯。其蟲必從吐瀉中而出。燒煅遠棄之。可免傳染。此比四花等穴尤易取效。
白話文:
虛勞
骨蒸發熱,若熱往上衝,會出現喘咳、痰中帶血、嘴唇乾焦、臉色潮紅、耳鳴、頭暈目眩、肺痿(肺部萎縮)、肺癰(肺部膿腫)。若熱在中焦,則會出現腹部及兩脅脹痛、身體疲倦、肌肉消瘦、食量大卻容易餓。若熱在下焦,則會出現遺精、小便淋漓混濁、腹瀉或大便乾結、腰痛、腿腳消瘦、陰莖勃起頻繁。
可以針灸的穴位有:肺俞、膏肓俞、足三里。
四花穴的取穴方法:讓病人站直,用一根長約三四尺的草,一頭對齊足中指(或大拇指)尖,沿腳底至腳後跟貼著皮膚向上,比到腳彎處的橫紋截斷。接著讓病人坐直,解開頭髮,將剛才的草從鼻尖沿頭頂正中線貼著皮膚垂到後背,在草的末端用墨點記號。再取一根短草對摺,按在鼻柱根部左右分開至兩嘴角截斷,形成人字形。將這草拉直,取中點,橫放在背脊墨點上,兩邊草的末端就是第一次要灸的兩個穴位,即第五椎下的心俞穴。因為心主血脈,所以要灸這個穴位。灸的壯數隨著年紀增加(例如三十歲的人灸三十一壯)。效果很好。
再取之前量腳的草,對摺後放在喉結上,草的兩端垂到背部,在末端用墨點記號。接著將之前量鼻子的短草,也用同樣的方法橫放在墨點上,兩邊草的末端就是第二次要灸的兩個穴位,即第七椎下的膈俞穴。有人說,膈俞穴是血的會聚之處,因為骨蒸勞熱是血虛火旺引起的,所以要灸這個穴位。
崔知悌建立了四花穴的取穴方法,但沒有明確指出穴位的名稱,對不精通醫理的人來說容易混淆。如果婦女纏足,可以用草從右肩的肩髃穴開始,沿著手臂貼著皮膚量到中指指尖截斷,代替量腳的方法。
凡是男女因為五勞七傷導致肌肉消瘦、盜汗潮熱、煩躁、咳嗽、吐血等症狀,可以先灸七壯或十四壯、二十一壯。之後再灸膏肓二穴。
(按:《類經圖翼》說,四花穴上二穴靠近第五椎下的心俞穴,下二穴靠近第九椎下的肝俞穴。但按照這個方法量取,與《醫學大成》的說法不符。《醫學大成》認為上二穴是膈俞,下二穴是膽俞,按照這個方法量取也不正確。現在與《資生灸勞穴》等書對照,發現上述取穴方法是正確的。)
如果骨熱嚴重則難以醫治。若前牙板乾躁,可以灸骨會穴——大椎穴。
真氣不足可以灸氣海穴和足三里穴。
注夏:凡在夏季初,出現頭痛、腿腳無力、身體發熱、食慾不振的症狀,稱為注夏。
可以灸的穴位有:大椎、肺俞、膈俞、胃俞、中脘。
傳屍勞:
第一代被蟲傷害心臟,灸心俞穴,以及心俞穴上下四個穴位,就像四花穴那樣。
(按:四花穴,也有上下兩對穴位的取穴方法。取心俞穴,在第五椎下做記號。再取一根草對摺,按在鼻柱根部,分開比到兩嘴角截斷,形成人字形。將這草拉直,取中點,橫放在記號處,兩邊草的末端就是心俞穴的左右兩個穴位。再將這草取中點,垂直放在記號處,上下兩端也各是一個穴位。這四個穴位與心俞穴一同灸。如果要灸肺俞,在第三椎下做記號,其他方法與此相同。)
第二代,灸肺俞,四個穴位的方法如前所述。
第三代,灸肝俞,四個穴位的方法如前所述。
第四代,灸厥陰俞,四個穴位的方法如前所述。
第五代,灸腎俞,四個穴位的方法如前所述。
第六代,灸三焦俞,四個穴位的方法如前所述。
這個病症五天會輕微,五天會加重。病情輕微的時候,是蟲子醉酒的時候,這個時候才可以灸,而且要請僧人念普庵咒來鎮壓。
凡是要取出勞蟲,可以先在第三椎骨上一個穴位和膏肓俞穴兩穴,各灸七壯,然後用飲食調理,再服用取蟲藥。
腰眼穴灸法:在癸亥日二更過後,將近半夜時,這是六神聚合的時候。讓病人脫衣,舉起雙手向上,身體略向後傾斜,腰部會有一個微微凹陷的地方,那就是穴位。讓病人站直,用墨點記號。然後讓病人上床仰臥,灸七壯、九壯或十一壯。蟲子一定會從吐瀉中排出,燒掉並丟遠,可以避免傳染。這個方法比四花穴等穴位更容易取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