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八 (4)
卷八 (4)
1. 寅、手太陰肺經
◎尺澤:在肘中約紋上,兩筋間動脈。針三分,不宜深,灸五壯。
◎列缺:在手側腕上寸半,以兩手交叉,食指盡處,兩筋骨罅中。針二分,灸七壯,至七七壯。
◎經渠:在寸口陷中,動脈應手。針二分,禁灸。
◎太淵:在掌後內側,橫紋頭動脈中。針二分,灸三壯。
◎魚際:在大指本節後白肉際。針二分,禁灸。
◎少商:在大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許。針一分,宜用鋒針出血,禁灸。
白話文:
**◎尺澤:**在手肘彎曲處的橫紋上,兩條肌腱之間,有動脈搏動的地方。針刺入三分深,不宜太深,可以艾灸五壯。
**◎列缺:**在手腕外側向上約一寸半的位置,將兩手交叉,食指指尖所指處,兩條肌腱與骨頭的縫隙中。針刺入二分深,可以艾灸七壯,最多可以到四十九壯。
**◎經渠:**在手腕的寸口處,凹陷的地方,有動脈搏動的地方。針刺入二分深,禁止艾灸。
**◎太淵:**在手掌後內側,腕橫紋的端點,動脈搏動的地方。針刺入二分深,可以艾灸三壯。
**◎魚際:**在大拇指第一指節後面的紅白肉交界處。針刺入二分深,禁止艾灸。
**◎少商:**在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角像韭菜葉寬度的地方。針刺入一分深,適合用三稜針放血,禁止艾灸。
2. 卯、手陽明大腸經
◎商陽:在食指內側去爪角韭葉。針一分,灸三壯。
◎二間:在食指本節前內側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三間:在食指本節後內側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合谷:在大指次指歧骨間陷中。針三分,灸三壯。孕婦不宜針。
◎陽谿:在手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銳肉端。針二分,灸三壯。
◎曲池:在肘外輔骨屈肘橫紋頭陷中,以手拱胸取之。針七分,灸七壯,日可七壯,至二百壯。
白話文:
**◎商陽穴:**位於食指內側,指甲角旁邊像韭菜葉的地方。針刺一分深,艾灸三壯。
**◎二間穴:**位於食指第一節關節前方內側的凹陷處。針刺三分深,艾灸三壯。
**◎三間穴:**位於食指第一節關節後方內側的凹陷處。針刺三分深,艾灸三壯。
**◎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兩骨頭相交的凹陷處。針刺三分深,艾灸三壯。孕婦不宜針刺此穴。
**◎陽谿穴:**位於手腕背面,向上偏外側,兩條肌腱之間的凹陷處。針刺三分深,艾灸三壯。
**◎手三里穴:**位於肘彎處的曲池穴下方二寸,按壓時肌肉隆起,像銳利的肉端一樣的地方。針刺二分深,艾灸三壯。
**◎曲池穴:**位於手肘外側,彎曲手肘時橫紋盡頭的凹陷處,將手放在胸前拱起即可取穴。針刺七分深,艾灸七壯,一天最多可灸七壯,甚至可灸到二百壯。
3. 辰、足陽明胃經
◎伏兔:在陰市上三寸,起肉上,正跪坐取之。針五分,禁灸。
◎陰市:在膝蓋上三寸,拜而取之。針三分,禁灸。
◎三里:在膝蓋下三寸,䯒骨大筋內,坐取之。針八分,灸止百壯。
◎上廉:在三里下三寸,兩筋骨罅宛宛中,蹲坐取之。
◎下廉:在上廉下三寸,取法與上廉同。各針三分,灸七壯。
◎解谿:在衝陽後寸半,腕上繫鞋處取之。針五分,灸三壯。
◎衝陽:在足跗上去陷谷二寸,骨間動脈。針五分,灸三壯。
◎陷谷:在足大趾次趾外間,本節後陷中,去內庭二寸。針五分,灸三壯。
◎內庭:在足大趾次趾外間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厲兌:在足大趾次趾端,去爪甲韭葉。針一分,灸一壯。
白話文:
**◎伏兔穴:**在陰市穴上方三寸的位置,也就是大腿肌肉隆起的地方,要正跪坐著取穴。針刺五分深,禁止用艾灸。
**◎陰市穴:**在膝蓋上方三寸的位置,要彎腰跪拜的姿勢取穴。針刺三分深,禁止用艾灸。
**◎足三里穴:**在膝蓋下方三寸的位置,在小腿脛骨粗隆(摸到的骨頭凸起)外側的大筋內側,要坐著取穴。針刺八分深,艾灸可以灸到一百壯。
**◎上廉穴:**在足三里穴下方三寸的位置,在小腿兩條肌肉之間的縫隙凹陷處,要蹲坐著取穴。
**◎下廉穴:**在上廉穴下方三寸的位置,取穴方法和上廉穴相同。這兩個穴位都針刺三分深,艾灸可以灸七壯。
**◎解谿穴:**在衝陽穴後方一寸半的位置,也就是腳踝繫鞋帶的地方取穴。針刺五分深,艾灸可以灸三壯。
**◎衝陽穴:**在腳背向上,離陷谷穴二寸的位置,在骨頭之間的動脈搏動處。針刺五分深,艾灸可以灸三壯。
**◎陷谷穴:**在腳的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間的外側,第二趾關節後方的凹陷處,距離內庭穴二寸的位置。針刺五分深,艾灸可以灸三壯。
**◎內庭穴:**在腳的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間的外側凹陷處。針刺三分深,艾灸可以灸三壯。
**◎厲兌穴:**在腳的大拇趾和第二趾的趾端,距離指甲邊像韭菜葉寬度的位置。針刺一分深,艾灸可以灸一壯。
4. 巳、足太陰脾經
◎隱白:在足大趾內側,去爪角韭葉。月事不止,刺之立愈。針二分,灸三壯。
◎大都:在足大趾本節後,內側肉際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太白:在足大趾內側,內踝前。核骨下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公孫: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內踝前,針四分,灸三壯。
◎商丘:在內踝下,微前陷中,前有中封,後有照海,其穴居中。針三分,灸三壯。
◎三陰交:在內踝上,除踝三寸,骨下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陰陵泉:在膝內側輔骨下陷中,屈膝取之,膝橫紋頭下是穴,與陽陵泉相對,稍高一寸。針五分,灸七壯。
白話文:
**◎隱白穴:**在腳大拇趾內側,距離指甲角像韭菜葉子的邊緣處。如果月經不止,針刺這個穴位馬上就會好。針刺二分深,艾灸三壯。
**◎大都穴:**在腳大拇趾第一關節後面,內側皮膚交界凹陷處。針刺三分深,艾灸三壯。
**◎太白穴:**在腳大拇趾內側,內踝骨的前方,腳骨突出處下方凹陷中。針刺三分深,艾灸三壯。
**◎公孫穴:**在腳大拇趾第一關節後一寸,內踝骨的前方。針刺四分深,艾灸三壯。
**◎商丘穴:**在內踝骨下方,稍微偏前一點的凹陷處,這個穴位的前方有中封穴,後方有照海穴,這個穴位就在它們的中間。針刺三分深,艾灸三壯。
**◎三陰交穴:**在內踝骨上方,向上量三寸的位置,在骨頭下方凹陷處。針刺三分深,艾灸三壯。
**◎陰陵泉穴:**在膝蓋內側突起骨頭的下方凹陷處,彎曲膝蓋時取穴,在膝蓋橫紋頭的下方就是這個穴位,和陽陵泉穴相對,稍微高出一寸的位置。針刺五分深,艾灸七壯。