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十 (9)
卷十 (9)
1. 要訣
三關出汗行經絡,發汗行氣此為先,倒推大腸到虎口,止瀉止痢斷根源。
脾土曲補直為推,飲食不進此為魁,瘧痢疲羸並水瀉,心胸痞痛也能祛。
掐肺一節與離經,推離往乾中間輕,冒風咳嗽並吐逆,此經神效抵千金。
腎水一紋是後谿,推下為補上清之,小便秘澀清之妙,腎虛便補為經奇。
六經專治脾肺熱,遍身潮熱大便結,人事昏沉總可推,去病渾如湯潑雪。
總經天河水除熱,口中熱氣並拈舌,心經積熱火眼攻,推之方知真妙訣。
四橫紋和上下氣,吼氣腹疼皆可止,五經紋動臟腑氣,八卦開胸化痰最。
陰陽能除寒與熱,二便不通並水瀉,人事昏沉痢疾攻,救人要訣須當竭。
天門虎口揉斗肘,生血順氣皆妙手,一搯五指爪節時,有風被嚇宜須究。
小心天能生腎水,腎水虛少須用意,板門專治氣促攻,膈門發熱汗宣通。
一窩風能除肚痛,陽池專一止頭疼,精寧穴能治氣吼,小腸諸病快如風。
白話文:
要訣
身體的三關穴位出汗時,可以疏通行走經絡,要發汗或行氣,這是首要的步驟。從大腸經的末端(虎口)往回推,能止瀉止痢,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脾土經的彎曲處要用補法,直接推按,如果飲食不進,這是關鍵所在。瘧疾、痢疾、身體虛弱、水瀉,以及心胸痞悶疼痛,都能透過這種方法緩解。
捏掐肺經的一段和與其相關的離經,從離經往乾的方向輕輕推按,能治療因感受風寒引起的咳嗽和嘔吐,這個經絡的神奇效果價值千金。
腎水經的一條紋路在後谿穴,向下推是補法,向上推是清法,能有效治療小便不順暢的狀況,腎虛則用補法,這條經脈非常神奇。
六經能夠專門治療脾肺的熱症,例如全身潮熱、大便乾結、神志不清等,都可透過推按來緩解,效果如同熱湯潑在雪上,迅速消融。
總經的天河水能退熱,像是口中熱氣、伸舌頭等情況,心經積熱導致的紅眼症,透過推按就能發現其中的奧妙。
四橫紋能調和上下之氣,能止住因吼叫引起的腹痛。五經紋的動靜關聯著臟腑之氣,八卦穴能開胸化痰。
陰陽推法能去除寒熱,對於大小便不通、水瀉、神志不清、痢疾發作等症狀,都是救命的要訣,必須盡力施為。
天門穴、虎口穴、揉斗肘穴,這些都能夠生血順氣,效果極佳。如果捏掐五指的指甲,能處理小孩受驚嚇的情形。
小心穴能夠生腎水,腎水不足時要多加注意。板門穴專門治療氣喘,膈門穴能夠發散熱氣、促進汗液排出。
一窩風穴能夠消除肚子痛,陽池穴專門治療頭痛,精寧穴可以治療氣吼,小腸的各種疾病能迅速得到緩解。
2. 手法治病訣
水底撈月最為良,止熱清心此是強,飛經走氣能通氣,赤鳳搖頭助氣長。
黃蜂出洞最為熱,陰症白痢並水瀉,發汗不出後用之,頓教孔竅皆通泄。
按弦走搓摩,動氣化痰多,二龍戲珠法,溫和可用他。
鳳凰單展翅,虛浮熱能除,猿猴摘果勢,化痰能動氣。
白話文:
水底撈月的手法最為優良,能有效止退熱象、清心除煩,效果強勁。此法能使經絡氣血運行通暢,配合赤鳳搖頭的手法,更能幫助氣息綿長。
黃蜂出洞的手法最適用於熱性病症,如陰虛發熱、白痢以及水瀉等。若發汗效果不佳,可使用此法,能迅速使全身毛孔通暢,讓邪氣排出。
按弦、走搓、摩法等手法,能運行氣血、化解痰液。二龍戲珠的手法,則較為溫和,可以採用。
鳳凰單展翅的手法,能去除虛浮的熱象。猿猴摘果的手法,則能化痰並促進氣機運行。
3. 手訣
◎三關:凡做此法,先掐心經,點勞宮,男推上三關,退寒加暖,屬熱;女反此,退下為熱也。
◎六腑:凡做此法,先掐心經,點勞宮。男退下六腑,退熱加涼,屬涼;女反此,推上為涼也。
◎黃蜂出洞:
大熱。做法:先掐心經,次掐勞宮,先開三關,後以左右二大指從陰陽處起,一撮一上,至關中離坎上掐穴。發汗用之。
◎水底撈月:
大寒。做法:先清天河水,後五指皆跪,中指向前跪,四指隨後,右運勞宮,以涼氣呵之,退熱可用。若先取天河水至勞宮,左運呵暖氣,主發汗,亦屬熱。
◎鳳單展翅:
溫熱。用右手大指掐總筋,四指翻在大指下,大指又起又翻,如此做至關中,五指取穴掐之。
◎打馬過河:
溫涼。右運勞宮畢,屈指向上,彈內關、陽池、間使,天河邊,生涼退熱用之。
◎飛經走氣:
先運五經,後五指開張一滾,做關中用手打拍,乃運氣行氣也,治氣可用。又以一手推心經,至橫紋住,以一手揉氣關,通竅也。
◎按弦搓摩:
先運八卦,後用指搓病人手,關上一搓,關中一搓,關下一搓,拿病人手,輕輕慢慢而搖,化痰可用。
