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洲

《針灸大成》~ 卷十 (12)

回本書目錄

卷十 (12)

1. 治小兒諸驚推揉等法

第九、夜啼驚:因吃甜辣之物,耗散榮衛,臨啼四肢掣跳,哭不出,即是被嚇,心經有熱。一推三關二十,清天河二百,退六腑一百,分陰陽、清腎水、水底撈月各五十。

第十、宿痧驚:到晚昏沉,不知人事,口眼歪斜,手足掣跳,寒熱不均。推三關、退六腑、補脾土各五十,掐五手指、分陰陽各一十,按弦搓摩。

第十一、急驚:因食生冷積毒以傷胃,肺中有風,痰裹心經心絡之間,手掐拳,四肢掣跳,口眼歪斜,一驚便死是也。推三關、脾土、運五經、猿猴摘果各二十,推肺經、運八卦、推四橫紋各五十,掐五手指節三次,煅鼻梁、眉心、心演、總筋、鞋帶,以生薑熱油拭之,或在腕上陰陽掐之。

第十二、慢驚:因乳食之間,受其驚搐,脾經有痰,咬牙,口眼歪斜,眼閉,四肢掣跳,心間迷悶,即是脾腎虧敗,久瘧被嚇。推三關一百,補脾土、推肺經各二百,運八卦五十,掐手五指節、赤鳳搖頭各二十,天門入虎口,揉斗肘一十,運五經三十。若人事不省,於總筋心穴掐之,或鼻大小,於手青筋上掐之;若心間迷悶,掐住眉心,良久便好,兩太陽,心演,用潮粉熱油拭之,煅心窩上下三壯,手足心各四壯,其氣不進不出,煅兩掌心、肩膊上、喉下各一壯。

第十三、臍風驚:因產下剪臍,入風毒於臍內,口吐白沫,四肢掣動,手拈拳,眼偏左右,此症三朝一七便發,兩眼角起黃丹,夜啼,口內喉演有白泡,針挑破出血,即愈。推三關、肺經各十一,煅囟門、繞臍各四壯,喉下、心中各一壯。

第十四、彎弓驚:因飲食或冷或熱,傷於脾胃,冷痰壅於肺經,四肢向後仰,哭聲不出。推三關、補腎水、運八卦各一百,赤鳳搖頭、推四橫紋、分陰陽各二十,推脾土二百。腳往後伸、煅膝上下四壯,青筋縫上七壯,喉下二壯;手往後挽,將內關掐之。

第十五、天吊驚:因母在風處乳食所傷,風痰絡於胃口,頭望後仰,腳往後伸,手望後撐,肺經有熱。推三關、補腎水各五十,推脾土、分陰陽各一百,推肺經二百,飛經走氣一十,煅總筋、鞋帶、喉下各一壯,繞臍四壯,大陵穴掐一下,總穴掐三下;若眼翻不下,煅囟門四壯,兩眉二壯,耳珠下掐之。又總心穴往下掐摳之,仍用雨傘一柄撐起,將鵝一只,吊在傘下,扎鵝嘴,取涎水與兒吃之,便好。

第十六、內吊驚:因當風而臥,風雨而眠,風痰太盛,哭聲不止,遍身戰動,臉青黃,眼向前內掣,脾經受病,其心不下是也。推三關、腎水各五十,推肺經、脾土、分陰陽各一百,運土入水二百,按弦搓摩五十,用竹瀝小兒吞之;手縮,用細茶、飛鹽各二錢,研為末,皂角末五分,黃蠟二錢,酒醋各半小鐘,銚內化成餅,貼心窩,一時去藥筋倒,用膠棗三枚,杏仁三十個,銀磨水為餅,貼手足心即安。

白話文:

第九、夜啼驚:寶寶因為吃了甜辣的食物,導致身體正氣不足,哭鬧時四肢抽搐,哭不出來,這是被嚇到了,心經有熱。需推揉三關穴二十次,清天河穴二百次,退六腑穴一百次,分陰陽穴、清腎水穴、水底撈月穴各五十次。