◎天門入虎口:
用右手大指掐兒虎口,中指掐住天門,食指掐住總位,以左手五指聚住揉斗肘,輕輕慢慢而搖,生氣順氣也。又法:『自乾宮經坎艮入虎口按之,清脾。』
◎猿猴摘果:
以兩手攝兒螺螄上皮,摘之,消食可用。
◎赤鳳搖頭:
以兩手捉兒頭而搖之,其處在耳前少上,治驚也。
◎二龍戲珠:
以兩手攝兒兩耳輪戲之,治驚。眼向左吊則右重,右吊則左重;如初受驚,眼不吊,兩邊輕重如一,如眼上則下重,下則上重。
◎丹鳳搖尾:
以一手掐勞宮,以一手掐心經,搖之。治驚。
◎黃蜂入洞:
屈兒小指,揉兒勞宮,去風寒也。
◎鳳凰鼓翅:
掐精寧、威靈二穴,前後搖擺之,治黃腫也。
◎孤雁游飛:
以大指自脾土外邊推去,經三關、六腑、天門、勞宮邊,還止脾土,亦治黃腫也。
◎運水入土:
以一手從腎經推去,經兌、乾、坎、艮至脾土按之,脾土太旺,水火不能既濟,用之,蓋治脾土虛弱。
◎運土入水:
照前法反回是也。腎水頻數無統用之。又治小便赤澀。
◎老漢扳繒:
以一指掐大指根骨,一手掐脾經搖之,治痞塊也。
◎斗肘走氣:
以一手托兒斗肘運轉,男左女右,一手捉兒手搖動,治痞。
◎運勞宮:
屈中指運兒勞宮也。右運涼,左運汗。
◎運八卦:
以大指運之,男左女右,開胸化痰。
◎運五經:
白話文:
[手訣]
三關: 操作此法前,先掐按心經穴位,點按勞宮穴。男性向上推按三關穴,以退寒加溫,屬溫熱療法;女性則相反,向下推按三關穴,以退熱,屬溫熱療法。
六腑: 操作此法前,先掐按心經穴位,點按勞宮穴。男性向下推按六腑穴位,以退熱降溫,屬清涼療法;女性則相反,向上推按六腑穴位,屬清涼療法。
黃蜂出洞: 適用於大熱症狀。操作方法:先掐按心經穴位,再掐按勞宮穴,然後先開啟三關穴,接著用左右食指從陰陽穴位開始,由下往上捏掐,至關中穴和離坎穴,以此發汗。
水底撈月: 適用於大寒症狀。操作方法:先清天河水穴位,然後五指併攏,中指向前,其他四指隨後,右手運轉勞宮穴,並用涼氣呵之,以退熱。如果先清天河水穴位至勞宮穴,再用左手運轉呵以溫熱氣,則可促進發汗,屬溫熱療法。
鳳單展翅: 適用於溫熱症狀。用右手大拇指掐按總筋穴位,其他四指放在大拇指下方,大拇指交替抬起和放下,如此操作至關中穴,再用五指掐按穴位。
打馬過河: 適用於溫涼症狀。右手運轉勞宮穴後,屈指向上,彈撥內關、陽池、間使、天河水穴位,以生涼退熱。
飛經走氣: 先運轉五經穴位,然後五指張開,作旋轉動作,在關中穴用手拍打,以運氣行氣,治療氣滯。再用一隻手推按心經穴位至橫紋處,另一隻手揉按氣關穴位,以通經活絡。
按弦搓摩: 先運轉八卦穴位,然後用手指搓揉病人手掌,依次搓揉關上、關中、關下穴位,再輕輕慢慢地搖動病人手掌,以化痰。
天門入虎口: 用右手大拇指掐按虎口穴位,中指掐按天門穴位,食指掐按總位穴位,左手五指併攏揉按斗肘穴位,輕輕慢慢地搖動,以順氣理氣。另一種方法:從乾宮穴經坎、艮穴至虎口穴按壓,清利脾氣。
猿猴摘果: 用雙手捏取耳垂上方的皮膚,輕輕摘捏,以助消化。
赤鳳搖頭: 用雙手抓住孩子的耳前上方輕輕搖動,治療驚嚇。
二龍戲珠: 用雙手捏住孩子的耳輪輕輕揉搓,治療驚嚇。眼睛向左斜視則右側重,向右斜視則左側重;如果剛受驚嚇,眼睛不斜視,則左右兩側重量相等;如果眼睛向上則下方重,向下則上方重。
丹鳳搖尾: 一手掐按勞宮穴,一手掐按心經穴位,輕輕搖動,治療驚嚇。
黃蜂入洞: 屈曲孩子的無名指,揉按勞宮穴,以祛風寒。
鳳凰鼓翅: 掐按精寧、威靈兩個穴位,前後搖動,治療黃腫。
孤雁游飛: 用大拇指從脾土穴位的外側推按,經過三關、六腑、天門、勞宮穴位邊緣,再回到脾土穴位,治療黃腫。
運水入土: 一手從腎經穴位推按,經過兌、乾、坎、艮穴位至脾土穴位按壓,適用於脾土過旺,水火不能平衡的情況,治療脾土虛弱。
運土入水: 與「運水入土」方法相反。適用於腎水過盛,小便頻數失禁的情況,也治療小便赤澀。
老漢扳繒: 用一個手指掐按大拇指根部的骨骼,另一隻手掐按脾經穴位並輕輕搖動,治療痞塊。
斗肘走氣: 一手托住孩子的肘部旋轉,男性左手,女性右手,另一手抓住孩子的手搖動,治療痞塊。
運勞宮: 屈曲中指,運轉孩子的勞宮穴。右手運轉則降溫,左手運轉則發汗。
運八卦: 用大拇指運轉八卦穴位,男性左手,女性右手,以開胸化痰。
運五經: (此處內容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