第十、宿痧驚:傍晚時寶寶昏昏沉沉,神志不清,口眼歪斜,手足抽搐,寒熱交替。需推揉三關穴、退六腑穴、補脾土穴各五十次,掐五指指節各十次,分陰陽穴各十次,並按壓、搓揉經絡。

第十一、急驚:寶寶因為吃了生冷的食物積聚毒素,傷了胃,肺中有風,痰堵塞在心經和心絡之間,寶寶握拳,四肢抽搐,口眼歪斜,這種情況嚴重時會危及生命。需推揉三關穴、脾土穴、運五經穴、猿猴摘果穴各二十次,推肺經穴、運八卦穴、推四橫紋穴各五十次,掐五指指節三次,並用熱薑油擦拭鼻樑、眉心、心窩、總筋穴、鞋帶穴,或在手腕的陰陽穴位掐按。

第十二、慢驚:寶寶因為吃奶或飲食過程中受驚嚇而抽搐,脾經有痰,磨牙,口眼歪斜,眼睛閉合,四肢抽搐,心煩悶,這是脾腎虧虛,或是久病後受驚嚇所致。需推揉三關穴一百次,補脾土穴、推肺經穴各二百次,運八卦穴五十次,掐手五指指節、赤鳳搖頭穴各二十次,天門穴至虎口穴推揉十次,揉斗肘穴十次,運五經穴三十次。如果寶寶神志不清,可在總筋穴、心穴掐按;如果心煩悶,掐按眉心;太陽穴、心窩穴可用熱潮粉油擦拭,並在心窩上下、手足心等處各艾灸。如果氣息不順暢,可在掌心、肩膊、喉嚨下方各艾灸一次。

第十三、臍風驚:寶寶出生時剪臍帶時受了風寒,風毒侵入臍部,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握拳,眼睛斜視。這種病症通常在出生後三到七天發病,眼角會出現黃色斑點,夜啼,口腔和喉嚨有白色水泡,用針挑破出血即可痊癒。需推揉三關穴、肺經穴各十一遍,並在囟門、臍周各艾灸四壯,喉嚨下方、心窩各艾灸一壯。

第十四、彎弓驚:寶寶因為飲食過冷或過熱,傷了脾胃,寒痰阻塞肺經,四肢向後仰,哭不出聲。需推揉三關穴、補腎水穴、運八卦穴各一百次,赤鳳搖頭穴、推四橫紋穴、分陰陽穴各二十次,推脾土穴二百次。腳往後伸,在膝蓋上下各艾灸四壯,青筋縫上艾灸七壯,喉嚨下方艾灸兩壯;手往後挽,掐按內關穴。

第十五、天吊驚:寶寶因為母親在風處哺乳或飲食不當,風痰阻塞胃口,頭後仰,腳後伸,手後撐,肺經有熱。需推揉三關穴、補腎水穴各五十次,推脾土穴、分陰陽穴各一百次,推肺經穴二百次,飛經走氣穴十次,並在總筋穴、鞋帶穴、喉嚨下方各艾灸一壯,臍周艾灸四壯,掐按大陵穴一次,總穴三次;如果眼睛翻白,在囟門艾灸四壯,眉毛艾灸兩壯,耳垂下方掐按。還可在總心穴往下掐按,並用雨傘撐起一隻鵝,扎鵝嘴取鵝涎讓寶寶服用。

第十六、內吊驚:寶寶因為睡在風處,或風雨中睡眠,風痰過盛,哭鬧不止,全身顫抖,臉色青黃,眼睛向前內斜視,脾經受病,精神萎靡。需推揉三關穴、腎水穴各五十次,推肺經穴、脾土穴、分陰陽穴各一百次,運土入水穴二百次,按壓搓揉經絡五十次,並讓寶寶服用竹瀝;如果手縮,可用細茶、飛鹽各二錢,皂角末五分,黃蠟二錢,酒醋各半小鐘,混合製成藥餅貼在心窩,待藥餅變幹後取下,再用膠棗三枚,杏仁三十個,研磨成餅貼在手足心。

再次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如有任何疾病,請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